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51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涉及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耳机运行质量无法准确把控的技术问题,对智能耳机进行质量分析控制,从而对智能耳机运行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智能耳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智能耳机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智能耳机的实时运行质量,提高了对智能耳机对应质量控制的高效性;对质量合格耳机进行操作分析监测,判断投入使用的耳机对应操作是否合格,进一步对智能耳机的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智能耳机质量控制的效率;对异常效果耳机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异常效果耳机出现效果异常的原因,提高了智能耳机运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提高了智能耳机运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提高了智能耳机运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
,具体为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耳机是在传统耳机内置智能化系统、以蓝牙技术为传输方式搭载应用程序连接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实现外扩多种应用功能,可将运动监测、语音助手、触觉和动作感知、翻译、位置情景模式切换等功能集成于耳机当中,成为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并通过搭载蓝牙技术进行无线传输数据,智能耳机能够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紧密协同工作,将人体数据实时传递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进行存储和分析;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智能耳机运行质量无法准确把控,导致智能耳机的运行效率降低,同时不能够对出现运行异常的智能耳机进行原因分析,无法降低智能耳机异常运行概率的同时不能够对智能耳机进行合理准确的检测控制;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而提出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对智能耳机进行质量分析控制,从而对智能耳机运行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智能耳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智能耳机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智能耳机的实时运行质量,提高了对智能耳机对应质量控制的高效性;对质量合格耳机进行操作分析监测,判断投入使用的耳机对应操作是否合格,进一步对智能耳机的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智能耳机质量控制的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包括质量分析控制平台,质量分析控制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运行质量分析单元、运行效果分析单元、耳机操作分析单元以及异常原因分析单元;质量分析控制平台用于对智能耳机进行质量分析控制,从而对智能耳机运行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智能耳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运行质量分析信号并将运行质量分析信号发送至运行质量分析单元,通过运行质量分析单元对智能耳机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耳机操作分析信号并将耳机操作分析信号发送至耳机操作分析单元,通过耳机操作分析单元对质量合格耳机进行操作分析监测;服务器生成运行效果分析信号并将运行效果分析信号发送至运行效果分析单元,通过运行效果分析单元对智能耳机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异常原因分析信号并将异常原因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原因分析单元,通过异常原因分析单元对异常效果耳机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行质量分析单元的运行质量分析过程如下:将完成生产且未投入使用的智能耳机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待使用耳机,设置
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待使用耳机首次连接设备的时刻为起始时间点,并根据起始时间点设置质量分析时间段;采集到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连接设备的平均耗时以及待使用耳机与设备完成连接后出现断开的频率,并将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连接设备的平均耗时以及待使用耳机与设备完成连接后出现断开的频率分别标记为HSi和PLi;采集到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无法进行设备连接的频率,并将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无法进行设备连接的频率标记为SPi;通过分析获取到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将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与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超过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待运行耳机运行质量分析不合格,将对应待运行耳机标记为质量不合格耳机,生成运行质量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质量不合格信号和对应质量不合格耳机发送至服务器;若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未超过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待运行耳机运行质量分析合格,将对应待运行耳机标记为质量合格耳机,生成运行质量合格信号并将运行质量合格信号和对应质量合格耳机发送至服务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耳机操作分析单元的耳机操作分析过程如下:采集投入使用后的待使用耳机,并将其标记为已使用耳机,设置标号o,o为大于1的自然数,设置操作分析时间段,采集到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以及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将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以及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分别与最短间隔时长阈值和低电量使用频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