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物用收纳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2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获物用收纳容器,收获物难以从接近满量的收纳容器落下。收获物用收纳容器是软性的,具备用于贮存收获物的贮存部(1002)和用于向贮存部(1002)投放收获物的开口部(1003),其特征在于,在贮存部(1002)的外侧具备多处用于用吊具(2000)悬挂的支承部(1001),在所述开口部(1003)设置有供支承件(1004)进行支承的口(1003a),所述支承件(1004)从收纳容器的外侧朝向内侧且末端部分朝上,当将所述支承件(1004)钩挂于口时,所述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获物用收纳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收纳收获物的收纳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往的根菜类收获机中,具备收纳收获的作物的收纳袋、悬挂收纳袋的吊架、以及对收纳袋进行载置支承的载置台。(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30470号公报
[0006]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根菜类收获机中,存在收获物容易从接近满量的收纳容器落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收获物用收纳容器是软性的,具备贮存收获物的贮存部1002和用于向贮存部1002投放收获物的开口部1003,其特征在于,在贮存部1002的外侧具备多处用于用吊具2000悬挂的支承部1001,在所述开口部1003设置有口1003a,所述口1003a供支承件1004以所述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的方式钩挂而进行支承。
[000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收获物用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支承部1001分别设置在贮存部1002的左右两侧的角部,所述口1003a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001之间。
[0009]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收获物用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贮存部1002和开口部1003具有侧视时重叠的部分,支承部1001设置在该重叠的位置。
[0010]本技术的第四方面的收获物用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支承件1004是从收纳容器的外侧朝向内侧且末端部分朝上的结构。
[0011]根据本技术,通过使利用吊具悬挂支承部的收纳容器的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从而能够防止贮存于贮存部的收获物在接近满量时掉落。
[0012]另外,通过将口钩挂于支承件,能够将用于向贮存部投放的口维持为展开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向收纳容器投放收获物。
[0013]另外,能够一边将贮存部和开口部向外侧展开一边悬挂,收获物能够可靠地进入收纳容器。另外,能够使收纳容器不易松弛。
[0014]另外,能够在贮存部1002与开口部1003重叠的具有强度的部分安装支承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菜类收获机的侧视图。
[0016]图2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收获物收纳于收纳容器的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一。
[0017]图3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收获物收纳于收纳容器的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
二。
[0018]图4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收获物收纳于收纳容器的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三。
[0019]图5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装卸收纳容器的装卸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一。
[0020]图6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装卸收纳容器的装卸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二。
[0021]图7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的机构和装卸收纳容器的装卸作业位置的后视图之三。
[0022]图8是表示收纳支承部件容纳于机体内侧的容纳姿势的后视图。
[0023]图9是表示收纳容器的悬挂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5]如图1所示,作为实施例之一所示的根菜类收获机的一种的人参收获机具备:行进部A,其使机体行进;操纵部B,其供操纵者搭乘;收获部C,其在机体左右一侧从田地中拔出人参而向机体后上侧输送;茎叶切断部D,其一边从该收获部C将人参接着向机体后方输送一边切断茎叶部;残叶处理部E,其接受从茎叶切断部D落下的人参而对残留于人参的茎叶部进行处理;以及分选输送部F,其从残叶处理部E将人参接着从机体左右一侧向左右另一侧输送,辅助作业者对输送中的人参进行分选。
[0026]对图2至图8进行说明。在进行收纳容器97的装卸作业的情况下,通常的根菜类收获机在与机体相邻的位置具备卸下收纳容器97的机构。支承收纳容器97的收纳载置台在上下方向转动,能够装卸收纳容器97。
[0027]收纳支承部件950由多个框架形成,经由多个框架支承收纳容器97。即,设置以能够从分选输送机87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的主框架MF和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主框架MF的副框架SF,通过使这2个框架转动,从而在分选输送机87和收纳容器97处于相邻的位置的第一姿态X(图2至图4)、以及分选输送机87和收纳容器97处于分离的位置的第二姿态Y(图5至图7)之间进行切换,能够使收纳容器97移动。
[0028]另外,分选输送机87能够利用使输送终端部侧上下移动的升降缸88而使收纳支承部件950上下移动。即,能够一边支承收纳容器97一边向田地装卸。
[0029]另外,设置对主框架MF和副框架SF进行连结支承的支点ST,在副框架F的支点ST的另一方侧具备悬挂收纳容器97的吊架部H。
[0030]即,在副车架SF的一方的端部具备支点ST,在副车架SF的另一方的端部具备吊架部H。
[0031]通过对主框架MF和副框架SF进行连结支承的支点ST,具备主框架MF和副框架SF在机体的上下方向上重叠的姿势即第一姿势X。
[0032]该第一姿势X为2个框架位于重叠的位置且框架未突出到机体外侧的姿势,在该第一姿势X下,分选输送机87和收纳容器97相邻。即,是在收纳容器97收纳收获物的作业位置。通过利用升降缸88使分选输送机87上下移动,能够调节为用于在收纳容器97收纳收获物的适当的高度。
[0033]通过对主框架MF和副框架SF进行连结支承的支点ST,具备主框架MF和支承框架SF在机体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姿势即第二姿势Y。2个框架经由支点ST位于朝向机体的左右
方向呈大致直线状的位置。即,成为框架向机体外侧突出的姿势,该第二姿势X下,分选输送机87与收纳容器97分离。是将收纳在收纳容器97中的收获物从机体装卸的装卸作业位置。通过利用升降缸88使分选输送机87上下移动,能够一边悬挂收纳容器97一边下降至田地表面。
[0034]为了将2个框架(主框架和副框架)以及吊架部H收纳在机体内侧,具备对分选输送机87和主框架MF进行连结支承的主框架转动支点MS,通过转动,使收纳支承部件950移动到分选输送机87的上方而成的姿势是容纳姿势Z。即,在第一姿势X中,也从机体的宽度突出,通过主框架转动支点MS,能够将收纳支承部件950全部收纳在机体的宽度内。
[0035]对图9进行说明。图9表示将收纳容器97悬挂于吊架部H的吊具2000的支承部1001的结构。为了使从输送机87输送来的收获物不易掉落,能够利用设置于吊架部H的支承件1004使开口部100立起而形成壁。
[0036]由此,通过使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在贮存于收纳容器97的贮存部1002的收获物成为满量以及接近满量时不会掉落。另外,通过将口1003a钩挂于支承件1004,能够将用于向贮存部1002投放的口维持展开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向收纳容器97投放收获物。
[0037]另外,吊架部H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各具备一个,具备共计4个吊具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物用收纳容器,其是软性的,具备贮存收获物的贮存部(1002)和用于向贮存部(1002)投放收获物的开口部(1003),其特征在于,在贮存部(1002)的外侧具备多处用于用吊具(2000)悬挂的支承部(1001),在所述开口部(1003)设置有口(1003a),所述口(1003a)供支承件(1004)以所述开口部(1003)立起而成为壁的方式钩挂而进行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物用收纳容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真吾黑瀬英明二宫浩二弓达武志后田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