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形化泵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3
一种薄形化泵浦包含一外壳、一转子组及一定子组。外壳具有一底面、一下液流空间、一上液流空间及一储水空间。上液流空间较下液流空间远离底面。上液流空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下液流空间与储水空间。转子组包含一叶轮及一磁性体。叶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并位于下液流空间。磁性体装设于叶轮。定子组装设于外壳,并用以与转子组的磁性体相对应而带动转子组相对外壳转动。外壳转动。外壳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形化泵浦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泵浦,特别是一种薄形化泵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效能日渐增强,其内部所设置的电子元件于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避免电子元件的运作温度超过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故电子元件上一般会设置散热鳍片,以通过热散鳍片来带走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能。不过,由于散热鳍片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效率有限,故目前有厂商将散热鳍片改成散热效果较佳的水冷系统,以增强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能。水冷系统一般是包含一水冷排、一水冷板及一泵浦。水冷排与水冷板相互连通,并通过泵浦驱使水冷排与水冷板内部的流体构成一冷却循环。水冷板装设于处理器等发热源,并将吸收到的热量通过流体传递至水冷排进行散热。
[0003]由于目前电子设备的诉求为轻薄短小,故若为了迎合轻薄短小的诉求而将泵浦的体积缩小,则会牺牲掉泵浦的性能(如扬程)。反之,若为了泵浦的性能而增加泵浦的体积,则又会与目前轻薄短小的趋势背道而行。此外,泵浦一般会搭配水箱使用,以避免气泡流经泵浦的叶轮而造成噪音,但若为了迎合轻薄短小的诉求而省去水箱的设置,则会牺牲掉水冷系统整体的品质。反之,若为了水冷系统的品质而增加水箱的设置,则又会与目前轻薄短小的趋势背道而行。
[0004]因此,如何兼顾电子设备的体积轻薄化与水冷系统的品质,则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薄形化泵浦,借以兼顾电子设备的体积轻薄化与水冷系统的品质。
[0006]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薄形化泵浦包含一外壳、一转子组及一定子组。外壳具有一底面、一下液流空间、一上液流空间及一储水空间。上液流空间较下液流空间远离底面。上液流空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下液流空间与储水空间。转子组包含一叶轮及一磁性体。叶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并位于下液流空间。磁性体装设于叶轮。定子组装设于外壳,并用以与转子组的磁性体相对应而带动转子组相对外壳转动。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具有一外环面、一入水通道及一出水通道,该外环面连接于该底面,该入水通道与该出水通道的一端位于该外环面,且该入水通道连通该储水空间,以及该出水通道连通该下液流空间。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密封塞,该外壳具有一补水孔,该补水孔连通该储水空间,该密封塞可分离地塞住该补充孔。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具有一第一连通孔及一第二连通孔,该上液流空间通过该第一连通孔连通该储水空间,该上液流空间通过该第二连通孔连通该下液流空间,该上液流空间靠近该第二连通孔的一侧与该底面的距离大于该上液流空间靠近该第
一连通孔的一侧与该底面的距离。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叶轮包含一第一叶片体及一第二叶片体,该第一叶片体及该第二叶片体相叠,该磁性体设置于该第一叶片体及该第二叶片体之一。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包含一壳体、一流道底座、一密封上盖及一密封下盖,该底面、该下液流空间、该上液流空间及该储水空间位于该壳体,该流道底座设置于该壳体,并封闭该下液流空间,该密封上盖设置于该壳体,并封闭该下液流空间,该密封下盖设置于该壳体,并封闭该储水空间。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流道底座具有多个容置凹槽,该定子组包含一定子驱动板及多个定子线圈,该定子驱动板承靠于该流道底座,所述多个定子线圈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该定子驱动板,所述多个定子线圈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容置凹槽内。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第一密封环及一第二密封环,该第一密封环夹设于该壳体与该密封上盖之间,该第二密封环夹设于该壳体与该密封下盖之间。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定子线圈的铁心略呈现哑铃状,而绕线位于该铁心较细的颈部位置,并利用表面贴着技术(SMT)设置于该定子驱动板上。
[001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薄形化泵浦,由于冷却液流经叶轮所在的下液流空间前,会先流过储水空间,故能够通过储水空间来消除冷却液中的气泡,并待气泡消除后再让冷却液流入下液流空间。如此一来,将能够避免气泡或空气流入下液流空间,而降低叶轮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再者,在薄形化泵浦增加储水空间等同于将传统的独立水箱与传统薄形化泵浦的功能整合。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薄形化泵浦同时具体传统泵浦的功能与水箱的功能。若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较狭小的而无法设置独立的水箱时,则可改设置本实施例的薄形化泵浦,以兼顾水箱的功能。由于在不增加额外体积的情况下,薄形化泵浦自身即兼顾水箱的功能,故能够兼顾电子设备的体积轻薄化与水冷系统的品质。
[0016]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薄形化泵浦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薄形化泵浦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10:薄形化泵浦
[0025]100:外壳
[0026]110:壳体
[0027]111:底面
[0028]112:顶面
[0029]113:外环面
[0030]120:流道底座
[0031]121:容置凹槽
[0032]130:密封上盖
[0033]140:密封下盖
[0034]200:转子组
[0035]210:第一叶片体
[0036]220:第二叶片体
[0037]230:磁性体
[0038]300:定子组
[0039]310:定子驱动板
[0040]320:定子线圈
[0041]400:密封塞
[0042]510:第一密封环
[0043]520:第二密封环
[0044]Su:下液流空间
[0045]Sd:上液流空间
[0046]Sw:储水空间
[0047]Si:入水通道
[0048]So:出水通道
[0049]O1:第一连通孔
[0050]O2:第二连通孔
[0051]O3:补水孔
[0052]A~F:方向
[0053]D1、D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54]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薄形化泵浦1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0055]本实施例的薄形化泵浦10包含一外壳100、一转子组200及一定子组300。外壳100包含一壳体110、一流道底座120、一密封上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形化泵浦,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壳,具有一底面、一下液流空间、一上液流空间及一储水空间,该上液流空间较该下液流空间远离该底面,该上液流空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通该下液流空间与该储水空间;一转子组,包含一叶轮及一磁性体,该叶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并位于该下液流空间,该磁性体装设于该叶轮;以及一定子组,装设于该外壳,并用以与该转子组的该磁性体相对应而带动该转子组相对该外壳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泵浦,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外环面、一入水通道及一出水通道,该外环面连接于该底面,该入水通道与该出水通道的一端位于该外环面,且该入水通道连通该储水空间,以及该出水通道连通该下液流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泵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密封塞,该外壳具有一补水孔,该补水孔连通该储水空间,该密封塞可分离地塞住该补充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化泵浦,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第一连通孔及一第二连通孔,该上液流空间通过该第一连通孔连通该储水空间,该上液流空间通过该第二连通孔连通该下液流空间,该上液流空间靠近该第二连通孔的一侧与该底面的距离大于该上液流空间靠近该第一连通孔的一侧与该底面的距离。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秋余林文贤陈文宏宋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