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线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8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一种分支线耦合器,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一弯折型传输线以及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第一传输线包括第一长条形传输线,第一分支传输线以及第二分支传输线。第一长条形传输线沿着一既定方向延伸,第一分支传输线具有第一狭缝,第二分支传输线具有第二狭缝。第一分支传输线与第二分支传输线相对于一第一轴线呈轴对称关系。第一传输线以及第二传输线相对于与第一轴线正交的第二轴线呈轴对称关系。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位于同侧的端点,而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位于另一侧的端点。的端点。的端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支线耦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耦合器,尤其涉及一种3dB分支线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许多微波电路中,通常使用定向耦合器来解决由分配功率引起的相关问题。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便于携带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则显得越来越重要。分支线耦合器被广泛应用于微波集成电路以及单片集成电路中。传统的分支线耦合器,比如3dB分支线耦合器是由四段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组成。然而,传统分支线耦合器此架构占用相当多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的分支线耦合器结构。
[0004]本申请一实施例揭露一种分支线耦合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及第四端口,分别作为输入端、直通端、耦合端及隔离端;第一传输线,包括:第一长条形传输线,具有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端口的第一第一端以及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端口的第一第二端,上述第一长条形传输线沿着一既定方向延伸;第一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第一端,并具有第一狭缝;第二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第二端,并具有第二狭缝,其中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与上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相对于一第一轴线呈轴对称关系;第二传输线,包括:第二长条形传输线,具有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三端口的第二第一端以及电性连接于上述第四端口的第二第二端,上述第二长条形传输线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第三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第一端,并具有第三狭缝;第四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第二端,并具有第四狭缝,其中上述第三分支传输线与上述第四分支传输线相对于上述第一轴线轴呈轴对称关系;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端口以及上述第四端口之间;以及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端口以及上述第三端口之间。
[000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包括螺旋状分支,上述第一狭缝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之间。
[000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更包括长条形分支,以及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长条形分支之间的第五狭缝。
[000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更包括L形分支,以及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L形分支之间的第五狭缝。
[000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包括第五分支传输线,上述第五分支传输线包括:第五第一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第五第二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以及第五第三分支,连接上述第五第一分支与上述第五第二分支接近上述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的端子。
[000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五分支传输线更包括第五第四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上述第五第四分支接近上述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的端子连接上述第五第三分支。
[00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二弯折型传输线包括第六分支传输线,上述第六分支传输线包括:第六第一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第六第二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第六第三分支,连接上述第六第一分支与上述第六第二分支接近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的端子;以及第六第四分支,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上述第六第四分支接近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的端子连接上述第六第三分支。
[001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传输线以及上述第二传输线相对于与上述第一轴线正交的一第二轴线呈轴对称关系。
[001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分支线耦合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上述第一端口、上述第一传输线以及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上述第二端口、上述第一传输线以及上述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第三连接部,电性连接上述第三端口、上述第二传输线以及上述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第四连接部,电性连接上述第四端口、上述第二传输线以及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
[001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上述第一连接部、上述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三连接部及上述第四连接部为传输线。
[001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分支线耦合器通过第一分支传输线以及第二分支传输线的多分支设计以及在第一弯折型传输线以及第二弯折型传输线加入弯折设计,可以有效减小耦合器的面积。
[0015]相对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分支线耦合器,其性能较好且占用面积较小,非常适合应用于移动通信的产品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分支线耦合器的第一传输线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0019]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两输出端口隔离度S参数仿真曲线图。
[0020]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两输出端口输出相位差异图。
[0021]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两输出端输出幅值差异图。
[0022]图7为传统分支线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传统分支线耦合器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100:分支线耦合器
[0026]C1、C2、C3、C4、C5、C6:曲线
[0027]J1、J2、J3、J4:连接部
[0028]P1:第一端口
[0029]P2:第二端口
[0030]P3:第三端口
[0031]P4:第四端口
[0032]P111、P112:端点
[0033]St11、St12、St21、St22:狭缝
[0034]T1:第一传输线
[0035]T2:第二传输线
[0036]T3:第一弯折型传输线
[0037]T4:第二弯折型传输线
[0038]T11:第一长条形传输线
[0039]T12:第一分支传输线
[0040]T13:第二分支传输线
[0041]T121、T131:螺旋状分支
[0042]T122、T132:长条形分支
[0043]T1210、T1211、T1213、T1215、T1217、T1219、T1221、T1223、T311、T313、T315、T317:分支段
[0044]X、Y:轴线
[004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便于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许多可供应用的专利技术概念,其可以多种特定型式实施。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人员可利用这些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所描述的细节及其他可以利用的结构,逻辑和电性变化,在没有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之下以实施专利技术。
[0047]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是为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及第四端口,分别作为输入端、直通端、耦合端及隔离端;第一传输线,包括:第一长条形传输线,具有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端口的第一第一端以及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端口的第一第二端,上述第一长条形传输线沿着一既定方向延伸;第一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第一端,并具有第一狭缝;第二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第二端,并具有第二狭缝,其中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与上述第二分支传输线相对于一第一轴线呈轴对称关系;第二传输线,包括:第二长条形传输线,具有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三端口的第二第一端以及电性连接于上述第四端口的第二第二端,上述第二长条形传输线沿着上述既定方向延伸;第三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第一端,并具有第三狭缝;第四分支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第二端,并具有第四狭缝,其中上述第三分支传输线与上述第四分支传输线相对于上述第一轴线轴呈轴对称关系;第一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端口以及上述第四端口之间;以及第二弯折型传输线,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二端口以及上述第三端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包括螺旋状分支,上述第一狭缝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第一弯折型传输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更包括长条形分支,以及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长条形分支之间的第五狭缝。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分支传输线更包括L形分支,以及位于上述螺旋状分支与上述L形分支之间的第五狭缝。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线耦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郁智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