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WS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90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WS耳机,包括:扁壳体,所述扁壳体形成扁状的主体和折弯部,所述扁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主体的一面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折弯部由所述主体折弯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7”字槽,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耳轮脚的人体工学避让形,所述扁壳体贴合人体耳朵时所述主体位于耳甲腔并使出音孔正对外耳洞、折弯部贴合在耳甲艇内;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电池,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扬声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正对所述出音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无线通信收发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WS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TWS耳机。

技术介绍

[0002]TWS耳机属于蓝牙耳机大类,TWS蓝牙耳机不需要有线连接,摆脱普通蓝牙耳机有线的束缚;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百立体声系统,听歌、通话、佩戴都得到提升,TWS耳机支持无线充电和充电盒度供电。从续航能力上来说比普通蓝牙耳机续航能力更强。
[0003]但是现有的耳机一般采用的是入耳式或者耳挂式的。入耳式的耳机一般呈子弹状或勺状,这两者都不太适合睡眠时佩戴,尤其是侧卧时,凸起部位会使耳朵疼痛。耳挂式的一般是具有一弧形的挂钩,挂钩挂在耳郭上,但这种耳机在侧卧时也容易压迫耳朵,尤其容易压迫耳朵最脆弱的耳轮脚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方便侧卧片佩戴的TWS耳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TWS耳机,包括:
[0006]扁壳体,所述扁壳体形成扁状的主体和折弯部,所述扁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主体的一面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折弯部由所述主体折弯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7”字槽,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耳轮脚的人体工学避让形,所述扁壳体贴合人体耳朵时所述主体位于耳甲腔并使出音孔正对外耳洞、折弯部贴合在耳甲艇内;
[0007]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0008]电池,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09]扬声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正对所述出音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0]无线通信收发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扁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组成,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卡扣连接或粘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壳体的厚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在所述出音孔和所述人体工学避让形之间具有隆起部。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键,所述控制键设置在所述扁壳体背向所述出音孔的一面,所述扁壳体具有供所述控制键露出的键孔,所述控制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键设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键包括集成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锅仔锅仔片和按键,所述按键连接有按键柱子和按键悬臂,所述按键呈阶梯型,所述按键柱子由所述按键延伸形成并与所述锅仔锅仔片连接,所述按键悬臂由所述按键远离所述按键柱子的一侧延伸形成,
所述按键悬臂具有套接孔,所述扁壳体的内部具有连接柱,所述按键悬臂通过所述套接孔套接在所述连接柱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包括连接牛角卡扣和牛角,所述牛角与所述连接牛角卡扣卡接,所述连接牛角卡扣上设有卡接头,所述牛角内设有与所述卡接头相适配的卡槽。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充电柱,所述扁壳体具有供所述充电柱露出的充电孔,所述充电柱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耳机整体呈扁状,直接被耳甲腔包裹,当使用者在睡觉时候,无论是正躺,还是侧卧,都要满足耳机不顶耳廓,完全沉入耳甲腔,佩戴舒适。主体与折弯部形成的“7”字槽能够与耳轮脚的凸起部位适配,且设置了避开耳轮脚的凹陷部位的人体工学避让形,能够避免或降低对耳轮脚的压迫,佩戴更加舒适,尤其方便侧卧时佩戴。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隆起部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又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再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去除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去除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WS耳机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标号说明:
[0032]100、扁壳体;101、主体;102、折弯部;1021、牛角卡扣;
[0033]103、“7”字槽;110、上壳体;111、定位柱;112、连接柱;
[0034]113、主体卡扣;114、键孔;120、下壳体;121、人体工学避让形;
[0035]122、出音孔;123、充电孔;124、隆起部;125、卡槽;126、定位槽;
[0036]127、限位槽;128、限位柱;200、控制电路板;210、充电柱;300、电池;
[0037]400、扬声器;500、控制键;510、锅仔锅仔片;520、按键;
[0038]521、按键柱子;522、按键悬臂;600、牛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TWS耳机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0]请参照图1

图10,一种TWS耳机,包括:
[0041]扁壳体100,扁壳体100形成扁状的主体101和折弯部102,扁壳体100内具有容纳腔,主体101的一面设置有出音孔122,折弯部102由主体101折弯延伸形成并与主体101之间
形成“7”字槽103,在主体101与折弯部10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耳轮脚的人体工学避让形121,扁壳体100贴合人体耳朵时主体101位于耳甲腔并使出音孔122正对外耳洞、折弯部102贴合在耳甲艇内;
[0042]控制电路板200,配置在容纳腔内;
[0043]电池300,配置在容纳腔内,并与控制电路板200电连接;
[0044]扬声器400,配置在容纳腔内并正对出音孔122,扬声器400与控制电路板200电连接;
[0045]无线通信收发器,配置在容纳腔内,与控制电路板200电连接。
[0046]耳机整体呈扁状,直接被耳甲腔包裹,当使用者在睡觉时候,无论是正躺,还是侧卧,都要满足耳机不顶耳廓,完全沉入耳甲腔,佩戴舒适。主体101与折弯部102形成的“7”字槽103能够与耳轮脚的凸起部位适配,且设置了避开耳轮脚的凹陷部位的人体工学避让形121,能够避免或降低对耳轮脚的压迫,佩戴更加舒适,尤其方便侧卧时佩戴。
[0047]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扁壳体,所述扁壳体形成扁状的主体和折弯部,所述扁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主体的一面设置有出音孔,所述折弯部由所述主体折弯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7”字槽,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折弯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避让耳轮脚的人体工学避让形,所述扁壳体贴合人体耳朵时所述主体位于耳甲腔并使出音孔正对外耳洞、折弯部贴合在耳甲艇内;控制电路板,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电池,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扬声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正对所述出音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无线通信收发器,配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组成,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卡扣连接或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壳体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WS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在所述出音孔和所述人体工学避让形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群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科美达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