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包括柱板支撑和设置在所述柱板支撑上的挡土墙面板;所述柱板支撑包括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支撑肋柱;所述挡土墙面板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拼成的预制肋板;每个所述预制肋板分别与所述支撑肋柱活动连接;所述预制肋板形状为矩形,左右两侧的短边分别设置拼接凹槽,对应所述拼接凹槽的位置形成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凹槽和所述拼接凸起的形状均为矩形,相邻所述预制肋板的拼接凹槽与拼接凸起配合。安装支撑肋柱,并将其与竖向预制面板连接,形成整体性极强的边坡挡土体系,解决了传统深基础挡土墙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础挡土墙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础挡土墙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工程
,尤其涉及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挡土墙设计中,如重力式挡墙或扶壁式挡墙,设计时考虑因素之一是现有地形是否满足嵌入或开挖条件或以现有路基或铁路等为基础建设标高更高的挡土墙。现有挡土墙按埋深可分为深基础挡土墙和浅基础挡土墙。在地基土质不良、冻胀影响较大的情况下,通常使用深基础挡土墙,例如排桩挡土墙等。由于浅基础挡土墙抗倾覆能力较差,实际挖掘和施工时需用成本较高的骨料换填、预压法等,成本较高且工期较长。
[0003]当地基土质不良或挡土墙需承受较大负载时,深基础挡土墙通常由横跨垂直立柱(立柱或柱)的墙板或钢板桩组成,可将其打入地下或嵌入桩孔中再用混凝土浇筑,或用一根或多根排桩将其固定在地基深度处。墙背受力时,墙体将载土压力水平地传递到立柱或锚索(杆),立柱再将载荷传递到地基深处,或锚索(杆)将载荷传递到深层稳定岩土体。
[0004]深基础挡土墙抗倾覆能力和抗剪能力较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边坡中。但传统的深基础挡土墙仍存在以下缺点:(1)基础占地空间较大,但实际施工条件极大限制深基础挡土墙的水平尺寸;(2)造价昂贵,工程所需抗剪能力和抗倾覆能力越强则基础截面尺寸越大;(3)挡土墙基础需现浇,回填土夯实等以提高压实度,常用的浆砌法,需在施工现场进行模板制作,钢筋安装等,工期长、效率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且混凝土亲水后容易出现沉降和滑移等不稳定现象,且循环利用率低,拆除后无法二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安装预制混凝土肋板柱,并将其与竖向预制面板连接,形成整体性极强的边坡挡土体系,解决了传统深基础挡土墙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包括柱板支撑和设置在所述柱板支撑上的挡土墙面板;所述柱板支撑包括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支撑肋柱;所述挡土墙面板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拼成的预制肋板;每个所述预制肋板分别与所述支撑肋柱活动连接;所述预制肋板形状为矩形,左右两侧的短边分别设置拼接凹槽,对应所述拼接凹槽的位置形成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凹槽和所述拼接凸起的形状均为矩形,相邻所述预制肋板的拼接凹槽与拼接凸起配合。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肋柱包括一体的装配部和固定部;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所述装配部为流线型,装配部的底部宽度大于装配部的顶部宽度,所述装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支撑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形状为矩形,与所述预制肋板卡接;所述固定部为矩形,所述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装配部的底部宽度。
[0009]可选的,每个所述预制肋板的大小和厚度相等;每个所述拼接凹槽的深度和长度相等。
[0010]可选的,所述拼接凹槽的深度为所述预制肋板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1]可选的,每个所述预制肋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支撑肋柱的滑槽上。
[0012]可选的,所述拼接凸起均匀设置多个圆形通孔,相邻所述预制肋板通过所述圆形通孔和螺栓配合固定。
[0013]可选的,所述预制肋板与所述支撑肋柱之间设置有橡胶防水垫。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肋柱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或者钢板;所述预制肋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
[0015]可选的,所述预制肋板留有排水孔。
[0016]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17]解决传统深基坑挡土墙需大面积开挖土体,进而施工阶段出现原状岩土体临空面或临空面的高度有限且临空时间较短,造成散碎石滚落和边坡整体失稳,小规模成孔装配支撑肋柱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边坡稳定性的损害;形成整体性极强的边坡挡土体系,解决了传统深基础挡土墙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支撑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支撑肋柱与预制肋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预制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装配有预制肋板的支撑肋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支撑肋柱与预制肋板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1、支撑肋柱;11、装配部;111、滑槽;12、固定部;2、预制肋板;21、拼接凹槽;22、拼接凸起;23、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包括柱板支撑和设置在所述柱板支撑上的挡土墙面板;所述柱板支撑包括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支撑肋柱1;所述挡土墙面板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拼成的预制肋板2;每个所述预制肋板2分别与所述支撑肋柱1活动连接;所述预制肋板2形状为矩形,左右两侧的短边分别设置拼接凹槽21,对应所述拼接凹槽21的位置形成有拼接凸起22,所述拼接凹槽21和所述拼接凸起22的形状均为矩形,相邻所述预制肋板2的拼接凹槽21与拼接凸起22配合。
[0028]支撑肋柱1可嵌入地面或钻孔中,其上设有装配凹槽,预制肋板2可与支撑立肋柱形成一体连接;预制肋板2可以是跨越多个支撑肋柱1间的单个连续结构,预制肋板2和支撑肋柱1之间的连接优于传统排桩挡土墙其柱和面板需要分部现浇,插入土体深层的支撑肋
柱1既可以更好地抵抗墙背土压力和剪切应力,又可在竖向通过快速并连续装配预制肋板2形成双T型结构。流线型的设计从视觉效果上预制肋板2未被支撑肋柱1打断。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既实现深层挡土墙的功能要求,又极大缩短工期进而提高建造效率。
[0029]参考图2,所述支撑肋柱1包括一体的装配部11和固定部12;所述装配部11位于所述固定部12的上方;支撑肋柱1中部即装配部11截面积较大,顶端截面积较小,底部的固定部12截面积也较小,呈流线型,装配部11的底部宽度大于装配部11的顶部宽度,所述装配部11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与所述支撑肋柱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槽111形状为矩形,与所述预制肋板2卡接,预制肋板2的两侧分别可相对滑动地卡设在两支撑肋柱1上的所述滑槽111内;所述固定部12为矩形,所述固定部12的宽度小于所述装配部11的底部宽度。所述支撑肋柱1和所述预制肋板2均为预制成型,支撑肋柱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或者钢板,预制肋板2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每个预制肋板2从所述支撑肋柱1的顶部依次安装至所述滑槽111内。
[0030]具体的,参考图4,每个所述预制肋板2的大小和厚度相等;每个所述拼接凹槽21的深度和长度相等。所述拼接凹槽21的深度为所述预制肋板2厚度的二分之一。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柱板支撑和设置在所述柱板支撑上的挡土墙面板;所述柱板支撑包括至少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支撑肋柱;所述挡土墙面板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顺序拼成的预制肋板;每个所述预制肋板分别与所述支撑肋柱活动连接;所述预制肋板形状为矩形,左右两侧的短边分别设置拼接凹槽,对应所述拼接凹槽的位置形成有拼接凸起,所述拼接凹槽和所述拼接凸起的形状均为矩形,相邻所述预制肋板的拼接凹槽与拼接凸起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肋板柱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柱包括一体的装配部和固定部;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上方;所述装配部为流线型,装配部的底部宽度大于装配部的顶部宽度,所述装配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支撑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形状为矩形,与所述预制肋板卡接;所述固定部为矩形,所述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装配部的底部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辉,王冶,李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