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89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小车,其包括支架、吊装大臂和驱动装置,吊装大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架上,吊装大臂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轴;驱动装置包括钢丝绳、滚筒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滚筒传动连接,以驱动滚筒转动;钢丝绳缠绕在滚筒上;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也可以驱动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驱动装置为两个,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固定轴并用于与货物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与吊装大臂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接。本吊装小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吊装操作的行车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技术中进行吊装操作的行车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技术中进行吊装操作的行车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小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装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在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装配过程中,从事高压电气行业的生产厂家通常使用行车进行吊装。
[0003]虽然行车的起重能力强,但是行车的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检修时间长,且活动范围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吊装操作的行车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小车,其包括:支架,支架沿水平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吊装大臂,吊装大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支架上,吊装大臂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钢丝绳、滚筒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滚筒传动连接,以驱动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钢丝绳从其第一端开始缠绕在滚筒上;驱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状态和第二驱动状态,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一驱动状态时,驱动组件驱动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时,驱动组件驱动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其中,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固定轴并用于与货物连接,以沿竖直方向吊装货物;第二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与吊装大臂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接。
[0006]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轮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齿轮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滚筒与齿轮固定连接,滚筒的中心轴线与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使齿轮带动滚筒转动;棘爪部件,棘爪部件沿水平方向位于齿轮的一侧,棘爪部件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设置,齿轮的中心轴线与预设轴线平行,以使棘爪部件具有第一阻挡状态和第二阻挡状态,进而使驱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状态和第二驱动状态;棘爪部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棘爪部,两个棘爪部分别为第一棘爪部和第二棘爪部;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一阻挡状态时,第一棘爪部卡设在齿轮的任意相邻两个齿之间,第二棘爪部与齿轮分离,以使棘爪部件阻挡齿轮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使齿轮沿第二转动方向可转动;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二阻挡状态时,第二棘爪部卡设在齿轮的任意相邻两个齿之间,第一棘爪部与齿轮分离,以使棘爪部件阻挡齿轮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使齿轮沿第一转动方向可转动。
[0007]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部件,限位部件的至少部分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并与两个棘爪部中的其中一个棘爪部的外侧保持抵接,以使被齿轮的齿顶起的棘爪部件在限位部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至第一阻挡状态或第二阻挡状态。
[0008]进一步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固定件;弹性件,弹性件沿其伸缩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弹性件的第一端与固定件抵接;限位触头,限位触头包括导杆部和触头部,导杆部穿设在弹性件内,导杆部的延伸方向与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平行,弹性件相对导杆部可伸缩地设置;导杆部的第二端与触头部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触头部抵接;触头部与两个棘爪部中的其中一个棘爪部的外侧保持抵接。
[0009]进一步地,限位部件还包括导向筒,导向筒的第一端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弹性件穿设在导向筒的筒腔内;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一阻挡状态和第二阻挡状态时,导向筒的第二端与触头部间隔设置,以使弹性件的第二端伸出至导向筒之外;和/或触头部为球形结构;和/或弹性件为弹簧。
[0010]进一步地,各个棘爪部均为条状结构,两个棘爪部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各个棘爪部的外侧面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面部和第四面部,第三面部用于与该棘爪部的第二端面连接并呈夹角设置;当各个棘爪部卡设在齿轮的任意相邻两个齿之间时,各个棘爪部的第二端面位于相邻两个齿之间,以形成止挡端面;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一阻挡状态时,限位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棘爪部的第三面部保持抵接;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二阻挡状态时,限位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棘爪部的第二端面保持抵接;或者,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一阻挡状态时,限位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棘爪部的第二端面保持抵接;当棘爪部件处于第二阻挡状态时,限位部件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棘爪部的第三面部保持抵接。
[0011]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滑槽部,滑槽部的延伸方向与预设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棘爪部件上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可滑动地穿设在滑槽部内;和/或棘爪部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2]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轴,传动轴的第一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与驱动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摇臂,摇臂的第一端与传动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手柄,手柄与摇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齿轮和手柄组件,驱动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手柄组件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的齿根直径小于齿轮的齿根直径。