未超过最短间隔时长阈值,或者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超过低电量使用频率阈值,则判定对应已使用耳机的操作分析异常,并将对应已使用耳机标记为操作异常耳机,生成操作异常信号并将操作异常信号和对应操作异常耳机一同发送至服务器;若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超过最短间隔时长阈值且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未超过低电量使用频率阈值,则判定对应已使用耳机的操作分析正常,并将对应已使用耳机标记为操作正常耳机,生成操作正常信号并将操作正常信号和对应操作正常耳机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行效果分析单元的运行效果分析过程如下:将待使用耳机和已使用耳机统一标记为分析耳机,采集到分析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应设备两边发声延迟时长以及对应设备两边出现发声延迟的频率,并将分析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应设备两边发声延迟时长以及对应设备两边出现发声延迟的频率分别与发声延迟时长阈值和出现发声延迟频率阈值进行比较:若分析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应设备两边发声延迟时长超过发声延迟时长阈值,或者对应设备两边出现发声延迟的频率超过出现发声延迟频率阈值,则判定对应分析耳机的运行效果分析不合格,将对应分析耳机标记为异常效果耳机,生成运行效果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效果不合格信号和对应异常效果耳机一同发送至服务器;若分析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应设备两边发声延迟时长未超过发声延迟时长阈值且对应设备两边出现发声延迟的频率超过出现发声延迟频率阈值,则判定对应分析耳机的运行效果分析合格,将对应分析耳
机标记为正常效果耳机,生成运行效果合格信号并将运行效果合格信号和对应正常效果耳机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异常原因分析单元的异常原因分析过程如下:将异常效果耳机进行分析,若异常效果耳机为运行质量不合格耳机,则将对应异常效果耳机标记为质量影响耳机,若异常效果耳机为操作异常耳机,则将对应异常效果耳机标记为操作影响耳机;采集到正常效果耳机和异常效果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和操作运行数据,将正常效果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与质量影响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进行比对,若正常效果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与质量影响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存在不一致,则判定对应异常效果耳机受运行质量数据的影响,并将对应异常效果耳机的编号以及对应运行质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将正常效果耳机的运行质量数据与质量影响耳机的运行质量数均一致,则判定对应异常效果耳机不受运行质量数据影响;将正常效果耳机的操作运行数据与操作影响耳机的操作运行数据进行比对,若正常效果耳机的操作运行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分析控制平台,质量分析控制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运行质量分析单元、运行效果分析单元、耳机操作分析单元以及异常原因分析单元;质量分析控制平台用于对智能耳机进行质量分析控制,从而对智能耳机运行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智能耳机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运行质量分析信号并将运行质量分析信号发送至运行质量分析单元,通过运行质量分析单元对智能耳机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耳机操作分析信号并将耳机操作分析信号发送至耳机操作分析单元,通过耳机操作分析单元对质量合格耳机进行操作分析监测;服务器生成运行效果分析信号并将运行效果分析信号发送至运行效果分析单元,通过运行效果分析单元对智能耳机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异常原因分析信号并将异常原因分析信号发送至异常原因分析单元,通过异常原因分析单元对异常效果耳机的异常原因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行质量分析单元的运行质量分析过程如下:将完成生产且未投入使用的智能耳机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待使用耳机,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待使用耳机首次连接设备的时刻为起始时间点,并根据起始时间点设置质量分析时间段;采集到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连接设备的平均耗时以及待使用耳机与设备完成连接后出现断开的频率,并将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连接设备的平均耗时以及待使用耳机与设备完成连接后出现断开的频率分别标记为HSi和PLi;采集到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无法进行设备连接的频率,并将质量分析时间段内待使用耳机无法进行设备连接的频率标记为SPi;通过分析获取到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将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与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超过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待运行耳机运行质量分析不合格,将对应待运行耳机标记为质量不合格耳机,生成运行质量不合格信号并将运行质量不合格信号和对应质量不合格耳机发送至服务器;若待使用耳机的运行质量分析系数Xi未超过运行质量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待运行耳机运行质量分析合格,将对应待运行耳机标记为质量合格耳机,生成运行质量合格信号并将运行质量合格信号和对应质量合格耳机发送至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耳机运行质量分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耳机操作分析单元的耳机操作分析过程如下:采集投入使用后的待使用耳机,并将其标记为已使用耳机,设置标号o,o为大于1的自然数,设置操作分析时间段,采集到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以及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将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以及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低电量使用的频率分别与最短间隔时长阈值和低电量使用频率阈值进行比较:若操作分析时间段内已使用耳机对应反复连接设备的最短间隔时长未超过最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科美达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