S58控制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473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S58控制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图位克隆、基因预测及表达分析,在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遗传座位S58的定位区间中鉴定到了相关的候选基因,并明确了在非洲稻特异且紧密连锁的基因S58A1和S58A3是控制S58座位介导的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非洲稻中的S58A1和S58A3同时功能敲除,获得了自身育性正常的纯合突变系,利用此突变系与亚洲稻亲本杂交,可消除S58座位介导的杂种不育效应,获得育性恢复正常的突变型杂种,为实现水稻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新的分子育种策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58控制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作物遗传育种
,具体公开了控制亚洲稻与非洲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S58A1和S58A3及其应用,更具体地,公开了控制S58座位介导的亚洲稻与非洲稻种间杂种不育的两个紧密连锁的非洲稻特异基因S58A1和S58A3及其在水稻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栽培稻分为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其中,亚洲栽培稻又可分为籼稻(O.sativa L.ssp.indica)和粳稻(O.sativa L.ssp.japponica)2个亚种。亚洲栽培稻(简称亚洲稻)与非洲栽培稻(简称非洲稻)的亲缘关系较远,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应用潜在价值。但是稻属的种间杂种,包括亚洲稻与非洲稻的杂种(简称亚非稻杂种)的结实率普遍很低,表现为杂种不育(hybrid sterility),严重阻碍了水稻远缘杂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S58控制亚非稻种间杂种不育的关键基因S58A1和S58A3,其特征在于,S58A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58A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关键基因S58A1和S58A3编码的蛋白,其特征在于,S58A1所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S58A3所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3.权利要求1所述关键基因S58A1和S58A3或权利要求2所述关键基因S58A1和S58A3编码的蛋白在克服水稻种间杂种不育中的应用。4.一种克服水稻种间杂种不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非洲稻S58A1和S58A3基因的突变体,将其与亚洲稻亲本杂交,获得育性恢复正常的杂种。5.一种水稻种间杂种亲和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非洲稻中的S58A1和S58A3基因进行表达抑制或功能敲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反义基因技术或RNA干扰技术对非洲稻中的S58A1和S58A3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天刘耀光谭健韬李日清王雅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