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3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对传统挡土墙的结构和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在重力式挡土墙底部设置砼基底,基坑和砼基底均设有逆坡,与砼挡墙构成良好的挡土结构,同时砼基底与基坑处通过石灰土密实填埋,能防止水浸对挡土墙基础造成影响,同时还包括伸缩沉降缝,能保证在地震等强烈震动下,依旧保持良好的支挡效果,其在涉水情况下的抗震防灾性能强、承载能力、结构稳定性均较为突出。其增强了传统挡土墙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挡土墙难以满足在地震、泥石流等恶劣条件下对坡体仍能有效支护等问题。对坡体仍能有效支护等问题。对坡体仍能有效支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近代,挡土墙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及建筑中,特别是公路、铁道的路基工程,市政园林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中。挡土墙可以说是随着现代工业、交通、建筑、市政、矿山、水利、环保工程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重力式挡土墙是最古老的一种结构形式,因其料源丰富、形式简单、取材方便、施工简便,所以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为了适应多变的地形条件和地基承载力要求,在重力式挡土墙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衡重式与半重力式挡土墙。在后来随着新型结构的研究发展,出现了一些复合式挡土墙,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
[0003]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0004]重力式挡土墙作为挡土墙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仍未得到充分发展,相关的规范、技术手册、应用软件和程序仍较少,相应的标准图集也少,表明整个土建领域对其重视程度仍不够,需进一步发展。另外纵览国内的研究工作,在涉水条件下几乎涉及挡土墙结构的抗震分析、稳定性分、受力特性分析的很少,也许是涉水挡土墙应用的局限性或者研究深度还不够,随着挡土墙结构应用的增广,结构型式,其应用位置变得更重要,其在涉水情况下的抗震防灾性能、受力特点、稳定性也应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对传统挡土墙的结构和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其增强了传统挡土墙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挡土墙难以满足在地震、泥石流等恶劣条件下对坡体仍能有效支护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测量放线,根据河道水流情况,在预定河道通过围堰、改河道或者筑坝等措施,将需要施工的边坡与河道水流隔离开,构成施工基坑雏形,再把基坑内的水抽出,并做好排水工作,使基坑在开挖及填筑期间保持干燥状态;
[0008]S2,基坑开挖,采用跳槽开挖和及时分段砌筑的办法,挖掘好基坑及边坡,同时,开挖好的边坡结构较稳定的时候采用锚杆挂网喷锚支护,边坡不太稳定的时候就先用钢架对边坡支护,再锚喷砂浆;
[0009]S3,基坑底部进行承载力检测,不合格则继续向下挖掘,至多一米,倘若仍然不合
格,则更换基坑土层,并夯实,直到更换土质后基坑底部的承载力达到预定要求;
[0010]S4,在基坑内铺设一层石灰土并夯实,基坑底部设置成向边坡一侧倾斜的逆坡状,同时,基坑靠近边坡一侧设置成阶梯状;
[0011]S5,在基坑的每一层阶梯处均斜向下植入若干锚杆并压浆,凝固成型后对锚杆进行拉拔实验,检测其拉拔强度是否合格;不合格则重新植入更长的锚杆;
[0012]S6,在基坑内关模,分段浇筑砼基底,成型后取下模具;
[0013]若干所述锚杆均与所述砼基底一体浇筑,所述砼基底靠近河道一侧的板面设置成向边坡一侧倾斜的斜坡状,所述砼基底顶面设置成向边坡一侧倾斜的逆坡状;
[0014]随后在所述砼基底两侧回填填石灰土,并夯实,直到与砼基底顶部齐平;
[0015]S7,完成上述步骤后,在砼基底上关模,分层分段的浇筑砼挡墙,所述砼挡墙整体重心向边坡一侧倾斜;
[0016]S8,待砼挡墙浇筑完成后,在砼挡墙的墙趾和墙踵处回填石灰土,并夯实,在墙趾一侧铺设一层细沙和一层细砂砾石,并夯实成斜坡状;
[0017]S9,在砼挡墙墙踵一侧的石灰土上浇筑一层小石子混凝土,待其凝固后在其上方回填透水性材料层和渣土层,并夯实至与砼挡墙顶部齐平。
[0018]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当基坑承载力不合格时,除挖深基坑外,还可以将基坑扩宽。
[0019]进一步的,所述墙趾呈阶梯状,其阶梯面均呈逆坡状。
[0020]进一步的,在所述砼基底顶面上一体浇筑有若干凸榫,若干所述凸榫内植入有短钢筋,所述凸榫与所述砼基底顶面垂直;
[0021]若干所述凸榫均置于所述砼挡墙内。
