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020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5
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包括有四通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其中,四通阀包括有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其中,通过使用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阀在室内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构成第一支路,使用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的第四电磁阀在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构成第二支路,在压缩机与四通阀之间安装属于常开型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阀,并且,在四通阀与室内换热器之间安装属于常开型的第三电磁阀,实现系统在运行制冷模式接收到制热信号并且四通阀换向失败的时候,使空调正常运行制热模式。使空调正常运行制热模式。使空调正常运行制热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冷暖型空调以及采暖型的热泵都含有四通阀这个关键部件,是制冷系统切换至制冷制热模式的最关键部件。目前,产品在生产时可能产生四通阀插头未插或未插紧,或者部件本身存在问题都会导致四通阀无法正常工作,而四通阀的工作是由继电器进行控制,MCU给控制芯片信号后,控制芯片使继电器闭合,从而给四通阀通电,其中,控制信号的传递属于无反馈控制,并且,冷暖型空调对于此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没有检测。若冷暖型空调器的四通阀故障,则会影响系统在接收到换热信号的时候,冷媒无法从压缩机经四通阀流至室内换热器,使得系统无法制热,不能满足用户的制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包括有四通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其中,所述四通阀包括有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并联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B接口;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C接口;所述第四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D接口并联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A接口并联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
[0005]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系统的冷凝压力P1的冷凝压力传感器。
[0006]进一步,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有外换热管路,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外换热管路的中部。
[0007]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4的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
[0008]进一步,所述室外换热器还包括有室外回风口,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室外回风口。
[0009]进一步,还包括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
[0010]进一步,空调运行制热模式的时候,所述B接口与所述C接口相通,所述D接口与所述A接口相通。
[0011]进一步,空调运行制冷模式的时候,所述B接口与所述A接口相通,所述D接口与所
述C接口相通。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常开型电磁阀。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为常闭型电磁阀。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的第一电磁阀在室内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构成第一支路,使用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的第四电磁阀在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构成第二支路,在压缩机与四通阀之间安装属于常开型电磁阀的第二电磁阀,并且,在四通阀与室内换热器之间安装属于常开型的第三电磁阀,实现系统在运行制冷模式接收到制热信号并且四通阀换向失败的时候,使空调正常运行制热模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0016]其中,1

压缩机,21

第一电磁阀,22

第二电磁阀,23

第三电磁阀,24

第四电磁阀,3

四通阀,4

室内换热器,5

节流阀,6

室外换热器,61

室外回风口,62

外换热管路,71

室外温度传感器,72

冷凝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18]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包括有四通阀3、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4、用于检测系统的冷凝压力P1的冷凝压力传感器72、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T4的室外温度传感器71和节流阀5,其中,四通阀3包括有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室外换热器6包括有外换热管路62和室外回风口61,其中,室外温度传感器71安装于室外回风口61;冷凝压力传感器72安装于外换热管路62的中部。
[0019]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和第四电磁阀24,其中,第一电磁阀21和第三电磁阀23为常闭型电磁阀;第二电磁阀22和第四电磁阀24为常开型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1的一端和第二电磁阀22的一端并联连接至压缩机1的排气口;第一电磁阀21的另一端和第三电磁阀23的一端连接至室内换热器4的一端;第二电磁阀22的另一端连接至B接口;第三电磁阀23的另一端连接至C接口;第四电磁阀24的一端与D接口并联连接至压缩机1的回气口;第四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A接口并联连接至室外换热器6的一端;室外换热器6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接,并且,节流阀5连接于室外换热器6的另一端与室内换热器4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电磁阀21在室内换热器4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之间形成第一支路,通过第二电磁阀24在室外换热器6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之间形成第二支路。
[0020]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运行制冷模式的时候,四通阀3没有得电,B接口与A接口相通,D接口与C接口相通。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和第四电磁阀24没有得电,即,第二电磁阀22和第三电磁阀23开启,第一电磁阀21和第四电磁阀24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的排气口流出,然后,冷媒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22、B接口、A接口、室外换热器
6、节流阀5、室内换热器4、第三电磁阀23、C接口和D接口后流至压缩机1的回气口,完成制冷循环。在制冷过程中,通过第一电磁阀21阻断冷媒在压缩机1与室内换器之间的第一支路;通过第四电磁阀24阻断冷媒从室外换热器6与压缩机1之间的第二支路。
[0021]在本实施例中,当系统在运行制冷模式的时候接收到制热信号,空调运行制热模式,然后四通阀3接收换向信号,再通过检测P1和T4判断四通阀3是否换向成功,具体地,P1与T4转化后对应的R410A的压力P0进行对比,若P1>P0成立,则判断四通阀3换向失败;若P1<P0成立,则判断四通阀3顺利换向,使得四通阀3得电,令B接口与A接口相通,D接口与C接口相通。在本实施例中,若四通阀3换向成功,则保持令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和第四电磁阀24不得电,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包括有四通阀(3)、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6)和室内换热器(4),其中,所述四通阀(3)包括有A接口、B接口、C接口和D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和第四电磁阀(24),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一端并联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磁阀(2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室内换热器(4)的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2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B接口;所述第三电磁阀(2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C接口;所述第四电磁阀(24)的一端与所述D接口并联连接至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所述第四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A接口并联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一端;所述室外换热器(6)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系统的冷凝压力P1的冷凝压力传感器(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四通阀不换向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6)包括有外换热管路(62),所述冷凝压力传感器(72)安装于所述外换热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欣熊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