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育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174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上盘段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传统的育秧器械前后加上了机械调运装置,在上盘时,利用机器人等上盘装置将成垛的空秧盘从秧盘储存处调运到育秧段上;当秧盘已经完成育秧后,再利用码垛装置将叠放好的秧盘进行码垛,全程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育秧节奏加快,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育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超过我国总人口的65%,足以证明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水稻需求量的增大,现在大多采用自动化育秧设备来种植水稻。
[0003]目前,现在工厂化育秧大多数是以盘式育秧进行,盘式育秧需要在育秧平盘内完成分盘、铺基土、压实、洒水、播种、覆表土、接盘等工艺过程,进行水稻的种植。大多数工厂采用人工进行上盘、放土、上种子、下盘和码垛操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且育秧节奏慢。
[0004]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941000B,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7月16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自动化育秧设备,该申请案的设备包括机架、控制器、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控制器、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依序安装在机架上,且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分盘机构包括分盘运输装置以及分盘装置;覆土机构包括传动机构、铺土机构、压实机构以及洒水机构;播种机构包括播种运输装置、播种箱装置以及毛刷去土装置;接盘机构包括接盘运输装置以及用于卡住秧盘上下移动的自动升盘装置,在机架设置分盘机构、覆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接盘机构,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的有序操作,实现盘式育秧的各个过程自动化。但该申请对于秧盘的上盘、下盘等步骤并未说明,可以认为其仍为人工进行,依然没有解决人力消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目前育秧过程劳动强度大,育秧节奏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育秧节奏。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包括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上盘段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包括播种段,播种机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播种机上方设置行车,行车顶架上可移动设置卷绕机,卷绕机悬吊种子包,种子包放置在播种机上,与播种机的料斗紧贴设置。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与育秧段之间设置第一折弯段,育秧段与码垛段之间设置第二折弯段,两折弯段上均设置护板。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包括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分别设置在播种段的进出口侧,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均包括覆土机。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覆土机的料斗与送土机连接,送土机包括与覆土机的料斗连接的送土带,送土带上方设置筛盘,同时筛盘也设置在出土带的出土端;所述出土带进土端设置在料仓下方。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覆表土段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设置混匀结构。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播种段进出口各设置一喷淋段。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与育秧段交接处设置分盘段,由分盘机将叠在一起秧盘分开。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育秧段与码垛段交接处设置叠盘段,由叠盘机将分开的秧盘叠放在一起。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码垛段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移动架,码垛支架带动抓手在移动架上移动,将传送带上的秧盘在托盘上进行码垛。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
[0020]3.有益效果
[0021]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传统的育秧器械前后加上了机械调运装置,在上盘时,利用机器人等上盘装置将成垛的空秧盘从秧盘储存处调运到育秧段上;当秧盘已经完成育秧后,再利用码垛装置将叠放好的秧盘进行码垛,全程几乎无需人工参与,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育秧节奏加快,达到每小时3600盘的速度。
[0023](2)本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播种段,将行车跨设在播种机上端,利用行车上设置的卷绕机将种子包吊起,再缓慢放置在播种机的料斗中,使得种子包的开口位于播种机的料斗内,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包脱离料斗,从而导致种子洒落,造成浪费,同时避免了因高度太高导致种子在下落过程中碰撞导致的损伤。
[0024](3)本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育秧段开始和结束端设置折弯段,能够减缓秧盘运动速度,调节输送节奏,便于分盘机对秧盘进行分盘操作,也使得叠盘机叠好的秧盘减速,不会前进太快导致码垛机来不及工作。前后两处折弯段设置有护板,防止秧盘掉落。
[0025](4)本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在覆底土段和覆表土段,覆土机均与一送土机连接,送土机上设置筛盘,对撒入的土进行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并将土打散后再由覆土机撒入秧盘内,保证土质疏松,种子在土中不会缺氧。覆表土段的覆土机在土出口处还设置混匀结构,进一步将土混匀,使土更均匀的覆盖在表层,使种子更容易透过表层土吸收空气。
[0026](5)本技术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上盘段、育秧段和码垛段共同构成“U”形结构,大型器械设置在“U”形的外侧,人员则在“U”形的内侧活动,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机械伤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9]1、上盘段;2、分盘段;21、分盘机;22、控制器;23、第一折弯段;3、覆底土段;31、覆土机;32、送土带;33、筛盘;34、料仓;35、出土带;4、第一喷淋段;41、喷淋管;5、播种段;51、行车;52、卷绕机;53、播种机;6、第二喷淋段;7、覆表土段;8、叠盘段;81、叠盘机;82、第二折弯段;9、码垛段;91、托盘;92、码垛支架;93、移动架;94、抓手;10、外侧;11、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1]实施例
[0032]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包括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上盘段1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9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1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9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91上。本实施例中,在上盘段1处设置机械抓手,空的秧盘被叉车运输至机械抓手处,机械抓手将一叠秧盘全部防止在上盘段1的输送带上,输送带将一叠秧盘输送至育秧段进行育秧,育秧完成后,叠好的秧盘被输送至码垛段9处,此时码垛装置将输送带上的秧盘整叠全部抓起后,依次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托盘91上进行码垛。所述的码垛段9包括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盘段(1)、育秧段和码垛段(9),上盘段(1)设置在育秧段起始端,码垛段(9)设置在育秧段结束端,所述上盘段(1)处,上盘装置将秧盘输送到传送带上;所述码垛段(9)处,码垛装置将秧盘从传送带上输送至托盘(9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段包括播种段(5),播种机(53)设置在传送带上方;所述播种机(53)上方设置行车(51),行车(51)顶架上可移动设置卷绕机(52),卷绕机(52)悬吊种子包,种子包放置在播种机(53)上,与播种机(53)的料斗紧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盘段(1)与育秧段之间设置第一折弯段(23),育秧段与码垛段(9)之间设置第二折弯段(82),两折弯段上均设置护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段包括覆底土段(3)和覆表土段(7),分别设置在播种段(5)的进出口侧,覆底土段(3)和覆表土段(7)均包括覆土机(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育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机(31)的料斗与送土机连接,送土机包括与覆土机(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飞李德法崔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