[0022]进一步的,在步骤S7中分层浇筑砼挡墙时,每层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渗水管,若干所述渗水管倾斜设置,所述渗水管延伸进所述透水性材料层内;
[0023]所述渗水管置于所述透水性材料层内的部分包裹有渗水土工布。
[0024]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性材料层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渗水层;
[0025]所述渗水层包括防渗土工布层和砂砾石层,所述砂砾石层位于所述防渗土工布层上方,所述渗水管置于所述砂砾石层内。
[0026]进一步的,在步骤S7中,相邻两段所述砼挡墙之间设有伸缩沉降缝,所述伸缩沉降缝内填充有沥青麻絮。
[0027]进一步的,在步骤S9中,透水性材料层主要以细砂砾石为主。
[0028]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所述基坑靠近边坡一侧的阶梯台面均呈逆坡状。
[0029]进一步的,在步骤S7中,在所述砼挡墙的起止端均一体设置有侧墙,所述侧墙延伸进所述边坡。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1]1.通过在重力式挡土墙底部设置砼基底,基坑和砼基底均设有逆坡,与砼挡墙构成良好的挡土结构,同时砼基底与基坑处通过石灰土密实填埋,能防止水浸对挡土墙基础造成影响,同时还包括伸缩沉降缝,能保证在地震等强烈震动下,依旧保持良好的支挡效果,其在涉水情况下的抗震防灾性能强、承载能力、结构稳定性均较为突出。
[0032]2.砼挡墙设置在砼基底上,砼基底上表面设有向边坡一侧倾斜的第一斜面,砼挡
墙底部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往内倾斜,与第二斜面吻合,使砼挡墙始终位于砼基底靠近边坡一侧上方并倾斜,第一斜面呈逆坡状,为砼挡墙提供了竖直方向的支撑力和水平方向的阻力,防止其滑落,在不增加砼挡墙的结构厚度等情况下,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基础。
[0033]3.砼基底截面呈钝角三角形,用较少的材料筑成承载力较强的三角形结构,砼基底的斜边呈阶梯状,能增大与边坡的接触面积,防止其移动,同时每级阶梯上均间隔设有若干锚杆,若干锚杆远离砼基底的一端向下倾斜的嵌入设置在边坡内,锚杆要伸入进岩石层,并注浆,没有伸入岩石层也要压浆,最后拉拔测试使锚杆能达到预定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砼基底的稳定性。
[0034]4.第一斜面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凸榫,若干凸榫嵌入设置在进砼挡墙内。凸榫倾斜设置,凸榫内嵌入设置有短钢筋。凸榫在浇筑砼挡墙时,与砼挡墙一体浇筑,增强了砼挡墙与砼基底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挡土强度。同时短钢筋为砼基底与砼挡墙的连接提供了弹性的连接结构,进而在一些地震或者较大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在涉水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放线,根据河道水流情况,在预定河道通过围堰、改河道或者筑坝等措施,将需要施工的边坡(1)与河道水流隔离开,构成施工基坑(10)雏形,再把基坑(10)内的水抽出,并做好排水工作,使基坑(10)在开挖及填筑期间保持干燥状态;S2,基坑(10)开挖,采用跳槽开挖和及时分段砌筑的办法,挖掘好基坑(10)及边坡(1),同时,开挖好的边坡(1)结构较稳定的时候采用锚杆挂网喷锚支护,边坡(1)不太稳定的时候就先用钢架对边坡(1)支护,再锚喷砂浆;S3,基坑(10)底部进行承载力检测,不合格则继续向下挖掘,至多一米,倘若仍然不合格,则更换基坑(10)土层,并夯实,直到更换土质后基坑(10)底部的承载力达到预定要求;S4,在基坑(10)内铺设一层石灰土(7)并夯实,基坑(10)底部设置成向边坡(1)一侧倾斜的逆坡状,同时,基坑(10)靠近边坡(1)一侧设置成阶梯状;S5,在基坑(10)的每一层阶梯处均斜向下植入若干锚杆(4)并压浆,凝固成型后对锚杆(4)进行拉拔实验,检测其拉拔强度是否合格;不合格则重新植入更长的锚杆(4);S6,在基坑(10)内关模,分段浇筑砼基底(2),成型后取下模具;若干所述锚杆(4)均与所述砼基底(2)一体浇筑,所述砼基底(2)靠近河道一侧的板面设置成向边坡(1)一侧倾斜的斜坡状,所述砼基底(2)顶面设置成向边坡(1)一侧倾斜的逆坡状;随后在所述砼基底(2)两侧回填填石灰土(7),并夯实,直到与砼基底(2)顶部齐平;S7,完成上述步骤后,在砼基底(2)上关模,分层分段的浇筑砼挡墙(3),所述砼挡墙(3)整体重心向边坡(1)一侧倾斜;S8,待砼挡墙(3)浇筑完成后,在砼挡墙(3)的墙趾(6)和墙踵处回填石灰土(7),并夯实,在墙趾(6)一侧铺设一层细沙(12)和一层细砂砾石(13),并夯实成斜坡状;S9,在砼挡墙(3)墙踵一侧的石灰土(7)上浇筑一层小石子混凝土(81),待其凝固后在其上方回填透水性材料层(82)和渣土层(83),并夯实至与砼挡墙(3)顶部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黄小峰江永洪王晨壑管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