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属于汽车刹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拖挂车的弹簧阻尼缓冲刹车装置;包括拖车挂钩装置、挂车架装置、液压刹车装置,还包括缓冲套筒、缓冲套筒回位弹簧、制动弹簧、制动销、制动杆;拖车轴撞击缓冲装置,拖车轴的轴向力由缓冲套筒外壁上缓冲弹簧承接,当缓冲弹簧压缩受力时,同时触动制动弹簧,冲击力依次减缓。结构巧妙,弹簧阻尼延缓冲击,刹车缓冲平稳可靠,适合应用在拖挂车领域。在拖挂车领域。在拖挂车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
[0001]本技术一种拖挂车刹车装置,属于汽车刹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拖挂车的弹簧阻尼缓冲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拖挂车因其成本低,运输物质多,广泛运用于物质运输。
[0003]如今大部分车都采用液压制动,因为液体是不能被压缩的,几乎可以传递100%的动力,基本原理是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将制动油在制动主泵中施加压力,液体将压力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车轮制动卡钳的活塞,活塞驱动制动器。汽车制动卡钳夹住制动盘,造成巨大的摩擦,使车辆减速。
[0004]半挂车是一定需要制动系统的,否则在刹车时必然会出现失控的问题;因为主车(牵引车或是拖车)的质量远低于载货后的挂车,惯性力要按照“时速
×
质量”来计算。挂车的质量非常之大,惯性力则会远超主车;那么在刹车时就会出现“后车推前车”的问题,巨大的惯性力必然会无法有效制动,如汽车有转向角度则可能被挂车撞翻并碾压,这就是挂车必须有制动系统的原因。所以在刹车减速时,挂车还是会以很高的强度冲击与拖车架连接的底盘钢板;如果长期这样用车的话,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在急刹车时如果前车也带有转向的话,轻盈的挂车照样能让拖车失控。
[0005]撞刹制动器的价格比较低廉,原理也非常简单。在拖车球和挂车底盘连接的位置(纵梁),加上一套能够挤压的液压制动器;刹车时挂车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冲击制动器使其压缩,压缩过程会挤压刹车助力油往液压泵流动,液压泵得到动力,开始抱紧刹车盘片刹车,对挂车减速。
[0006]主车刹车减速挂车挤压制动器并冲击主车瞬间高强度制动而拖拽主车在刹车时是前车先减速,挂车冲击前车的过程中会挤压制动器而产生制动力;但是这一瞬间的高强度冲击会让制动力过大,于是又会是后车“拉”前车。
[0007]撞刹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三个步骤:
[0008]拖车刹车减速;
[0009]挂车挤压制动器并冲击拖车;
[0010]瞬间高强度制动而拖拽拖车。
[0011]综上所述,现有刹车技术的不足之处是:撞刹具有瞬间高强度冲击,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缓冲瞬间冲击的液压刹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克服现有撞刹技术的不足之处,专利技术一种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
[0013]一种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包括拖车挂钩装置、挂车架装置、液压刹车装置,所述的拖车挂钩装置,包括拖车挂钩,拖车挂钩与拖车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挂车架装置,包括拖车轴、拖车轴回位弹簧、挂车架、框架横梁;所述的液压刹车装置,包括制动杆、液压泵、刹
车盘片。
[0014]还包括弹簧缓冲装置,所述的弹簧缓冲装置包括壳体、缓冲套筒、缓冲弹簧、制动弹簧、制动销;所述的拖车轴是前端设置有圆通孔,后端为圆柱体,圆通孔与拖车挂钩活动配合连接,拖车轴后端与框架横梁A、框架横梁B轴向滑动连接;所述的框架横梁依次分为:框架横梁A、框架横梁B、框架横梁C、框架横梁D,并依次与拖车架固定连接,框架横梁A中间开孔,框架横梁A的孔与拖车轴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框架横梁B中间开孔,框架横梁B的孔与拖车轴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框架横梁C中间开孔,框架横梁C的孔与壳体固定连接;框架横梁D中间开孔,孔与液压杆配合连接,液压泵与框架横梁D螺栓固定连接。
[0015]所述的拖车架为矩形结构,拖车轴前端圆孔与拖车挂钩活动配合连接,拖车架与挂车底盘固定连接。
