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特别是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通过对粗纱进行数十倍的牵伸并加捻,纺制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细纱,细纱的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同时细纱工序也是棉纺织厂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纺织厂生产规模的大小就是以细纱机总锭数表示的,细纱机单产的高低反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细纱的质量、原料物料耗电量等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是纺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体现。细纱工序消耗的多少决定了纺纱的成本,细纱千锭时的断头率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
[0003]随着纺织新材料的应用,服装面料向休闲、时尚化方向的发展,结构变化类时尚风格纱线因独特的布面风格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目前,采用环锭纺所纺制的结构变化类纱线有:纱线粗细沿轴向变化的竹节纱、纱线色彩沿轴向变化的段彩纱与AB纱、长丝与短纤简单组合而成的功能复合纱等,由于结构的单一变化使得开发的后道织物的层次感、立体感不足,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功能和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沿着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等间距设有若干锭位;其中,所述锭位包括:牵伸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牵伸罗拉对、所述中牵伸罗拉对和所述前牵伸罗拉对均包括牵伸下罗拉和牵伸上胶辊,所述牵伸下罗拉包括罗拉轴,所述罗拉轴的两端与罗拉座连接,所述罗拉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传动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传动座沿重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固定座为实心的半圆柱体结构,在所述上固定座左端设有左固定端,在所述上固定座右端设有右固定端,所述左固定端与所述右固定端结构相同,所述左固定端和所述右固定端包括连接板,所述左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左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右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包括结构相同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底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连接环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左磁铁,在所述右连接环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右磁铁,所述左磁铁和所述右磁铁的磁性相反,沿着所述左连接环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以及所述右连接环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的内侧面上等弧度间隔的开有嵌入孔,所述下传动座为实心的半圆柱体形结构,所述下传动座的半径小于上固定座的半径,所述下传动座的底面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沿着所述下传动座的长度方向开有传动连接孔,在所述下传动座内设置有中间传动装置,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连接孔,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连接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左端和右端,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左端设置有左传动连接齿轮,所述左传动连接齿轮固定的套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右端设置有右传动连接齿轮,所述右传动连接齿轮固定的套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在所述罗拉轴上套设罗拉套,所述罗拉套为环形结构,所述罗拉套与所述罗拉轴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所述牵伸上胶辊包括胶辊轴,在所述胶辊轴上设置有胶辊套,所述胶辊套与所述胶辊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胶辊轴的中间位置的上部设置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杆,所述加压杆的后端与车架之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加压杆内设置有加压件,所述加压件为弹簧加压或板簧加压,沿着所述加压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和前嵌入抓,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后嵌入抓内,所述中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中嵌入抓内,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前嵌入抓内;长丝喂入系统,位于所述牵伸系统的上部,所述长丝喂入系统包括第一长丝筒和第二长丝筒,所述第一长丝筒和所述第二长丝筒悬挂在导丝架上,所述导丝架位于牵伸系统的上方,在所述导丝架下方设置有第一张力点,所述第一张力点包括第一长丝被动张力点和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所述第一张力点为自由转动的且在每个锭位上设置的开有双槽的滚轮结构,或者为自由转动的分别沿着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贯穿各个所述锭位的张力辊,且在所述张力辊所处的每个所述锭位处开有双槽,在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后部上方设置有长丝主动喂入装置,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装置包括长丝主动喂入辊,
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位于所述前车台面的所述后牵伸罗拉对或所述后车台面的所述后牵伸罗拉对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沿着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贯穿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各个锭位,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上设置有第一喂入辊套和第二喂入辊套,所述第一喂入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喂入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套在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上且两者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喂入辊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喂入辊套的直径,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的朝向所述前车台面的一侧或朝向所述后车台面的均设置有长丝喂入按压辊,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包括中间按压辊,在所述中间按压辊上设置有第一按压辊套和第二按压辊套,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套在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按压辊套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按压辊套与所述第一喂入辊套的直径和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与所述第二喂入辊套的直径和相同,在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之间的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为弹性加压结构,在所述按压杆上设置有嵌入抓,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之间的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嵌入在所述嵌入抓内,在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张力辊,所述第二张力辊沿着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张力辊贯穿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的各个所述锭位,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第二张力辊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张力轮和第二张力轮,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固定的套在所述第二张力辊上,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之间保持既定间距,所述第一张力轮位于所述第一按压辊套的上方,所述第二张力轮位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的上方,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和所述第二张力辊由同一个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俗易,鲁进平,吉宜军,杨洋,吉明,苏旭中,刘新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