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利用第一加工装置(2A)加工玻璃板(G)的端面(ES);以及第二加工工序,在第一加工工序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2B)加工玻璃板(G)的端面(ES)。第二加工装置(2B)的位置调整机构(8B)以仿照第一加工工序中的第一加工装置(2A)的第一加工具(5A)的位置的方式调整第二加工工序中的第二加工装置(2B)的第二加工具(5B)的切入位置。入位置。入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玻璃板的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中作为基板、罩玻璃而使用玻璃板。在该玻璃板的制造中,进行从大型的玻璃原板(成形原板)切出一张或者多张玻璃板的处理。由此,能够取得希望尺寸的玻璃板。
[0003]另一方面,有时在从玻璃原板切出了的玻璃板的端面存在微小的损伤(缺陷)。当在玻璃板的端面存在损伤时,从该损伤产生破裂等。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例如对玻璃板的端面实施磨削加工(粗加工)、研磨加工(精加工)。
[0004]作为用于这种加工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备支承加工具的支承构件(臂构件)以及使支承构件产生加工具按压玻璃板的端面的力的按压机构(伺服机构)的加工装置。
[0005]在该加工装置中,支承构件的一端部将加工具支承为能够旋转。支承构件的另一端部与按压机构连结。支承构件的中途部被支承轴构件支承。支承构件通过以支承轴构件为中心(轴)进行转动,从而变更其姿态。
[0006]按压机构具备与支承构件的另一端部连结的连杆机构以及驱动该连杆机构的伺服马达。按压机构通过利用伺服马达驱动连杆机构,从而以加工具对玻璃板的端面的按压力成为恒定的方式控制支承构件的姿态(转动角度)。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
300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在上述的加工装置中,通过利用支承构件以及按压机构将加工具的按压力维持为恒定,从而能够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
[0012]然而,利用按压机构对加工具赋予的按压力严格来说根据加工具的位置而变动。例如,若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按压机构,则即使使伺服马达的转矩为恒定,对加工具赋予的按压力也根据支承构件的姿态(转动角度)而变化。因此,例如,在切断中玻璃板的尺寸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在由加工具进行的加工时玻璃板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难以高精度控制由按压机构带来的加工具的按压力。在该情况下,按压力变动,有可能加工量过大或者不足。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技术课题在于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5]本专利技术为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利用第一加工装置加工玻璃板的端面;以及第二加工工序,在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备:第一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以及第一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一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备:第二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第二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二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以及位置调整机构,其通过使所述第二按压机构移动从而变更所述第二加工具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的切入位置,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以仿照所述第一加工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加工具的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加工工序中的所述第二加工具的所述切入位置。
[0016]根据该结构,与第一加工工序中的第一加工具的切入位置相应地,利用位置调整机构调整第二加工具的切入位置(第二按压机构的位置),从而能够与玻璃板的端面的形状、位置相应地使第二按压机构向优选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将由第二按压机构对第二加工具赋予的按压力设为恒定,能够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
[0017]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按压机构具备: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第二加工具,并且通过绕规定的轴转动从而变更该支承构件的姿态;连杆机构,其与所述支承构件连结;以及伺服马达,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
[0018]在具备支承构件以及连杆机构的第二按压机构中,容易根据支承构件的姿态(转动角度)使对第二加工具赋予的按压力变化。若对这种第二按压机构应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的效果进一步变得显著。
[0019]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以使所述支承构件的姿态恒定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加工具的所述切入位置。
[0020]根据该结构,通过由位置调整机构进行的第二加工具的切入位置的调整,从而支承构件的姿态变得大致恒定,因此能够将最适合于加工玻璃板的端面的按压力赋予第二加工具。例如,在以往支承构件的姿态(转动角度)的变动为
±2°
程度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支承构件的姿态(转动角度)的变动设为
±
0.7
°
程度。
[0021]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加工工序以及所述第二加工工序中,使所述第一加工具以及所述第二加工具相对于所述玻璃板沿着规定的进给方向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加工玻璃板的端面整体。
[0022]本专利技术为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种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备:第一加工装置,其加工玻璃板的端面;第二加工装置,其对被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加工了的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加工;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备:第一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以及第一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一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备:第二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第二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二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以及位置调整机构,其通过使所述第二按压机构移动从而变更所述第二加工具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的切入位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使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动作,从而以仿照所述第一加工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加工具的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加工装置中的所述第二加工具的所述切入位置。
[0023]根据该结构,与第一加工装置中的第一加工具的切入位置相应地,利用控制装置以及位置调整机构调整第二加工具的切入位置(第二按压机构的位置),从而能够与玻璃板的端面的形状、位置相应地使第二按压机构向优选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将由第二按压机构对第二加工具赋予的按压力设为恒定,能够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希望的加工量加工玻璃板的端面。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2是图1的II
‑
II向视线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0028]图3是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0029]图4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俯视图。
[0030]图5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
[0032]图1至图3示出在本方法中使用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制造装置1具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利用第一加工装置加工玻璃板的端面;以及第二加工工序,在所述第一加工工序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具备:第一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以及第一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一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具备:第二加工具,其加工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第二按压机构,其对所述第二加工具赋予对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进行按压的按压力;以及位置调整机构,其通过使所述第二按压机构移动从而变更所述第二加工具相对于所述玻璃板的所述端面的切入位置,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以仿照所述第一加工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加工具的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第二加工工序中的所述第二加工具的所述切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按压机构具备: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第二加工具,并且通过绕规定的轴转动从而变更该支承构件的姿态;连杆机构,其与所述支承构件连结;以及伺服马达,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进藤宏佳,茗原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