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042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包括上泵筒总成和下加长筒总成;在所述的上泵筒总成的内圈固定有第一摩擦密封环和第二摩擦密封环,所述的第一摩擦密封环和第二摩擦密封环的内径小于长柱塞的外径,上泵筒总成的内径大于长柱塞的外径。泵筒内孔不再做电镀处理,避免了加工过程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加工过程简单,只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机加工、组合装配即可实现泵筒功能,成本低,能耗低;柱塞在泵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时,柱塞外表面始终与相邻的两个摩擦密封环内孔摩擦,摩擦密封环的厚度最小也可设计到1mm,更耐磨,并且柱塞不会与泵筒内孔摩擦,实现了泵筒的零磨损,降低泵筒的故障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油气举升工艺绝大多数采用有杆抽油系统,主要包括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其中抽油泵在最下端,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泵筒是抽油泵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0003]如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856714U的一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抽油泵泵筒,它是在泵筒内壁上电镀一层镍钨磷

碳化硅层,与传统的电镀铬泵筒工艺相似。存在很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电镀过程中镀液需要使用大量的强酸、强碱、盐类和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并且会产生有毒气体,对环境和操作者都产生巨大的危害;第二:加工工艺复杂,需要通过通电,镀层依靠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在泵筒表面而形成,加工过程漫长,能耗高;第三:镀层厚度最大不超过0.08mm,长时间运行,镀层可靠性低,容易出现镀层磨损、脱落,泵筒穿孔等故障。
[0004]在专利CN208718900U中,公开了一种泵筒两端支承密封的杆式抽油泵及扶正密封装置,所述的扶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包括上泵筒总成和下加长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泵筒总成的内圈固定有第一摩擦密封环和第二摩擦密封环,所述的第一摩擦密封环和第二摩擦密封环的内径小于长柱塞的外径,上泵筒总成的内径大于长柱塞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泵筒总成,还包括泵筒上接箍、第一泵筒螺帽、第二泵筒螺帽、上泵筒和泵筒中间接箍,泵筒上接箍的下端与上泵筒的上端连接固定,第一摩擦密封环设在泵筒上接箍与上泵筒之间,并且相互接触的端面被顶紧,上泵筒上端套设有第一泵筒螺帽,第一泵筒螺帽上端面与泵筒上接箍下端面顶紧;上泵筒下端与泵筒中间接箍上端连接固定,第二摩擦密封环设在泵筒中间接箍与上泵筒之间,并且相互接触的端面被顶紧,上泵筒下端套设有第二泵筒螺帽,第二泵筒螺帽下端面与泵筒中间接箍上端面顶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摩擦密封环、第二摩擦密封环为刚性材料,长柱塞与第一摩擦密封环、第二摩擦密封环为间隙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摩擦密封环、第二摩擦密封环为弹性材料,则长柱塞与第一摩擦密封环、第二摩擦密封环为过盈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用复合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泵筒总成上端与油管的下端连接固定,上泵筒总成下端与下加长筒总成上端连接固定,下加长筒总成下端与固定阀上端连接固定。6.一种抽油泵用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忠管冰李学江高超马明璐刘兴旺刘猛亓玉台曹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马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