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滤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5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滤器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吸滤器包括壳体、隔板、喷油组件和过滤件,壳体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和排气结构;隔板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腔和下腔,隔板上设有过油孔,出油口位于壳体的下腔,排气结构位于上腔;喷油组件位于壳体内,与进油口连接,且喷油组件的喷油端位于上腔内,并朝向上腔的顶部或侧壁设置;过滤件设在下腔内,且位于出油口与隔板之间,用以对经过过油孔的油液进行过滤。车辆包括上述的吸滤器。本技术能够在对油液过滤的同时能够实现油气分离,避免使得电子泵不会吸入大量的气体,从而避免电子泵吸空,并降低泵送压力波动,能够保证供油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滤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平铺式的吸滤器(自动变速器吸入式滤油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滤器,由o形圈、上盖、下盖、滤纸、磁铁、衬套等零部件组成,其作用主要为过滤油液。在正常工作时,变速器油泵运转,吸滤器出油口处产生负压,使油液从吸滤器的吸油口进入吸滤器内部,油液在吸滤器内部经滤纸过滤后,从出油口流出经油泵驱动进入液压系统。

2、但是这种平铺式的吸滤器在使用性能和可靠性上还存在一定问题。现有的平铺式吸滤器,一旦从进油口处泵入混有气体的油液,则气体无法被排出,而且为节省高度方向空间,滤纸多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对从进油口进入的气泡打散效果差,使得出油口处容易聚集大气泡,一旦大气泡被出油口上的电子泵吸入,容易使得电子泵吸空,进而使得泵送压力波动,导致供油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滤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气泡打散效果差,使得大气泡容易从出油口流出,并存在油泵吸空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为拱形板,所述过油孔(21)位于所述隔板(20)的中部或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隔板(20)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隔板(20)与连接部通过焊接、卡接或压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上腔顶部设有弧形顶结构,所述喷油组件(30)的喷油端朝向所述上腔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设有弧形顶盖(14),所述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为拱形板,所述过油孔(21)位于所述隔板(20)的中部或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中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隔板(20)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隔板(20)与连接部通过焊接、卡接或压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上腔顶部设有弧形顶结构,所述喷油组件(30)的喷油端朝向所述上腔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顶部设有弧形顶盖(14),所述弧形顶盖(14)位于所述上腔内的部分为所述弧形顶结构,所述进油口(11)和所述排气结构(13)均设在所述弧形顶盖(14)上。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吸滤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