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它包括有外水管、尿素管,所述外水管内部通入有冷却液,所述尿素管内部通入有尿素溶液;所述外水管内部装配有沿外水管方向两条以上的尿素管,所述外水管的进出水方向与其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外水管的一端同轴连通有多口接头,所述外水管的边壁上设计与所述尿素管对应的出管口,所述尿素管的首端与所述多头接口固定装配,所述尿素管的尾端从所述出管口伸出,所述尿素管尾端与所述出管口内壁密封装配。该结构利用发动机的废热对尿素管进行加热,节能环保,其外水管和尿素管同向设计,不仅与原有的散热管路相同,替换方便,管路简洁;可以大大简化管路和装配过程。可以大大简化管路和装配过程。可以大大简化管路和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尿素管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需要在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在柴油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尿素管将尿素溶液导入发动机尾气处理部分。因此尿素溶液无论是在尿素管中导流以及尾气处理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以液态的状态存在。而在寒冷的天气下当柴油发动机在外部工作时,容易因为温度过低而出现结冰现象。尤其当尿素管使用在柴油机卡车的外部时,柴油卡车高速行驶,寒冷的空气吹到尿素管上时,使得尿素管内部更加容易降温结冰。因此需要在寒冷地区使用的车用的柴油发动机尿素管通常设计有电加热结构或者将尿素管贴合在冷却水管外部加热,使用电加热需要电加热丝一起其他对应的电器零部件,整体的系统硬件成本较高,同时电加热的方式容易产生过热烧坏尿素管。
[0003]在尿素管的加热结构改进过程中,出现在尿素管外部贴合冷却水管,利用对柴油发动机进行冷时,在冷却水管产生热量对尿素管进行加热,如申请号为CN201721891948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尿素加热管,该专利的尿素管就贴合在冷却水管进行加热,但是由于尿素管与冷却水管各自使用分开的管路,二者不仅贴合位置有限,两个管体表面热传递加热过程较慢,加热效果不够理想。同时采用双管并列的结构,伸出的管路过多,使得柴油发动机配套管路过于复杂。另外,申请号为CN20091002968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套管式水加热尿素管路,该结构通过在尿素管的外部添加加热水管路,使得尿素管可以直接使用柴油机中被加热后用来散热的冷缩水进行加热,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大大节约电能,整体结构也较为简单。但是该专利产品其用来散热管路中的水管中只有一条尿素管,而柴油机中的尿素系统中在尿素箱与尿素泵,尿素泵与尿素喷嘴之间均需要尿素管,而根据汽车喷气管数量以及具体柴油发动机尾气催化位置不同设计,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尿素管,因此一个柴油发动机需要两条以上的尿素管,而在本专利中。而且在尿素箱与尿素泵之间常常使用回路结构,即在尿素箱和尿素泵之间通常也需要两条或更多的尿素管。这样只通过水管加热一条尿素管无法满足整个柴油发动机的使用。同时由于柴油发动机中,其散热水管的接口位置通常在设计在管路前后端,与水管轴线同向,而在申请号为CN200910029685的专利产品就通过三通管结构将散热水管设计在了侧边,水管的进出口与水管的轴线垂直。这就使得这种加热尿素管路在无法使用在很多传统的柴油发动机管路系统中;而是需要在原有的尿素管管路上单独外接一部分上述三通管结构,大范围的改变了原有管路的设计,需要设计另外的支架都结构将该部分结构固定在后处理系统周围,使得其通用性和替换性较差。另外该专利产品水管与三通管之间采用螺纹拧紧装配,装配和更换较为繁琐,加工生产和维修成本较高,维修操作过程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柴油机冷却水管内直接对尿素管进行加热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包括有外水管、尿素管,所述外水管内部通入有用来对柴油机进行散热的冷却液,所述尿素管内部通入有用来净化柴油机尾气的尿素溶液;所述外水管内部装配有沿外水管方向两条以上的尿素管,所述外水管的进出水方向与其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外水管的边壁上设计与所述尿素管对应的出管口,所述尿素管的首端与所述多头接口固定装配,所述尿素管的尾端从所述出管口伸出,所述尿素管端部的轴线与所述多口接头的轴线平行,所述外水管、尿素管通过多头接口与外部元件接通,所述尿素管尾端与所述出管口内壁密封装配。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外水管内部装配有两条所述尿素管。
[0007]作为优选,所述尿素管在所述出管口位置装配有用来密封的O型圈。
[0008]作为优选,所述尿素管通过卡板与所述外水管端部的多口接头连接装配,所述卡板上分别设计有贯穿的通口、尿素管口,所述尿素管端部穿过所述尿素管口位置通过卡件与卡板固定,所述多口接头内密封装配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计有贯穿的过液孔、尿素孔,穿过所述尿素管口的尿素管端部插入所述尿素孔内,所述尿素管端部与所述尿素孔之间密封装配;所述过液孔与外水管内部连通。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多口接头的两侧边壁上设计有贯通的主卡口,所述底座装配时对应所述多口接头主卡口位置上加工有主卡槽,所述多口接头的主卡口上装配有卡紧在所述主卡槽内的主卡条,所述底座的端部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多口接头的内壁密封装配。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卡条使用弹性材料制作,主卡条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底座的两个主卡口中。
