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54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1
一种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太阳电池包括从上之下依次叠层设置的n型的硅基层、p型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一减反膜,以及设置于第一减反膜的第一电极。第一减反膜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底由硅基层的用于与第一扩散层接触的底面形成,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且第二电极的顶端与硅基层的底面直接导电接触。第二电极与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侧壁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减反膜,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彼此隔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位于太阳电池的同一侧,避免极性不同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电池的两侧而造成入射光的阻挡,进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中,其内部产生的光生载流子需要通过外部印刷的电极收集并引出,然后与外部电路连接,从而将电流输送出来。在丝网印刷工序中,通常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的背光面印刷背面电极,在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印刷正面电极。
[0003]通过丝网印刷工序,在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印刷银浆料,共烧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但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烧结固化形成金属栅线后,会对入射光形成部分遮挡,导致受光面上存在阴影区域,造成入射光的损失,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以部分或全部地改善相关技术中与受光面连接的正面电极阻挡入射光的问题。
[0005]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太阳电池,包括叠层设置的n型的硅基层、p型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一减反膜,以及设置于第一减反膜的第一电极;
[0007]硅基层具有用于与第一扩散层接触的第一表面;第一减反膜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底为第一表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的顶端与第一表面连接;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第二电极与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侧壁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减反膜。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背光面的第一减反膜处设置凹槽,凹槽的槽底为硅基层的第一表面,且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电极。由于第二电极的顶端直接与硅基层的第一表面导电接触,因此可以将第二电极引到电池的背光面。即,本示例提供的太阳电池的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均位于背光面。由于第二电极没有凸出硅基层远离第一减反膜的受光面,因此第二电极不会阻挡光线照射于硅基层,进而提高电池的受光率,进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0009]并且,用于将第二电极引到电池背面的凹槽不会穿过硅基体,因此在开设凹槽时不会导致硅基体发生碎片。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壁包括第一壁段,第一壁段由第一扩散层形成;第二减反膜覆盖第一壁段。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壁包括与第一壁段相邻的第二壁段,第二壁段由第一减反膜形成;第二减反膜覆盖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凹槽会穿过第一扩散层,凹槽的侧壁包括由第一扩散层形成的第一壁段,和由第一减反膜形成的第二壁段。在凹槽的侧壁和绝缘层之间设置一层全覆盖或者至少覆盖第一壁段的第二减反膜,能够进一步减少凹槽的侧壁与第一扩散层之
间的光的反射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硅基层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n型的第二扩散层。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硅基层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多层第二扩散层。
[00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硅基层远离第一扩散层的一侧设置与硅基层的N/P极性相同的一层或多层第二扩散层,能够提升硅基层的钝化效果,减少复合。多层不同梯度的第二扩散层的叠加,可以增加载流子的传输通道,同时还能兼顾扩散变温吸杂效果,大幅度减少硅基片和第二扩散层之间存在的金属杂质,提升电池的输出功率。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硅基层和第一减反膜之间设置有多层第一扩散层。
[00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减反膜和硅基层之间设置与硅基层的N/P极性相反的多层第一扩散层,能够提升硅基层的钝化效果,减少复合。多层不同梯度的第一扩散层的叠加,可以增加载流子的传输通道,同时还能兼顾扩散变温吸杂效果,大幅度减少硅基片和第一扩散层之间存在的金属杂质,提升电池的输出功率。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太阳电池包括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反膜、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00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多个凹槽,以便于通过凹槽设置多个第二电极,增加电流的收集效率。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太阳电池包括多个第一电极。
[002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太阳电池处设置多个第一电极,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流的收集效率。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扩散层远离硅基层的一侧依次叠层设置氧化层和第三减反膜。
[002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二扩散层远离硅基层的一侧依次叠层设置氧化层和第三减反膜,氧化层和第三减反层可以在保护第二扩散层的同时还能减少光的反射率,进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利用率。
[0024]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提供的太阳电池。
[002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第一方面提供的太阳电池的第二电极没有凸出硅基层之上的受光面,因此第二电极不会遮挡光线,提高太阳电池的受光率,进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由于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提供的太阳电池,进而也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0026]并且,在制备光伏组件时,由于太阳电池中的凹槽不会穿过硅基板,能够防止硅基板的碎片,进而减小包含太阳电池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8]图1为本示例提供的第一种太阳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示例提供的第二种太阳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0030]图3为A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示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标:1

光伏组件;10

太阳电池;11

硅基层;111

第一表面;12

第一扩散层;13

第一减反膜;14

第一电极;15

凹槽;151

侧壁;1511

第一壁段;1512

第二壁段;16

绝缘层;17

第二减反膜;18

第二电极;191

氧化层;192

第三减反膜;193

第二扩散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层设置的n型的硅基层、p型的第一扩散层和第一减反膜,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减反膜的第一电极;所述硅基层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扩散层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减反膜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侧壁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减反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壁段,所述第一壁段由所述第一扩散层形成;所述第二减反膜覆盖所述第一壁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第一壁段相邻的第二壁段,所述第二壁段由所述第一减反膜形成;所述第二减反膜覆盖所述第一壁段和所述第二壁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飞黄智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