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2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由多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通过附加钢筋限位器、附加钢筋网、面筋网和现浇层连接组成;沿相邻两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的拼接缝两侧,在两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上分别间隔设有多个附加钢筋限位器,多根附加钢筋受力筋分别穿过限位环设置在拼接缝两端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面筋网位于附加钢筋网上端,覆盖相邻两个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预制板与现浇层交界面的抗剪强度,有效避免了在受到较大荷载时,拼缝处新旧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从而增强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而增强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而增强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具体涉及一种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度、制备效率、吊装施工效率极大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中采用的叠合板多为出筋叠合板,其制作过程带来的较高成本的同时,难以保证构件质量。而采用不出筋技术的叠合板能够很好避免出筋叠合板在制作、施工吊装过程中的缺陷,但是目前采用的板侧不出筋叠合板在拼缝处的截面的弯矩由混凝土现浇层与附加钢筋承担,但由于附加钢筋与预制板内的受力纵筋的截面高度不一致,且没有有效的搭接,拼缝处传力效率低,易形成薄弱点,这极大限制了叠合板不出筋技术的推广。
[0003]此外,与传统出筋叠合板不同的是,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板与现浇层之间只通过桁架钢筋进行直接连接,并无预制板内的底筋并未伸入现浇层,这导致在受到较大荷载时,附加钢筋与预制板分离,预制板与现浇层无法协同受力,发生叠合面撕裂,从而降低结构承载力。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由多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通过附加钢筋限位器、附加钢筋网、面筋网和现浇层连接组成;沿相邻两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的拼接缝两侧,在两块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上分别间隔设有多个附加钢筋限位器,附加钢筋限位器由限位环和支脚构成,限位环为上端连通下端带开口的结构,支脚连接在开口的两端,两个支脚从开口的两端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支脚设置在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的底筋网上,支脚和限位环下半部分预埋在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内,限位环上半部分伸出预制板上表面至面筋网下端,附加钢筋网由垂直拼接缝的附加钢筋受力筋和平行拼接缝的附加钢筋分布筋组成,附加钢筋受力筋和附加钢筋分布筋分别为多根,间隔设置,多根附加钢筋受力筋分别穿过限位环设置在拼接缝两端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面筋网位于附加钢筋网上端,覆盖相邻两个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现浇层是由浇筑在相邻两个板侧不出筋混凝土预制板和拼缝上,同时也在浇筑在附加钢筋网、面筋网上的混凝土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环为带有开口的圆环形、椭圆环形、矩形或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环的上半部分伸出预制板1上表面的高度大于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钢筋限位器由直径为6mm~12mm的钢筋弯折出两个支脚与一个限位环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附加钢筋限位器的板侧不出筋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王帆赵向东蓝丰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越秀城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