[0014]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定位轴和壳体部,驱动组件、滚筒和定位轴均位于壳体部内;定位轴固定穿设在壳体部上,齿轮和滚筒均可转动地套设在定位轴上,定位轴的中心轴线与齿轮的中心轴线重合。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吊装小车包括支架、吊装大臂和驱动装置,支架沿水平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以实现吊装小车的整体移动;吊装大臂第一端铰接于支架上,吊装大臂的第一端与支架的铰接轴线的延伸方向和水平方向平行;吊装大臂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吊装大臂的第一端与支架的铰接轴线和固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驱动装置包括钢丝绳、滚筒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滚筒传动连接,以驱动滚筒绕其中心轴线转动;钢丝绳从其第一端开始缠绕在滚筒上;驱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状态和第二驱动状态,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一驱动状态时,驱动组件驱动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当驱动组件处于第二驱动状态时,驱动组件驱动滚筒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滚筒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其中,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
的钢丝绳绕设在固定轴上,第一驱动装置的滚筒的中心轴线与固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即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固定轴并用于与货物连接,以沿竖直方向吊装货物;第二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与吊装大臂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接,即吊装大臂具有位于其两端之间的预设位置,也就是沿吊装大臂的延伸方向,吊装大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吊装大臂的预设位置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二驱动装置的钢丝绳的第二端与吊装大臂的预设位置处连接;吊装大臂的第一端与支架的铰接轴线和第二驱动装置的滚筒的中心轴线平行。
[0016]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使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上吊装的货物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与吊装大臂的配合,可以使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上吊装的货物沿水平方向运动,进而实现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上吊装的货物既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也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其中,第一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60),所述支架(60)沿水平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吊装大臂(70),所述吊装大臂(70)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架(60)上,所述吊装大臂(70)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轴(71),所述固定轴(71)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钢丝绳(51)、滚筒(50)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滚筒(5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滚筒(5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所述钢丝绳(51)从其第一端开始缠绕在所述滚筒(50)上;所述驱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状态和第二驱动状态,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驱动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滚筒(5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所述滚筒(50)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当所述驱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驱动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滚筒(50)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阻止所述滚筒(5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钢丝绳(51)的第二端绕过所述固定轴(71)并用于与货物(82)连接,以沿竖直方向吊装所述货物(8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钢丝绳(51)的第二端与所述吊装大臂(70)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10),所述齿轮(10)绕其中心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齿轮(10)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滚筒(50)与所述齿轮(10)固定连接,所述滚筒(5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齿轮(10)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使所述齿轮(10)带动所述滚筒(50)转动;棘爪部件(20),所述棘爪部件(20)沿水平方向位于所述齿轮(10)的一侧,所述棘爪部件(20)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齿轮(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预设轴线平行,以使所述棘爪部件(20)具有第一阻挡状态和第二阻挡状态,进而使所述驱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状态和第二驱动状态;所述棘爪部件(2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棘爪部(21),两个所述棘爪部(21)分别为第一棘爪部(211)和第二棘爪部(212);当所述棘爪部件(20)处于所述第一阻挡状态时,所述第一棘爪部(211)卡设在所述齿轮(10)的任意相邻两个齿之间,所述第二棘爪部(212)与所述齿轮(10)分离,以使所述棘爪部件(20)阻挡所述齿轮(10)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使所述齿轮(10)沿第二转动方向可转动;当所述棘爪部件(20)处于所述第二阻挡状态时,所述第二棘爪部(212)卡设在所述齿轮(10)的任意相邻两个齿之间,所述第一棘爪部(211)与所述齿轮(10)分离,以使所述棘爪部件(20)阻挡所述齿轮(10)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并使所述齿轮(10)沿第一转动方向可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部件(30),所述限位部件(30)的至少部分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并与两个所述棘爪部(21)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棘爪部(21)的外侧保持抵接,以使被所述齿轮(10)的齿顶起的所述棘爪部件(20)在所述限位部件(30)的弹性作用力下恢复至所述第一阻挡状态或所述第二阻挡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30)包括:固定设置的固定件(33);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沿其伸缩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性件(31)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件(33)抵接;限位触头(32),所述限位触头(32)包括导杆部(321)和触头部(322),所述导杆部(321)
穿设在所述弹性件(31)内,所述导杆部(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性件(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然孙荣春袁志兵古王荣张聪明白刚陈国顺孙加明王丽崔慧翔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