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三芯电缆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与缺陷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流三芯电缆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与缺陷定位方法,属于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三芯电缆长期掩埋在地下,工作中常常由于力、热、电、环境等因素作用导致其绝缘层、护套等部件发生受潮、老化、腐蚀,引发电缆故障,因此,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开展配电网三芯电缆缺陷检测与定位研究意义重大。
[0003]对于三芯电缆而言,其三相缆芯的金属护套直接紧密接触,此外还有铠装层存在,正常情况下采用双端接地方式运行。由于缆芯与金属护套以及铠装层之间的强电磁耦合关系,因此运行中的三芯电缆接地线中会存在感应环流。除此之外,接地线中还包含电容电流。若电缆绝缘受损,接地线中还会有较大的泄漏电流。一般来说,电容电流相对其他两种成分较小,可忽略不计。
[0004]目前电缆的故障测距方法主要针对中、高压单芯电缆,三芯电缆的故障测距方法较少且大都为离线检测。三芯电缆的结构复杂,现有单芯电缆故障定位方法不适用于三芯电缆。因此,研究一种安全、可靠的三芯电缆缺陷带电检测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三芯电缆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与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同步获取运行电缆两端接地电流信号;步骤2:对两端接地线中的电流进行矢量相加去除感应环流,设定一缺陷阈值α,当矢量和有效值大于α认为电缆存在缺陷;步骤3:对缺陷电缆两端接地电流矢量和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各次谐波与基波幅值比I
Bi
,设定一幅值比阈值β,记录幅值比I
Bi
超过β的谐波次数r;步骤4:若r不唯一,调用电缆正常工况下的两端接地电流数据并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各次谐波与基波幅值比I
Ni
,筛选出I
Ni
中r次谐波下最小值,记录该次谐波;步骤5:分别对两端接地电流进行频谱分析,结合步骤3、4确定的谐波次数,得出用于定位的两端电流谐波分量;步骤6:对缺陷状况下三芯电缆电路进行分析得到包含各部分电阻以及缺陷距离、两端电流的关系式,将步骤5计算的两端电流谐波分量代入公式对电缆缺陷进行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三芯电缆泄漏电流带电检测与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关系式如下:在于:步骤6中的关系式如下:式中:r
T
为单位长度金属屏蔽层等效电阻,r
K
为单位铠装层等效电阻,L为电缆线路全长,x为缺陷点距电缆首端距离,r
i
、r2分别为首末两端接地电阻,I
i
和I
e
分别代表首末两端接地电流。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奕夫,朱俊伟,何锋,陈石川,黄汉权,陈雪,孔举,赵岩,闫枭虎,郑书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