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57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折背式挡墙修建在边坡侧边,折背式挡墙背部为折背式与边坡接触,折背式挡墙上设有泄水孔;回填层回填施工于折背式挡墙墙背至边坡之间;透水管安装在位于折背式挡墙墙背上,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与折背式挡墙接触夹层,透水管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底部安装后经边坡与泄水孔连通。雨水在回填层渗透过滤后能从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任意处进入快速汇集从泄水孔快速排出,解决了泄水孔只是位于挡墙部位位置,达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对边坡进行防护,有时需要在边坡上侧边面上修建折背式挡墙对边坡构成安全防护。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074937A的桩托二层景观挡墙及施工方法,公开的技术为:第二层挡土墙墙身上的泄水孔内端连接级配碎石反滤层;回填填方边坡内侧填料,分层碾压密实到所述第二层挡土墙顶部。虽然,填方边坡内的雨水经级配碎石反滤层过滤后经泄水孔排出,但是,泄水孔只是位于挡墙部位位置,达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包括:
[0006]折背式挡墙,折背式挡墙修建在边坡侧边,折背式挡墙背部为折背式与边坡接触,折背式挡墙上设有泄水孔;
[0007]具备对雨水的过滤渗透作用的回填层,回填层回填施工于折背式挡墙墙背至边坡之间;
[0008]透水管,透水管安装在位于折背式挡墙墙背上,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与折背式挡墙接触夹层,透水管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底部安装后经边坡与泄水孔连通。
[0009]所述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以1:0.45的斜度与折背式挡墙墙背紧贴安装。
[0010]远离回填层墙背的所述折背式挡墙侧边上修建有栏杆。/>[0011]所述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外包裹安装有无纺布。
[0012]位于泄水孔排出端的所述折背式挡墙处修建有截水沟。
[0013]位于截水沟底部处的所述折背式挡墙底部上的支撑回填层。
[0014]位于折背式挡墙墙背与所述回填层顶部接触处的所述透水管透水孔端部有隔水层A。
[0015]位于折背式挡墙墙背处的所述回填层底部施工有隔水层B。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与折背式挡墙接触夹层,透水管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底部安装后经边坡与泄水孔连通,雨水在回填层渗透过滤后能从透水管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任意处进入快速汇集从泄水孔快速排出,解决了泄水孔只是位于挡墙部位位置,达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折背式挡墙;11

边坡;12

泄水孔;13

栏杆;14

截水沟;2

回填层;3

透水管;31

无纺布;4

支撑回填层;5

隔水层A;6

隔水层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所示。
[0021]本申请的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包括:
[0022]修建在边坡11侧边对边坡11进行支撑防护的折背式挡墙1,折背式挡墙1背部为折背式与边坡11接触,折背式挡墙1上设有斜率为5%用于排出墙背水体的泄水孔12;
[0023]回填施工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至边坡11间的回填层2,回填层2采用砂夹石、砂砾石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构成具备对雨水的过滤渗透作用;
[0024]安装在位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上的透水管3,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2与折背式挡墙1接触夹层,透水管3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2底部安装后经边坡11与泄水孔12连通。
[0025]由于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2与折背式挡墙1接触夹层,透水管3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2底部安装后经边坡11与泄水孔12连通,雨水在回填层2渗透过滤后能从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任意处进入快速汇集从泄水孔12快速排出,解决了泄水孔只是位于挡墙部位位置,达不到对挡墙背面过滤水体的快速排出的问题。
[0026]所述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以1:0.45的斜度与折背式挡墙1墙背紧贴安装。
[0027]远离回填层2墙背的所述折背式挡墙1侧边上修建有栏杆13,栏杆13起到防止边坡11石子滚落的防护作用。
[0028]所述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外包裹安装有无纺布31,避免时间久后回填层2的砂石将透水孔堵住,从回填层2过滤渗透后的水体由于会夹杂有石子,无纺布31起到二次过滤作用。
[0029]位于泄水孔12排出端的所述折背式挡墙1处修建有截水沟14,截水沟14将泄水孔12排出水体进行汇集排至河道中。
[0030]位于截水沟14底部处的所述折背式挡墙1底部上使用砂夹石、砂砾石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构成的支撑回填层4,支撑回填层4对截水沟14进行支撑及对折背式挡墙1底部进行夯实覆盖支撑保护。
[0031]位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与所述回填层2顶部接触处的所述透水管3透水孔端部有隔水层A5,隔水层A5采用粘土压实500mm厚度构成,对透水管3透水孔端部进行保护,避免过大水流对透水管3透水孔端部造成过度冲击损坏。
[0032]位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处的所述回填层2底部施工有采用粘土压实500mm厚度构成隔水层B6,隔水层B6防止回填层2内的水体渗透入边坡11中。
[0033]本申请的技术源自“重庆市沿山货运通道”施工项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背式挡墙(1),折背式挡墙(1)修建在边坡(11)侧边,折背式挡墙(1)背部为折背式与边坡(11)接触,折背式挡墙(1)上设有泄水孔(12);具备对雨水的过滤渗透作用的回填层(2),回填层(2)回填施工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至边坡(11)之间;透水管(3),透水管(3)安装在位于折背式挡墙(1)墙背上,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一端紧贴位于回填层(2)与折背式挡墙(1)接触夹层,透水管(3)全封闭的另一端从回填层(2)底部安装后经边坡(11)与泄水孔(1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3)具体多个透水孔的端部以1:0.45的斜度与折背式挡墙(1)墙背紧贴安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背式挡墙墙背回填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回填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翟华军韩谊殷春华王贺路李相呈关超赵博佳吴绍平王文果江桦谭志涛向志辉段君旗唐全范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