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以及表面上形成涂膜的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04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膜包括:具有疏水基团或亲油基团及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在表面具有能够承载表面活性剂的空孔的膜。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在室温下无挥发性。膜为多孔膜。多孔膜的孔隙率为5%以上且60%以下。表面活性剂是枞酸类化合物。或者,表面活性剂是洗必泰。孔的孔径大于病毒大小的10倍。孔的孔径大于病毒大小的10倍。孔的孔径大于病毒大小的1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膜以及表面上形成涂膜的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适用于医疗和护理现场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具和衣服以及建材等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涂膜、制备涂膜的方法以及涂膜形成于表面的物品。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以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为首,2012年的MARS冠状病毒、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等相继出现并流行于人类社会,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0003]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的卫生意识更加高涨,对于生活环境中使用的任何东西,都强烈希望能够清除病毒。因此,需要对于人的手接触到的门把手、电车吊环、衣服及鞋类、建筑物内饰等各种对象,在表面稳定并持续地涂覆抗病毒活性物质的方法。
[0004]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化学键将表面活性剂固定在具有羟基的布等材料上的技术。此外,引用文献2公开了一种通过诸如聚乙烯醇等粘合剂将产生羟基自由基的细颗粒状的抗病毒活性物质附着在片状物上的方法。在这里,表面活性剂被使用,但只是用作一种使含有病毒的飞沫水分更容易进入片材内部的助剂。引用文献3公开了一种在无机填料中承载磺酸表面活性剂并用涂料树脂固定的方法。这样,为了从人的手接触到的物体表面去除各种各样的病毒,正在研究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各样的方法。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1

9897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12

>7210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第2017

2105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将表面活性剂以能够充分发挥抗病毒功能的形式固定在所需的固体表面,特别是固定于金属、树脂、陶瓷等多种材料,或者容易且稳定地固定在布等柔软材料、门把手等立体结构物的表面是困难的。
[0012]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由于限定于有OH基的物质,因此应用范围有限,其附着量也有限,容易因磨损而丧失抗病毒功能。专利文献2中,表面活性剂嵌入于树脂中,不能发挥其抗病毒性能。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将抗病毒活性物质与树脂等混合而进行涂覆时,抗病毒活性物质会被树脂等掩埋,抗病毒活性物质不会渗出到表面,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抗病毒效果。
[001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各种材料上形成并具有抗病毒活性等功能的涂膜,或一种形成涂膜的方法,或一种表面形成有涂膜的物品。
[0014](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膜包括:具有疏水基团或亲油基团及亲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在表面具有能够承载表面活性剂的空孔的膜。
[0016]在上述构成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并且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无挥发性。
[0017]在上述构成中,多孔膜的孔隙率为5%以上且60%以下。
[0018]在上述构成中,表面活性剂是枞酸类化合物。
[0019]在上述构成中,表面活性剂是洗必泰。
[0020]在上述构成中,空孔的孔径比病毒大小的10倍还大。
[0021]在上述构成中,空孔的孔径小于病毒大小。
[0022]在上述构成中,空孔的孔径为1nm以下。
[0023]在上述构成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吸附在膜表面的空孔,而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露出。
[0024]在上述构成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吸附在膜表面的空孔,而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露出。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为在表面形成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物品。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品的表面配置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并且涂膜具有雾度值为10%以下的透明度。
[002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够形成在各种材料上并具有抗病毒活性等功能的涂膜,或者形成涂膜的方法,或者在表面形成有涂膜的物品。
附图说明
[0029]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截面图。
[0030]图1B为涂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0031]图1C为示出表面活性剂的图。
[0032]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截面图。
[0033]图2B为涂膜的一部分区域的放大图。
[0034]图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破坏涂膜表面上的囊膜病毒的机理的图。
[0035]图4A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破坏涂膜表面上的囊膜病毒的机理的图。
[0036]图4B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破坏涂膜表面上的囊膜病毒的机理的图。
[0037]图5A为说明由涂膜的空孔中所承载的表面活性剂破坏病毒的机理的图。
[0038]图5B为说明由涂膜的空孔中所承载的表面活性剂破坏病毒的机理的图。
[0039]图6A为说明由涂膜的空孔中所承载的表面活性剂破坏病毒的机理的图。
[0040]图6B为说明由涂膜的空孔中所承载的表面活性剂破坏病毒的机理的图。
[0041]图7A为说明膜硬度高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2]图7B为说明膜硬度高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3]图7C为说明膜硬度高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4]图8A为说明膜硬度低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5]图8B为说明膜硬度低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6]图8C为说明膜硬度低的涂膜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
[0047]图9A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化学式。
[0048]图9B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化学式的示意图。
[0049]图9C为说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破坏囊膜(envelope)的机理的图。
[0050]图10A为脱氢枞酸的化学式。
[0051]图10B为说明脱氢枞酸破坏囊膜的机理的图。
[0052]图11A为洗必泰的化学式。
[0053]图11B为洗必泰化学式的示意图。
[0054]图12A为说明洗必泰破坏囊膜的机理的图。
[0055]图12B为说明洗必泰破坏膜蛋白质的机理的图。
[0056]图1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破坏涂膜表面上的非囊膜病毒的机理的图。
[0057]图14A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制造方法的图。
[0058]图14B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制造方法的图。
[0059]图14C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涂膜的制造方法的图。
[0060]图15A为示出多孔颗粒的外观的图。
[0061]图15B为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涂膜,包括:表面活性剂,其具有疏水基团或亲油基团,并具有亲水基团;以及膜,其在表面具有能够承载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的碳原子数为5以上,所述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无挥发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膜为多孔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多孔膜的孔隙率为5%以上且6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枞酸类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洗必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中,所述空孔的孔径大于病毒大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刚慈山田阳一明渡纯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