[0016]拖挂车刹车装置连接关系是:拖车轴的前端设置有圆孔,圆孔与拖车挂钩活动配合连接,拖车轴穿过框架横梁A,拖车轴外壁上设置拖车轴回位弹簧,拖车轴回位弹簧位于框架横梁A与框架横梁B 之间,拖车轴回位弹簧行程间距为S,在拖车轴后端与制动杆之间设置弹簧缓冲装置,壳体与框架横梁C固定连接;壳体内设置有缓冲套筒、缓冲弹簧、制动弹簧、制动销;当拖车刹车时,挂车惯性向前推,缓冲套筒与拖车轴后端轴向对接,缓冲套筒内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受压后,带动制动弹簧,制动弹簧轴向与制动销轴向配合,制动销与制动杆轴向配合,制动杆轴向压缩挤压刹车助力油往液压泵流动,液压泵得到动力,抱紧刹车盘片刹车,对挂车刹车减速。
[0017]所述的缓冲套筒外壁上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套筒外壁与缓冲弹簧是轴向滑动配合连接。
[0018]所述的缓冲套筒内壁设置制动弹簧,缓冲套筒内壁与制动弹簧是轴向滑动配合连接。
[0019]所述的回位弹簧的缓冲行程是15厘米。
[0020]名词定义:
[0021]水平:与地球水平面平行的平面。
[0022]前:水平方向,拖车为前,挂车为后。
[0023]后:水平方向,拖车为前,挂车为后。
[0024]轴向:与水平线平行,定义为轴向。
[0025]拖车:具有主动力的车,包括牵引车、主动车等。
[0026]挂车:不具有主动力的车,包括房车等。
[0027]液压制动原理:制动液(制动油)填充储存室和制动液管路。当踩下制动板(本专利为制动销)时,作用力通过制动杆推动主缸活塞运动,制动液传递到液压泵活塞推动刹车盘片刹车,从而起到制动作用。
[0028]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拖车刹车时,挂车因惯性向前冲击,挂车冲击拖车的过程中会挤压到拖车轴,拖车轴撞击缓冲装置,拖车轴的轴向力由缓冲套筒外壁上缓冲弹簧承接,当缓冲弹簧压缩受力时,同时触动制动弹簧,冲击力依次减缓,制动弹簧轴向带动制动销,制动销轴向带动制动杆,制动杆轴向压缩挤压刹车助力油往液压泵流动,液压泵得到动力,抱紧刹车盘片刹车,实现对挂车缓冲刹车减速。
[0029]本技术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的显著特点和技术进步是:技术路线是缓冲套筒
与拖车轴后端轴向对接,缓冲套筒内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受压后,带动制动弹簧,制动弹簧轴向与制动销配合连接,制动销与制动杆轴向连接,制动杆轴向压缩挤压刹车助力油往液压泵流动,液压泵得到动力,抱紧刹车盘片刹车,对挂车刹车减速。
[0030]实现技术目的是避免拖车刹车减速挂车挤压制动器并冲击主车瞬间高强度制动而拖拽拖车,使得挂车刹车缓冲平稳。
[0031]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在保证刹车缓冲平稳前提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利润增加。
附图说明
[0032]图1. 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示意图。
[0033]图2. 图1的A
‑
A向示意图。
[0034]图3. 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4. 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立体示意图。
[0036]图中:拖车轴1
‑
1,衬套1
‑
2,横梁A 1
‑
3, 拖车轴回位弹簧1
‑
4,隔片1
‑
5, 横梁B 1
‑
6。
[0037]缓冲套筒2
‑
1,壳体2
‑
2,缓冲弹簧2
‑
3,制动弹簧2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挂车缓冲刹车装置,包括拖车挂钩装置、挂车架装置、液压刹车装置,所述的拖车挂钩装置,包括拖车挂钩,拖车挂钩与拖车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的挂车架装置,包括拖车轴、拖车轴回位弹簧、挂车架、框架横梁;所述的液压刹车装置,包括制动杆、液压泵、刹车盘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缓冲装置,所述的弹簧缓冲装置包括壳体、缓冲套筒、缓冲弹簧、制动弹簧、制动销;所述的拖车轴是前端设置有圆通孔,后端为圆柱体,圆通孔与拖车挂钩活动配合连接,拖车轴后端与框架横梁A、框架横梁B轴向滑动连接;所述的框架横梁依次分为:框架横梁A、框架横梁B、框架横梁C、框架横梁D,并依次与拖车架固定连接,框架横梁A中间开孔,框架横梁A的孔与拖车轴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框架横梁B中间开孔,框架横梁B的孔与拖车轴轴向滑动配合连接;框架横梁C中间开孔,框架横梁C的孔与壳体固定连接;框架横梁D中间开孔,液压泵与框架横梁D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缓冲装置是在拖车轴后端与制动杆之间设置弹簧缓冲装置;所述的拖车架为矩形结构,拖车轴前端圆孔与拖车挂钩活动配合连接,拖车架与挂车底盘固定连接;拖挂车刹车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卫达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