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16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转子包括:轴,在轴向上延伸;转子芯体,具有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芯体冲片部,固定于轴的外周面;以及环状的板件,配置在轴向上相邻的芯体冲片部彼此之间,将轴围住。轴具有:第一轴孔部,在轴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轴孔部,具有向轴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且与第一轴孔部相连。板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具有:第一面,设置于板件的径向内缘部,在周向上延伸;以及第二面,位于比第一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一面和第二面配置成从位于板件的轴向一侧的芯体冲片部向轴向另一侧远离。板件具有:多个板贯穿孔,设置于第二面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板壁部,从第一面中比径向内缘靠近径向外侧的部分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旋转电机,在转子轴设置有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和将制冷剂供给至转子芯体的制冷剂供给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旋转电机,包括制冷剂分配板,所述制冷剂分配板设置有连接转子轴的制冷剂供给部与在转子芯体的内部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芯体内流路的连接流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617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在上述这样的旋转电机中,有时,通过制冷剂分配板供给至各芯体内流路的制冷剂存在波动。因此,供给至一部分的芯体内流路的制冷剂可能较少,可能无法向转子芯体较好地供给制冷剂。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转子、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具有能够抑制经由板件向转子芯体供给的流体不均匀的结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轴,所述轴在轴向上延伸;转子芯体,所述转子芯体具有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芯体冲片部,所述转子芯体固定于所述轴的外周面;以及环状的板件,所述板件配置在轴向上相邻的所述芯体冲片部彼此之间,将所述轴围住。所述轴具有:第一轴孔部,所述第一轴孔部在轴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轴孔部,所述第二轴孔部具有向所述轴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且与所述第一轴孔部相连。所述板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设置于所述板件的径向内缘部,在周向上延伸;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比所述第一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配置成从位于所述板件的轴向一侧的所述芯体冲片部向轴向另一侧远离。所述板件具有:多个板贯穿孔,多个所述板贯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板壁部,所述板壁部从所述第一面中比径向内缘靠近径向外侧的部分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延伸。
[0007]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一个方式包括所述转子以及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地对置的定子。
[0008]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包括所述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的齿轮机构。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经由板件向转子芯体供给的流体变得不均匀。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视图,其是图2中的III

III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的一部分以及板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板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在以下说明中,以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装设在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上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准来规定铅垂方向进行说明。也就是说,以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关于铅垂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至少在驱动装置装设在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上的情况下满足即可。
[0012]在附图中,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适当地表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侧为铅垂方向上侧,

Z侧为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其为供驱动装置装设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为车辆中的前侧,

X侧为车辆中的后侧。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其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为车辆中的左侧,

Y侧为车辆中的右侧。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为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
[0013]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为车辆的后侧,

X侧为车辆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Y侧为车辆的右侧,

Y侧为车辆的左侧。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还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0014]在图中适当表示的中心轴线J是在沿着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假想轴线。更详细而言,中心轴线J1沿与铅垂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围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
[0015]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左侧(+Y侧)相当于“轴向一侧”,右侧(

Y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
[0016]<第一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是装设于车辆且使车轴64旋转的驱动装置。装设有驱动装置100的车辆是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和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00包括旋转电机10、外壳80、齿轮机
构60、流路90。旋转电机10包括能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的转子3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40。关于旋转电机10的上述以外的结构,在后文中描述。
[0017]外壳80收纳旋转电机10和齿轮机构60。外壳80具有马达外壳81和齿轮外壳82。马达外壳81是将转子30和定子40收纳在内部的外壳。马达外壳81与齿轮外壳82的右侧相连。马达外壳81具有周壁部81a、分隔壁部81b和盖部81c。周壁部81a和分隔壁部81b例如是同一单个构件的一部分。盖部81c例如与周壁部81a和分隔壁部81b是分体的。
[0018]周壁部81a是将中心轴线J围住并向右侧开口的筒状。分隔壁部81b与周壁部81a的左侧的端部相连。分隔壁部81b在轴向上将马达外壳81的内部和齿轮外壳82的内部分隔开。分隔壁部81b具有将马达外壳81的内部和齿轮外壳82的内部相连的分隔壁开口81d。在分隔壁部81b保持有轴承34。盖部81c固定于周壁部81a的右侧的端部。盖部81c将周壁部81a的右侧的开口封闭。在盖部81c保持有轴承35。
[0019]齿轮外壳82将齿轮机构60的后述减速装置62以及差动装置63和油O收纳在内部。油O贮存在齿轮外壳82内的下部区域。油O在后述流路90内循环。油O用作冷却旋转电机10的制冷剂。此外,油O用作减速装置62和差动装置63的润滑油。作为油O,例如,为了发挥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功能,优选使用与粘度相对较低的自动变速箱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0020]齿轮机构60与旋转电机10连接,将转子30的旋转传递至车辆的车轴64。本实施方式的齿轮机构60具有与旋转电机1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所述轴在轴向上延伸;转子芯体,所述转子芯体具有在轴向上排列的多个芯体冲片部,所述转子芯体固定于所述轴的外周面;以及环状的板件,所述板件配置在轴向上相邻的所述芯体冲片部彼此之间,将所述轴围住,所述轴具有:第一轴孔部,所述第一轴孔部在轴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轴孔部,所述第二轴孔部具有向所述轴的外周面开口的开口部,且与所述第一轴孔部相连,所述板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设置于所述板件的径向内缘部,在周向上延伸;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位于比所述第一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配置成从位于所述板件的轴向一侧的所述芯体冲片部向轴向另一侧远离,所述板件具有:多个板贯穿孔,多个所述板贯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板壁部,所述板壁部从所述第一面中比径向内缘靠近径向外侧的部分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板壁部对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壁部是将所述轴围住的环状。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是将所述轴围住的环状。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位置是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板贯穿孔彼此之间的周向位置。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面向轴向一侧突出的位置,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隔着台阶在径向上相连,所述板壁部由所述台阶构成。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位于比所述板壁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良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