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弯角连接件,包括基体块和转角保护块,所述基体块的剖面为“Ê”形,所述转角保护块设置在基体块中段转折角的外围且其外部转折角设置圆弧过渡,所述基体块内部开有剖面为“Ê”形的上下通槽,所述上下通槽内设置有尺寸匹配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硬度大于基体块的硬度,所述基体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倒刺形棘齿,所述基体块和转角保护块通过上下两颗螺丝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弯角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加强块,使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稳固,不易弯曲变形,有效保护光伏面板;基体块插入铝合金边框中的难度低,边框和连接件锁紧后难脱离;铝合金边框组装完成后产生的转角圆润不锋利。组装完成后产生的转角圆润不锋利。组装完成后产生的转角圆润不锋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角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是一种弯角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视并投入很大经费发展的领域,近些年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迅猛,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所以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量在持续增加,相应的光伏组件产品需求量也倍增,其中边框是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护组件和方便组件的安装固定,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才能保证光伏组件在强风、暴雨、大雪等恶劣环境下不会受损,此外还需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因此铝合金材质的是较佳选择,而其中以6005和6063铝合金材质的使用居多,铝合金边框在拼装时需要通过弯角连接件连接,如果弯角连接件的强度不足,必然会使光伏组件易受损,此外现有的弯角连接件还存在安装不方便以及与边框组装后形成的边框转角过于锋利容易划伤人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边框组装用的弯角连接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弯角连接件,包括基体块和转角保护块,所述基体块的剖面为“Ê”形,所述转角保护块设置在基体块中段转折角的外围且其外部转折角设置圆弧过渡;
[0006]所述基体块内部开有剖面为“Ê”形的上下通槽,所述上下通槽内设置有尺寸匹配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硬度大于基体块的硬度,所述基体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倒刺形棘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块和转角保护块通过上下两颗螺丝连接,所述螺丝穿过转角保护块上开有的通孔并与基体块上对应位置开有的螺孔旋接,所述螺丝为沉头螺丝。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块(1)的两端为竖直设置的圆弧板,越接近基体块的末端,圆弧板的厚度逐渐缩小。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与基体块的上下高度相等,所述加强块的厚度不超过基体块厚度的二分之一。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块内外侧面均设置棘齿,所述棘齿设置在接近圆弧板的区域,其齿尖偏向基体块中段转折角的一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角保护块的上下高度大于基体块的上下高度。
[0012]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弯角连接件安装方便、实用性强,在基体块的内部设置高强度复合加强块,使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成品稳固,不易弯曲变形,有效保护内部的光伏面板;圆弧板的设计大大减少了基体块插入铝合金边框中的难度;在基体块的内外侧面均设置棘齿,使得边框和连接件锁紧后难脱离;通过设置转角保护块使铝合金边框组装产生的转角变得圆润不锋利,不易对生产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在制造、运输和安装的过程
中也不易磕碰划伤其它物体。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A
‑
A向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
‑
基体块;1a
‑
上下通槽;1b
‑
加强块;1c
‑
棘齿;1d
‑
圆弧板;2
‑
转角保护块;3
‑
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图5所示,一种弯角连接件,包括基体块1和转角保护块2,所述基体块1为一体成型且垂直相接的两块板,其剖面为“Ê”形,转角保护块2设置在基体块1中段转折角的外围且其外部转折角设置圆弧过渡,圆弧过渡角的设置用以使铝合金边框拼接出的转角变得圆润不锋利;基体块1内部开有剖面为“Ê”形的上下通槽1a,上下通槽1a内设置有尺寸匹配的加强块1b,加强块1b的硬度大于基体块1的硬度,基体块1优选为铝合金,加强块1b优选为钢材,它的成本低廉且硬度大于边框材质,加强块1b与基体块1的上下高度相等,加强块1b的厚度不超过基体块1厚度的二分之一,衬在基体块1的中层,显著增加其强度,最终使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成品稳固,不易弯曲变形,有效保护内部的光伏面板。
[0023]具体参阅图2和图3,基体块1的两端为竖直设置的圆弧板1d,越接近基体块1的末端,圆弧板1d的厚度逐渐缩小,圆弧形结构再结合厚度逐渐减小的设计,大大减少了基体块1插入铝合金边框中的难度,提高生产或施工效率。
[0024]基体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以增加摩擦力的倒刺形棘齿1c,棘齿1c在基体块1的内外侧面均有设置,棘齿1c设置在接近圆弧板1d的区域,其齿尖偏向基体块1中段转折角的一侧,当基体块1插入铝合金边框中时,棘齿1c的设置有效增加了连接件和铝合金边框之间的摩擦力。
[0025]基体块1和转角保护块2通过上下两颗螺丝3连接,螺丝3穿过转角保护块2上开有的通孔并与基体块1上对应位置开有的螺孔旋接,螺丝3为沉头螺丝,一般的螺丝头部会突出在被连接物表面上部,使表面不平整,而沉头螺丝则可以沉到表面下,使表面平整,显而
易见的,转角保护块2需要在沉头相应位置钻沉孔来配合,最终实现光伏组件边框转角处的上下表面平整。
[0026]详细如图5所示,转角保护块2的上下高度大于基体块1的上下高度,基体块1的两边分别插入垂直对接的两个铝合金边框中,插入到位后,用工具压或者敲击铝合金边框的内围竖面,使得该处下凹并与内部的基体块1紧密接触,两面棘齿1c的设置则大大增加了接触处的摩擦力,使得边框和连接件锁紧难脱离,接着安装转角保护块2,转角保护块2的上下高度和铝合金边框相等,在转角保护块2的装入位置,铝合金边框需开出大小匹配的豁口以容纳,上述安装步骤完成后,铝合金边框组装产生的转角回变得圆润不锋利,不易对生产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在制造、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也不易磕碰划伤其它物体。
[0027]上述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块(1)和转角保护块(2),所述基体块(1)的剖面为“Ê”形,所述转角保护块(2)设置在基体块(1)中段转折角的外围且其外部转折角设置圆弧过渡;所述基体块(1)内部开有剖面为“Ê”形的上下通槽(1a),所述上下通槽(1a)内设置有尺寸匹配的加强块(1b),所述加强块(1b)的硬度大于基体块(1)的硬度,所述基体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倒刺形棘齿(1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块(1)和转角保护块(2)通过上下两颗螺丝(3)连接,所述螺丝(3)穿过转角保护块(2)上开有的通孔并与基体块(1)上对应位置开有的螺孔旋接,所述螺丝(3)为沉头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铭徽,赵世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