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的
,具体为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
[0003]现有的山茶油过滤操作一般都是操作工人将山茶油倒入过滤腔中设置的过滤网筛上,现公开的专利文件:一种山茶油深加工用循环过滤装置,申请号为CN201822175443.0,该装置的过滤网筛会将油液与滤渣进行分离,但是长时间的过滤操作会使得滤渣堆积在过滤网筛的表面,滤渣堆积过多就会需要操作工人来清理滤渣,费时费力,并且滤渣中还会存在一定的油液,现有过滤操作并不能对滤渣中的油液进行二次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具备过滤效果好、避免滤渣堆积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油口(2),腔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3),过滤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4),清理机构(4)用于对过滤机构(3)表面堆积的滤渣进行清扫,腔体(1)的内部设置有挤压机构(5),挤压机构(5)用于对清扫后的滤渣进行挤压,腔体(1)的腔壁安装有循环机构(6),腔体(1)的侧面卡接有封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支撑架(31)、阀门(32)、支撑柱(33)、连接杆(34)、环状支撑架(35)、锥状过滤网(36)和管状过滤网(37),支撑架(31)固定连接在腔体(1)底部腔壁的内侧,支撑架(3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油口,阀门(3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1)的底部,支撑柱(33)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1)的顶部,连接杆(34)固定连接在支撑柱(33)的外部,连接杆(3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支撑柱(33)的侧面,环状支撑架(3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4)远离支撑柱(33)的一端,锥状过滤网(36)的一侧卡接在支撑柱(33)的侧面,锥状过滤网(36)的另一侧卡接在环状支撑架(35)的外部,管状过滤网(37)的一侧卡接在环状支撑架(35)的外部,管状过滤网(37)的另一侧卡接在腔体(1)的内底部,支撑柱(33)位于管状过滤网(37)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清理滤网滤渣的山茶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电机(41)、转轴(42)、搅拌杆(43)和清理刷(44),电机(41)固定安装在腔体(1)的顶部,转轴(42)的一端与电机(41)连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波,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仁寿创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