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78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2
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在涂料在制备过程中混合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其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增加搅拌叶的运动形式,从而能够增加混合液的混合效率,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涂料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建筑材料以及家具中逐渐释放甲醛可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肝中毒病变等,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此外,由于墙面涂料含有有机物或矿物质成分,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在影响室内美观的同时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0003]申请号为202210131758.3,名称为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功能的涂料,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形成异质结,从而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和迁移,有效的提升光催化效率,具有优异的抗菌除醛性能。
[0004]但是其存在着如下不足,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合,在混合的时候只是一个搅拌杆,这种混合的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涂料的快速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在涂料在制备过程中混合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光催化材料、丙三醇、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
[0007]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取用一定量的光催化材料、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S2,将光催化材料Bi4Ti3O12

CoMo2S4、硝酸铋和钛酸丁四酯溶于丙三醇中,超声混合均匀;S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尿素。乙醇胺和聚丙二醇,继续超声混合均匀;S4,将S3的混合液转入高压反应釜中,160℃

190℃下溶剂热反应16h,得到线状的Bi4Ti3O12;S5,将线状的Bi4Ti3O12溶于去离子水中,采用搅拌装置对线状的Bi4Ti3O12进行搅拌,随后加入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加热60℃;S6,将产物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处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搅拌桶内设有设有一边公转一边自转的多个搅拌叶,多个搅拌叶且进行竖直往复
的滑动且不间断的进行翻转。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内固定有内齿圈,搅拌桶内可转动的设有行星架,行星架下端可转动的设有行星轮,行星轮与内齿圈相啮合,行星轮同轴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沿着搅拌轴长度滑动的多个矩形块,多个矩形块同步等间距滑动;所述搅拌叶与矩形块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竖直滑动的滑块,滑块下端可转动的设有方块;所述矩形块上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部交叉与矩形块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下端与下侧的第二连杆上端铰接固定,第二连杆下端与下侧的第一连杆上端铰接固定;最上侧的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最上侧的第二连杆上端铰接有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同时与方块铰接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环状的凸轮槽,凸轮槽内可滑动的设有销轴,销轴外端贯穿凸轮槽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下端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下端可滑动的贯穿滑块。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轴外侧设有与搅拌轴平行的摆动杆,搅拌轴外侧铰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五连杆,第五连杆另一端均与摆动杆铰接固定;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滑轮,滑轮沿着摆动杆进行竖直滑动。
[0012]优选的,所述摆动杆上端铰接有第六连杆,第六连杆上端与方块铰接固定。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益处:1)通过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的作用下,从而使得搅拌叶进行公转和自转;2)搅拌叶还可进行竖直的往复滑动,且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进行角度的调节,能够更好的实现搅拌混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装置去除上盖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个行星轮运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叶运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叶运动轴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搅拌叶运动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搅拌轴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搅拌桶;2、进料口;3、搅拌叶;4、内齿圈;5、行星架;6、行星轮;7、搅拌轴;8、矩形块;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四连杆;13、凸轮槽;14、导向杆;15、摆动杆;16、第五连杆;17、连接杆;18、滑轮;19、第六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6]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光催化材料、丙三醇、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的涂料的配比基本上与
技术介绍
中的对比文件类似,我们所做的研发也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关于其具体的配比我们就不进行详细的公开,直接参照上述对比文件即可。
[0018]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取用一定量的光催化材料、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S2,将光催化材料Bi4Ti3O12

CoMo2S4、硝酸铋和钛酸丁四酯溶于丙三醇中,超声混合均匀;S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尿素。乙醇胺和聚丙二醇,继续超声混合均匀;S4,将S3的混合液转入高压反应釜中,160℃

190℃下溶剂热反应16h,得到线状的Bi4Ti3O12;S5,将线状的Bi4Ti3O12溶于去离子水中,采用搅拌装置对线状的Bi4Ti3O12进行搅拌,随后加入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加热60℃;S6,将产物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处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搅拌桶1内设有设有一边公转一边自转的多个搅拌叶3,多个搅拌叶3且进行竖直往复的滑动且不间断的进行翻转。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也是沿用了申请号为202210131758.3,名称为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功能的涂料中的工艺制备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的改进之处就是搅拌装置,以前的搅拌装置都是一个搅拌混合桶,通过简单的搅拌混合即可;在本次的改进中,我们对搅拌的运动形式进行了改变,这整个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搅拌叶3会进行自转和公转,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进行上下往复的滑动,且在往复滑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角度的调节,这样可以全方位的对搅拌混合,加大与物质的接触概率,从而加快搅拌混合的效率,更好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的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成分:光催化材料、丙三醇、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取用一定量的光催化材料、硝酸铋、钛酸四丁酯、尿素、乙醇胺、聚丙二醇、 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去离子水;S2,将光催化材料Bi4Ti3O12

CoMo2S4、硝酸铋和钛酸丁四酯溶于丙三醇中,超声混合均匀;S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尿素,乙醇胺和聚丙二醇,继续超声混合均匀;S4,将S3的混合液转入高压反应釜中,160℃

190℃下溶剂热反应16h,得到线状的Bi4Ti3O12;S5,将线状的Bi4Ti3O12溶于去离子水中,采用搅拌装置对线状的Bi4Ti3O12进行搅拌,随后加入硬酯酸钙、羧甲基纤维素、硫酸钡和硝酸钠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加热60℃;S6,将产物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处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搅拌桶(1)内设有设有一边公转一边自转的多个搅拌叶(3),多个搅拌叶(3)且进行竖直往复的滑动且不间断的进行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净化甲醛和抗菌防霉功能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内固定有内齿圈(4),搅拌桶(1)内可转动的设有行星架(5),行星架(5)下端可转动的设有行星轮(6),行星轮(6)与内齿圈(4)相啮合,行星轮(6)同轴固定有搅拌轴(7),搅拌轴(7)上设有沿着搅拌轴(7)长度滑动的多个矩形块(8),多个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燕王大鹏秦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七彩异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