[0011]作为优选,所述尿素管通过尿素接头与所述出管口密封装配,所述出管口两侧的边壁上设计有贯穿的副卡口,所述尿素接头对应所述副卡口的位置设计有副卡槽,所述副卡口上装配有卡紧在所述副卡槽内的副卡条,所述尿素接头通过密封圈与出管口的内壁密封装配。
[0012]作为优选,副卡条使用弹性材料制作,副卡条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尿素接头的两个副卡口中。
[0013]作为优选,多口接头的内壁上设计有与其轴线平行的限位条,所述卡板上加工有装配在所述限位条上的限位槽。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多口接头内壁上限位条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限位条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截面,所述卡板上加工有与不同限位条对应的所述限位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使用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时,通过多口接头同时与冷却液端以及多个的尿素管端部同时密封连接,多个的尿素管装配在外水管内部,随着外水管的走向延伸,再通过在外水管边壁上的出管口向外伸出。柴油机在工作过程,外水管中冷却液保持较高温度,这样可以直接对外水管内部的尿素进行加热,不需要额外的加热源,保证即使在天冷时尿素管也不会结冰,这样利用发动机的废热对尿素管进行加热,节能环保。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使用多口接头对尿
素管和用来散热的外水管头部直接相连,保证了尿素管在从尿素泵输出时直接包裹在外水管的冷却液中,在尿素管输出尿素前没有外漏,防止其冷却。在外水管内部装配多个尿素管,集成度更高通过一个管路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尿素喷射点的连接。而所述外水管的尾部可以使用原有的接口结构,这样可以方便的直接接入原有的柴油机水散热管路,通配性强。
[0016]同时该结构中外水管和尿素管同向设计,不仅与原有的散热管路相同,替换更加的容易方便;另外尿素管被包裹在冷却管中,使得在外部露出的管路更加简单易于管路的排布,而且可以防止尿素管外露过多,在使用时造成管路的额外损耗。另外在该结构将柴油机的散热管和尿素管集合成一个管路整体,通过多口接头的设计,不仅实现外水管和尿素管沿轴向的管路连接,而且通过一个接头实现了多个管口的同时连接。这样当该结构使用在柴油机时,通过外部管路对该结构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它包括有外水管(1)、尿素管(2),所述外水管(1)内部通入有用来对柴油机进行散热的冷却液,所述尿素管(2)内部通入有用来净化柴油机尾气的尿素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管(1)内部装配有沿外水管(1)方向两条以上的尿素管(2),所述外水管(1)的进出水方向与其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外水管(1)的一端同轴连通有多口接头(3),所述外水管(1)的边壁上设计与所述尿素管(2)对应的出管口(11),所述尿素管(2)的首端与所述多口接头(3)固定装配,所述尿素管(2)的尾端从所述出管口(11)伸出,所述尿素管(2)端部的轴线与所述多口接头(3)的轴线平行,所述外水管(1)、尿素管(2)通过多口接头(3)与外部元件接通,所述尿素管(2)尾端与所述出管口(11)内壁密封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管(1)内部装配有两条所述尿素管(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管(2)在所述出管口(11)位置装配有用来密封的O型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热尿素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管(2)通过卡板(4)与所述外水管(1)端部的多口接头(3)连接装配,所述卡板(4)上分别设计有贯穿的通口(41)、尿素管口(42),所述尿素管(2)端部穿过所述尿素管口(42)位置通过卡件(43)与卡板(4)固定,所述多口接头(3)内密封装配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上设计有贯穿的过液孔(51)、尿素孔(52),穿过所述尿素管口(42)的尿素管(2)端部插入所述尿素孔(52)内,所述尿素管(2)端部与所述尿素孔(52)之间密封装配;所述过液孔(51)与外水管(1)内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用水管内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炜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雁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