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88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吸附件连接块安装于移动模组的输出端,轴承盖吸附件呈圆筒状结构,轴承盖吸附件的内侧壁设置限位台,轴承盖吸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吸附件连接块上,吸附孔的上端与外部负压气源相接,纠偏钉的底部设置圆形且平滑状的水平的纠偏平面,纠偏钉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孔,弹簧的上端与吸附件连接块相固接,弹簧的下端插设于弹簧槽孔中并与弹簧槽孔的内壁相固接,纠偏钉的上端上下弹性移动的插设于轴承盖吸附件的下端,纠偏钉的上端能与限位台抵顶。该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除了能将轴承盖吸附至轴承上的同时,还能对轴承进行纠偏校正,节约制作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轴承座的生产效率。了轴承座的生产效率。了轴承座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轴承座自动化制作过程中,将轴承安装至轴承座外壳中后,需要将轴承盖压至轴承之上的轴承盖安装槽内,然而,轴承安装至轴承座外壳过程中,轴承容易出现放歪的情况,此时,需要将轴承放正,才能进行后续的轴承盖的压合。现有技术一般是轴承盖的输送与轴承的纠偏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结构完成,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包括轴承盖吸附件、吸附件连接块、移动模组以及纠偏弹性组件,所述吸附件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移动模组的输出端,所述轴承盖吸附件呈圆筒状结构,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内侧壁设置限位台,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上,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的上端与外部负压气源相接,所述纠偏弹性组件包括纠偏钉以及弹簧,所述纠偏钉的底部设置圆形且平滑状的水平的纠偏平面,所述纠偏钉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相固接,所述弹簧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弹簧槽孔中并与弹簧槽孔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纠偏钉的上端上下弹性移动的插设于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下端,所述纠偏钉的上端能与所述限位台抵顶。
[0005]较佳地,所述移动模组包括前后滑动安装板、前后滑轨、前后滑块、前后驱动气缸、竖直滑动安装座、竖直滑轨、竖直滑块以及升降气缸,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呈前后走向且竖直放置,所述前后滑轨前后走向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的右侧壁,所述前后滑块滑动卡接于所述前后滑轨上,所述前后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上,且所述前后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往前伸出与所述前后滑块相固接,所述竖直滑动安装座包括竖直板以及水平板,所述竖直板的左侧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块上,所述水平板左端与所述竖直板的上端垂直固接,所述竖直滑轨竖直的安装于所述竖直板的右侧壁,所述竖直滑块上下滑动卡接于所述竖直滑轨上,所述水平板的右端开设有上下走向的气缸安装孔,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气缸安装孔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相固接。
[0006]较佳地,所述纠偏钉的顶部沿径向向外凸设形成抵顶凸台,所述抵顶凸台能与所述限位台相抵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除了能将轴承盖吸附至轴承上的同时,还能对轴承进行纠偏校正,节约制作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轴承座的制作效率。
[0008]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第一个角度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第二个角度结构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的纠偏钉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的纠偏钉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50包括轴承盖吸附件51、吸附件连接块52、移动模组53以及纠偏弹性组件54。
[0015]所述吸附件连接块52安装于所述移动模组53的输出端,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呈圆筒状结构,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的内侧壁设置限位台512,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52上,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附孔511,所述吸附孔511的上端与外部负压气源相接,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的内侧壁设置限位台512。所述纠偏弹性组件54包括纠偏钉541以及弹簧(图未示)。所述纠偏钉541的底部设置圆形且平滑状的水平的纠偏平面5411,所述纠偏钉541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孔5412,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52相固接,所述弹簧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弹簧槽孔5412中并与弹簧槽孔5412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纠偏钉541的上端上下弹性移动的插设于所述轴承盖吸附件51的下端,所述纠偏钉541的上端能与所述限位台512抵顶。
[0016]具体地,所述移动模组53包括前后滑动安装板531、前后滑轨532、前后滑块533、前后驱动气缸534、竖直滑动安装座535、竖直滑轨536、竖直滑块537以及升降气缸538。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531呈前后走向且竖直放置,所述前后滑轨532前后走向的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531的右侧壁,所述前后滑块533滑动卡接于所述前后滑轨532上,所述前后驱动气缸534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动安装板531上,且所述前后驱动气缸534的输出端往前伸出与所述前后滑块533相固接,所述竖直滑动安装座535包括竖直板5351以及水平板5352,所述竖直板5351的左侧壁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后滑块533上,所述水平板5352左端与所述竖直板5351的上端垂直固接,所述竖直滑轨536竖直的安装于所述竖直板5351的右侧壁,所述竖直滑块537上下滑动卡接于所述竖直滑轨536上,所述水平板5352的右端开设有上下走向的气缸安装孔5353,所述升降气缸538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板5352上,所述升降气缸538的输出轴往下穿过所述气缸安装孔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52相固接。
[0017]较佳者,所述纠偏钉541于所述纠偏平面5411的外边缘开设有自下而上往外倾斜的锥面5413。
[0018]较佳者,所述纠偏钉541的顶部沿径向向外凸设形成抵顶凸台5414,所述抵顶凸台5414能与所述限位台512相抵顶。
[0019]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50使用时,轴承盖吸附件51通过移动模组往后移动至轴承盖输送机构的上方,然后往下移动,通过负压气源的将轴承盖吸附至轴承盖吸附件51的底部的吸附孔511之外,然后移动至轴承座的支座壳体的上方且使轴承盖正对支座壳体的轴承盖安装槽,接着轴承盖吸附件51及纠偏钉541同时下行,轴承盖吸附件51将轴承盖放至轴承之上的轴承盖安装槽内,同时,纠偏钉541通过纠偏平面5411及其伸缩功能,将放歪的轴承重新挪正,为后续轴承盖的冲压做好准备。
[0020]本技术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除了能将轴承盖吸附至轴承上的同时,还能对轴承进行纠偏校正,节约制作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轴承座的生产效率。
[0021]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盖吸附件、吸附件连接块、移动模组以及纠偏弹性组件,所述吸附件连接块安装于所述移动模组的输出端,所述轴承盖吸附件呈圆筒状结构,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内侧壁设置限位台,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上,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的上端与外部负压气源相接,所述纠偏弹性组件包括纠偏钉以及弹簧,所述纠偏钉的底部设置圆形且平滑状的水平的纠偏平面,所述纠偏钉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吸附件连接块相固接,所述弹簧的下端插设于所述弹簧槽孔中并与弹簧槽孔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纠偏钉的上端上下弹性移动的插设于所述轴承盖吸附件的下端,所述纠偏钉的上端能与所述限位台抵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轴承纠偏功能的轴承盖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组包括前后滑动安装板、前后滑轨、前后滑块、前后驱动气缸、竖直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勇平何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玛哈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