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在河道内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分隔出有氧处理段和无氧处理段,同时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以及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可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村污染河道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近9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每年有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附近的水体,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愈加恶化,形成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
[0003]目前,国内外处理面源污染主要采用人工湿地法、稳定塘法以及土地过滤法等。人工湿地法是国内外推广利用多年的治理污染的技术,目前主要是表面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这种技术处理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大,构建成本高。稳定塘法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处理时间较长等缺点。土地过滤法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土壤
‑
植物系统的一系列过程进行处理,相对于其他技术具有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力负荷低、处理能力差以及占地面积大。以上方法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而且难以针对农村污染河道,由于河道较长,走向复杂,很难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并能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在河道内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分隔出有氧处理段和无氧处理段,同时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以及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可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0006]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0007](1)在河道内沿河道上游1至河道下游2的方向上嵌入第一挡水板 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所述第一挡水板4与第二挡水板5之间形成有氧处理段7,所述第二挡水板5与第三挡水板6之间形成无氧处理段8;
[0008](2)在岸堤3外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 12,所述第一回流沟1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沟12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无氧处理段8的前端连通;
[0009](3)所述无氧处理段8的表面以悬浮块13密封;
[0010](4)用水泵抽取有氧处理段7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浓缩并活化后得到活化污泥,将得到的活化污泥通过第一回流沟11排入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
[0011](5)用水泵抽取无氧处理段8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10,浓缩后通过第二回流沟12排入无氧处理段8的前端;
[0012](6)上述第(4)步与第(5)步间歇操作。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均可升降调节。
[0014]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处理塘10底部安装鼓气装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中间以横隔板9贯穿,并将河道、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 分成两部分;所述两个岸堤3外均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 和第二回流沟12;所述第一挡水板4、第二挡水板5、第三挡水板6被横隔板9分成的两部分可独立进行升降调节。
[0016]进一步的,所述悬浮块1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箱体,所述悬浮块13 的顶部为顶板14,所述悬浮块13的底部为底板15,所述顶板14和底板 15通过支撑柱16与密封块17连接;所述顶板14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顶部净水槽18,所述底板15与密封块17之间形成底部净水槽19。
[0017]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4为镂空板。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5的表面粗糙。
[001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5底部连接旋板20。
[0020]进一步的,净水植物通过顶板种植在顶部净水槽18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净水植物为狐尾草。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在河道内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分隔出有氧处理段和无氧处理段,同时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以及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可逐级逐段处理污染河道,而且无需将河水统一引流然后集中处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率高,并能灵活适应河道走向,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有效治理;
[0024]2、添加横隔板后,并将河道分成两部分,通过以其中一部分河道继续流通河水,另一部分河道则进行污染处理,可使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水流较快或水流量较大的河道,提升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0025]3、无氧处理段的表面以悬浮块密封,可提供无氧环境;悬浮块底部净水槽则可附着厌氧菌处理污水,顶部净水槽种植净水植物以消耗N、P,实现对农村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
[0026]4、循环处理塘中处理后的污泥可集中转运至田地进行填肥;
[0027]5、本专利技术立足于河道治理必须兼顾河水治理和污泥治理,使河道整体净化:以河底污泥为原始活性污泥进行活化、浓缩,然后分散在河水中进行处理,不仅能同时治理河水和污泥,而且能达到清理河底污泥、疏通河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态沟塘布置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河道的剖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悬浮块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
‑
河道上游,2
‑
河道下游,3
‑
岸堤,4
‑
第一挡水板,5
‑
第二挡水板,6
‑
第三挡水板,7
‑
有氧处理段,8
‑
无氧处理段,9
‑
横隔板,10
‑ꢀ
循环处理塘,11
‑
第一回流沟,12
‑
第二回流沟,13
‑
悬浮块,14
‑
顶板, 15
‑
底板,16
‑
支撑柱,17
‑
密封块,18
‑
顶部净水槽,19
‑
底部净水槽,20
‑ꢀ
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在枯水期时选择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闸上村500m河道,其利用本专利技术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进行河道治理,其主要工程如下:
[0034]第一步:在岸堤3外挖设循环处理塘10、第一回流沟11和第二回流沟12,第一回流沟11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10、有氧处理段7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1)在河道内沿河道上游至河道下游的方向上嵌入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之间形成有氧处理段,所述第二挡水板与第三挡水板之间形成无氧处理段;(2)在岸堤外挖设循环处理塘、第一回流沟和第二回流沟,所述第一回流沟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有氧处理段的前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流沟的两端分别与循环处理塘、无氧处理段的前端连通;(3)所述无氧处理段的表面以悬浮块密封;(4)用水泵抽取有氧处理段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浓缩并活化后得到活化污泥,将得到的活化污泥通过第一回流沟排入有氧处理段的前端;(5)用水泵抽取无氧处理段下游污泥至循环处理塘,浓缩后通过第二回流沟排入无氧处理段的前端;(6)上述第(4)步与第(5)步间歇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第三挡水板均可升降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处理塘底部安装鼓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态沟塘治理农村污染河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蕾,刘文欢,徐琦勇,金芳,陈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