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塞、变速器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66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塞、变速器以及车辆,通气塞包括:阀座组件,阀座组件内形成有通道和腔室,腔室的侧壁设置有通气槽和防负压槽;阀片组件,阀片组件具有密封位置、通气位置和防负压位置,阀片组件处于密封位置时,阀片组件位于通气槽和防负压槽之间或位于通气槽上方,阀片组件处于通气位置时,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通气槽的径向内侧,以使通气槽导通,阀片组件处于防负压位置时,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防负压槽的径向内侧,以使防负压槽导通。由此,可以解决外部气压低,油被吸出产生的漏油问题,以及可以解决可以解决内部产生负压,油封吸水问题,可以提高变速器的安全性。可以提高变速器的安全性。可以提高变速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塞、变速器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气塞、变速器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漏油、进水是一个常规但是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变速器漏油会造成用户的抱怨,变速器进水会影响变速器寿命和安全性。
[0003]相关技术中,通气塞根据其结构可以分为常开式和常闭式,目前市场上手动变速器多为常闭式结构,即靠弹簧和阀保持一定开启压力值,油气压力到了,阀体就会开启,进行通气。但是,当变速器涉水时快速冷却,内部压强迅速降低,里面会产生负压,负压会造成油封处吸水,造成油液乳化,离合器闯动,轴齿生锈;当快速通过通道时,外界产生负压,变速器里的油就会被吸出去,造成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气塞,该通气塞可以解决吸水和漏油的问题。
[0005]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变速器。
[0006]本技术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0007]根据本技术的通气塞,包括:阀座组件,所述阀座组件内形成有通道和腔室,所述通道连通在所述腔室的下方,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通气槽和防负压槽,所述通气槽位于所述防负压槽的上方;阀片组件,所述阀片组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阀片组件具有密封位置、通气位置和防负压位置,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位于所述通气槽和所述防负压槽之间或位于所述通气槽上方,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通气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所述通气槽的径向内侧,以使所述通气槽导通,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防负压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所述防负压槽的径向内侧,以使所述防负压槽导通。
[0008]由此,根据本技术的通气塞,通过在腔室的侧壁上对应设置通气槽和防负压槽,可以在保证变速器正常通气和时限常闭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解决外部气压低,油被吸出产生的漏油问题,以及可以解决可以解决内部产生负压,油封吸水问题,可以提高变速器的安全性。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阀片组件包括:阀片和弹性件,所述阀片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片和阀座组件之间,以为所述阀片提供弹性力。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腔室内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阀片和所述阀座组件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阀座组件在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阀片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柱的底部形成有限位台,所述阀片选择性地与所述限位台抵接配合;或所述腔室的底壁形成有与所述导向柱间隔的限位台,所述阀片选择性地与所述限位台抵接配合。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阀片的厚度为d1,所述通气槽的宽度为d2,所述防负压槽的宽度为d3,d1、d2和d3满足关系式:d1<d2≤d3。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通气槽为环形,或所述通气槽为多个且为弧形,多个所述通气槽在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防负压槽为环形,或所述防负压槽为多个且为弧形,多个所述防负压槽在周向上间隔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阀座组件包括:阀座和防尘帽,所述阀座内形成有所述通道,所述阀座的顶部敞开设置,所述防尘帽设置于所述阀座的顶部且与所述阀座共同形成所述腔室。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变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的通气塞,所述阀座组件设置于所述排气孔处,所述通道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
[0017]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变速器。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塞的正视图;
[0021]图2是沿图1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塞的仰视图;
[0023]图4是沿图3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通气塞;
[0026]10、阀座组件;11、阀座;12、防尘帽;13、通道;14、腔室;15、通气槽;16、防负压槽;17、导向柱;18、限位台;
[0027]20、阀片组件;21、阀片;2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0029]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塞100,该通气塞100用于变速器中,用于为变速器排气,实现变速器内的气压调节。
[0030]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通气塞100,包括:阀座组件10和阀片组件20,阀座组件10内形成有通道13和腔室14,通道13连通在腔室14的下方,通道13可以将变速器的内部空间与腔室14连通。腔室14的侧壁设置有通气槽15和防负压槽16,通气槽15位于防负压槽16的上方,阀片组件20可以运动地设置于腔室14内。也就是说,腔室14的侧壁上并不是光滑面,而是设置了凹槽,凹槽分别为通气槽15和防负压槽16,通气槽15可以起到通
气作用,即连通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和外界空间进行通气,防负压槽16可以起到防负压作用,即连通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和外界空间进行压力调节。
[0031]具体地,阀片组件20具有密封位置、通气位置和防负压位0置,阀片组件20处于密封位置时,阀片组件20位于通气槽15和防负压槽16之间或位于通气槽15上方,例如,当变速器内外压力差不超过特定值时,阀片组件20位于通气槽15和防负压槽16之间时,此时通气塞100处于关闭状态。又如,当车辆通过隧道,外部产生负压时,阀片组件20会越过通气槽15被吸附到通气槽15的上方,此时阀片组件20与阀座组件10的顶壁相配合,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和外界空间不再进行气体交换,从而防止变速器内部油液被吸出去,造成漏油。
[0032]阀片组件20处于通气位置时,阀片组件20对应地位于通气槽15的径向内侧,以使通气槽15导通。例如,当变速器内部的压力比外界的压力大于限定值时,阀片组件20在内压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当阀片组件20到达通气槽15时,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和外界空间连通,变速器内部的压力气体从通气槽15处排出,实现了通气的功能。
[0033]阀片组件20处于防负压位置时,阀片组件20对应地位于防负压槽16的径向内侧,以使防负压槽16导通。例如,当车辆涉水,变速器急剧冷却时,内部压力减小,产生负压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塞,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组件,所述阀座组件内形成有通道和腔室,所述通道连通在所述腔室的下方,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通气槽和防负压槽,所述通气槽位于所述防负压槽的上方;阀片组件,所述阀片组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阀片组件具有密封位置、通气位置和防负压位置,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位于所述通气槽和所述防负压槽之间或位于所述通气槽上方,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通气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所述通气槽的径向内侧,以使所述通气槽导通,所述阀片组件处于所述防负压位置时,所述阀片组件对应地位于所述防负压槽的径向内侧,以使所述防负压槽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组件包括:阀片和弹性件,所述阀片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片和阀座组件之间,以为所述阀片提供弹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腔室内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弹性件均设置于所述阀片和所述阀座组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在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阀片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飞王旭东刘晓珊李盛昌王玲王立强盛荣鑫王帅于步凡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