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15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内分料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锁紧件;所述壳体内具有一空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内分料件包括分料杆和分料板;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分料杆上,且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锁紧件将各个锁紧固定,通过锁紧力的传导使得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被压紧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和所述内分料件形成的内腔体与外界隔断。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液体密封结构只需通过锁紧或者拧松所述锁紧件,即可完成安装拆卸工作。即可完成安装拆卸工作。即可完成安装拆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饮行业巧克力、果酱等常温下使用的原料,在分料时多会进入一个环形的腔体,在进入多个通道实现分料的目的。而为保证这个环形腔体的密封性,都会设计两道密封圈,如附图1所示。液体原料由外环14进入环形腔体中,所述环形腔体中设置有内芯13,环形腔体和内芯13之间具有通道,液体原料从所述通道中流走。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该装置中设置两道密封圈12和弹簧卡圈11,利用密封圈12弹性变形的原理、弹簧卡圈11的限位作用,使腔体内的原料与外界隔绝。这种密封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0003]1、密封效果差。这种密封结构利用密封圈弹性变形形成的接触面实现内外空间物理上的隔断。这种接触面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同时安装难度增加,造成密封圈破损无法提前检测,容易出现漏料现象。
[0004]2、安装拆卸难度大。每次安装密封圈都要经过剪切力的挤压变形,与密封圈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为保证密封效果,密封圈需要变形15

30%。安装时克服密封圈变形产生的弹力和摩擦力,同时还必须保持密封圈周围同时受力,增加安装人员的操作难度。
[0005]3、无定位锁紧功能。此种密封结构均采用弹簧卡圈定位,此种定位方式仅能实现限位功能,不能够实现定位功能。密封结构内外零件在生产环节会有轴向的位移、扭动,圆周方向的转动等问题,容易出现引外力导致漏料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密封结构,所述液体密封结构可实现静态液体密封,安装拆卸方便,定位紧固无松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密封结构,包括:
[0009]壳体、内分料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锁紧件;
[0010]所述壳体内具有一空腔,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空腔之间连通;
[0011]所述内分料件包括分料杆和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设置于所述分料杆的底端,所述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料孔,所述分料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空腔伸出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接触;
[0012]所述锁紧件中包括一贯穿孔,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贯穿孔套设在所述分料杆上,且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0013]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板上设有多个分料孔,多个所述分料孔沿所述分料杆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杆位于所述空腔中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包括一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分料杆上,且所述固定件设置所述壳体和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杆的外侧壁止抵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壁。
[001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
[00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分料杆的外侧壁接触;
[0020]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处,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接触。
[0021]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上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对应的区域设置有沉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部分设置于所述沉槽中且与所述沉槽的内壁接触。
[0022]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与所述分料杆的轴线垂直。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弹性密封圈。
[002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内分料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锁紧件;所述壳体内具有一空腔,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内分料件包括分料杆和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设置于所述分料杆的底端,所述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料孔,所述分料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空腔伸出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接触;所述锁紧件中包括一贯穿孔,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贯穿孔套设在所述分料杆上,且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0026]在本技术中,所述壳体主要的作用是引入液体原料,并形成内部压力均匀的腔体。所述内分料件主要的作用是将液体原料分流到后端程序的多个管道中,同时也起到了为整个液体密封结构支撑以及定位的作用。本技术中通过锁紧件将壳体、内分料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锁紧固定,通过锁紧力的传导使得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被压紧出现变形,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分料件接触的位置处形成弹性阻尼接触面,从而使得所述壳体和所述内分料件形成的内腔体与外界隔断,可以使液体原料按照设定进入后端程序的多个管道内而不外溢。此外,本技术中提供的液体密封结构只需通过锁紧或者拧松所述锁紧件,即可完成安装拆卸工作,不必使用复杂的工具,也不需要更多的人力。同时,本技术中提供的密封结构在完全锁紧后,各个部件之间是完全受力接触的,锁紧后各个部件之间不会出现位置移动,整个密封结构更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密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中液体密封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的爆炸图;
[0030]图4为第二密封件被挤压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第一密封件被挤压变形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弹簧卡圈11、密封圈12、内芯13、外环14;
[0034]壳体21、内分料件22、第一密封件23、第二密封件24、锁紧件25、固定件2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技术的中液体密封结构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分料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锁紧件;所述壳体内具有一空腔,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空腔之间连通;所述内分料件包括分料杆和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设置于所述分料杆的底端,所述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分料孔,所述分料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空腔伸出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接触;所述锁紧件中包括一贯穿孔,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贯穿孔套设在所述分料杆上,且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分料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上设有多个分料孔,多个所述分料孔沿所述分料杆的周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杆位于所述空腔中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强温红瑞宋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