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84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属于光模块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光模块与固定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夹持机构,光纤插拔机构和金手指插拔机构均连接有调节驱动机构,夹持机构可驱使夹持板相互靠近完成对光模块的夹持固定,且夹持板内侧设置的防护垫可实现对光模块的夹持保护,调节驱动机构可分别调节驱动光纤插拔机构和金手指插拔机构运作,实现对光模块上的光模块光口以及光模块金手指处的测试,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的光模块测试需手动插拔易损坏器件的问题,测试效率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便于使用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光模块测试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和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0003]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多为人工操作,首先将光模块金手指插入到测试板的连接器中,再将光纤跳线插入到光模块的光口中,启动测试电脑开始进行测试,但是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工序为手动测试,人工将光模块插入测试板时,存在对位不准导致测试板上的金手指连接器损坏,测试板维修频率较高,且光模块的光接口与光纤跳线同心度要求较高,人工插光纤跳线时有可能造成光模块的光接口损坏,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所需。
[0004]由上可见,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光模块(7),所述光模块(7)与固定座(4)的连接处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光模块(7)的一端设置有光模块光口(8),所述光模块(7)的另一端设置有光模块金手指(9),所述光模块光口(8)的一侧设置有光纤插拔机构,所述光模块金手指(9)的一侧设置有金手指插拔机构,所述光纤插拔机构和金手指插拔机构均活动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光纤插拔机构和金手指插拔机构均连接有调节驱动机构,所述调节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插拔机构包括光纤跳线座(23)、光纤跳线连接器(24)、第三气缸(26)和第二滑移板(27),所述光纤跳线连接器(24)安装于光纤跳线座(23)的内部,所述光纤跳线连接器(24)适配插接于光模块光口(8)上,所述光纤跳线座(2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内的盖板(25),所述光纤跳线座(23)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26)的输出轴,所述第三气缸(26)固定安装于第二滑移板(27)上,所述第二滑移板(27)活动连接于底座(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插拔机构还包括驱使第二滑移板(27)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组,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包括第二丝杆(29)、第二连接轴(31)和第二从动齿轮(32),所述第二滑移板(27)通过第二滑杆(28)滑动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第二滑移板(27)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29)上,所述第二丝杆(29)通过第三锥齿轮副(30)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31),所述第二连接轴(31)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式自动接收光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插拔机构包括测试板(16)、测试板连接器(17)、第一滑移板(13)和第二气缸(14),所述测试板(16)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所述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奇光韩勇葛建光刘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识马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