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正在推进使用无人机(Drone)、无人飞行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等飞行体(以下总称为“飞行体”)的递送服务的实用化。一般被称为多旋翼机的、具备多个螺旋桨的飞行体(以下总称为多旋翼机)不像一般的固定翼机那样需要起降用跑道,因此能够在比较窄的土地上运用,适用于提供递送等运送服务。
[0003]但是,多旋翼机与利用液体燃料的发动机飞行体相比,存在续航距离变短的情况。与拍摄等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飞行的情况不同,在运输用途中,需要长时间、长距离的飞行。鉴于这样的状况,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飞行体,该飞行体沿着电线飞行,能够通过利用着流经电力线路的电力飞行来进行长距离运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
0205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体,其具备保持配送物的搭载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部或所述配送物以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或所述配送物在前后方向上后倾的方式安装于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部或所述配送物以在巡航时所述搭载部或所述配送物大致水平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机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机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更靠前方侧且比升力的产生中心点更靠下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机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更靠后方侧且比升力的产生中心点更靠下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机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更靠后方侧且比升力的产生中心点更靠上侧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于比所述机体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更靠前方侧且比升力的产生中心点更靠上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体,其特征在于:在降落状态或悬停状态下,所述搭载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于与所述机体的前后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阳一,渡边鸣海,堀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隆未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