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具体涉及内部部件布局更为合理的汽车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汽车继电器抗冲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的汽车继电器往往将设计重点放在功能多样化和体积小型化上,为了在体积有限的继电器内装入较多的功能部件,常常会无法考虑到各功能部件的布局合理性,从而造成继电器的整体重心不稳定、抗振动能力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继电器。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磁路部分,所述壳体呈“凸”字形结构,包括较为粗大的第一段壳体和较为细小的第二段壳体,并在所述第二段壳体两侧形成对称的两个缺口,定义两个所述缺口分别处于所述第二段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左右对置地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段壳体中且分别向外延伸至第二段壳体两侧的两个所述缺口,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所述线圈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磁路部分,所述壳体呈“凸”字形结构,包括较为粗大的第一段壳体和较为细小的第二段壳体,并在所述第二段壳体两侧形成对称的两个缺口,定义两个所述缺口分别处于所述第二段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左右对置地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段壳体中且分别向外延伸至第二段壳体两侧的两个所述缺口,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所述线圈以左右方向为轴线方向横卧在所述第一段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是呈“L”型的折弯片状结构,均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段壳体内的竖立部以及向外延伸至所述缺口的横平部,所述第一端子的竖立部和第二端子的竖立部间隔地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的横平部和第二端子的横平部异向延伸至两个所述缺口,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电连接通断的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竖立部和第二端子的竖立部的对立间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接触部和动接触部,所述静接触部固定地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的竖立部上,所述动接触部是一竖立设置的导电金属弹片,所述动接触部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端子的竖立部上,另一端悬空延伸至和所述静接触部相对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竖立部上一体延伸设有一朝所述第一端子的竖立部靠近的“L”型支撑台,所述动接触部一端固定地电连接在所述“L”型支撑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部分,所述传动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茂松,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