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60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道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基杆、提示单元和检测单元,第一基杆对称固定安装于道路两侧,两侧第一基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提示单元,提示单元用于显示前方路况并提示后方来车,两侧第一基杆上方端部并位于提示单元上方固定安装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前方路况,提示单元与检测单元电性连接;监控摄像头能够检测前方路况并通过信号提示板提示后方来车,从而避免驾驶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路况变化导致的交通意外;结冰检测器对前方道路结冰情况进行检测,避免后方来车因为道路结冰导致车辆失控;通过太阳能光伏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对监控摄像头和信号提示板进行供电。供电。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道路检测
,具体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在通车的过程中,随着长期通车过程中受到雨水侵害或者车辆超载,从而不断破坏路基表面结构,使得路面受到损坏,例如产生裂缝、坑槽或沉陷,并且在夏季气温四十度左右时,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可达七十至八十度,当上方通勤车辆超限的情况下容易破坏路基表面的稳定性,导致路面产生车辙,从而损坏道路影响过往通勤车辆。
[0003]在道路通勤的过程中,道路表面容易出现异常抛洒物,例如道路标志牌倾倒至路面或货车的货物固定不牢散落至路面,又或者是路面出现各类动物尸体,而行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视线为平视道路并且受限视力及车速较快,难以及时发现前方道路的异常情况并做出反应,容易导致行驶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因为前方路况发生变化难以及时反应,从而产生交通意外事故;例如在2016.08.17公开其申请号为CN201410216893.3的一种山区道路交通安全动态预警系统,包括交通事故分析预警模块,与交通事故分析预警模块相连接的交通流检测模块、道路线形模块、天气预报模块及可变交通标志LED显示屏,交通流检测模块用于动态采集道路上交通流量数据,天气预报模块用于动态采集天气情况,道路线形模块是静态采集,用于采集当前道路线形的几何特征,交通事故分析预警模块与交通流检测模块,天气模块及道路线形模块进行数据时时交互;该系统主要用于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控制车辆限速、交通流量等管控策略,避免造成车辆在山区道路上行驶发生追尾、撞栏杆等交通事故,但是该系统无法及时向后方来车反馈前方路况,无法使驾驶人员根据路况及时或提前做出反应。
[0004]在行驶人员驾驶车辆时,在行驶的过程中驾驶人员视线容易受阻,例如在转弯的过程中,转弯处存在建筑物或树木,从而遮挡驾驶人员视线,这就容易导致在道路的转弯处路况发生变化时,驾驶人员难以察觉到视线盲处的路况变化;例如转弯处的路面存在异常抛洒物或者有人非法占道,驾驶人员在入弯前透过车辆挡风玻璃观察时视线被建筑遮挡,导致驾驶人员并未及时发现视野盲区的路况,使得驾驶人员在经过弯道时容易因为视线受阻无法及时对路况变化做出应对,从而使得驾驶人员出现交通意外事故;例如2021.08.10公开其申请号为CN201680083846.3的一种行进路径检测方法及行进路径检测装置,基于由车辆上搭载的目标物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多个行进路径特征点检测行进路径边界;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道变更的情况下,考虑车道变更量,判定在车道变更完成前检测到的行进路径特征点相对于车道变更完成后检测到的行进路径特征点的连续性,基于行进路径特征点之间的连续性检测行进路径边界,但是该装置仍然无法对后方来车反馈前方路况,无法使驾驶人员根据路况及时或提前做出反应。
[0005]当驾驶人员于夜间行驶时,由于夜间光线较差使得驾驶人员可视距离变短,从而使驾驶人员于夜间行车时难以对路况进行观察,驾驶人员于夜间行驶在照明不佳的路段下
主要依靠车灯进行照明并观察路况。而在夜间行驶时,车辆为了避免干扰影响其他驾驶人员的视线即炫目,通常选择打开车辆的近光灯,车辆的近光灯强度与角度和远光灯不同,从而使的驾驶人员可视距离变短,并且视线取决于光线照射区域,进而容易致使驾驶人员因为夜间视线不佳难以察觉前方路况变化,导致驾驶人员在路况变化时难以及时做出反应产生交通意外事故。例如,于2019.03.22公开其申请号是CN201480068804.3的一种用于检测机动车辆驾驶在不良道路表面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有关于这些车轮的转速的信号的器件,这些信号来自用于每个车轮的多个车轮转速传感器和处理器件,这些处理器件用于将带通滤波应用至所接收的信号,以便于隔离表示在所接收的信号中存在的低频噪声的低频分量;从而计算因此过滤的转速信号的最大值,经计算的最大值表示对于所有车轮的低频噪声的最大值。将最大值关于一个阈值进行阈值处理,并且在预定运行距离上和无车轮滑动时对最大值跨越阈值的次数的预定数量计数后,检测驾驶在不良道路表面上的情形的开始。但是该装置仍然无法对后方来车反馈前方路况,无法使驾驶人员根据路况及时或提前做出反应。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前方不同车道提示后方来车注意前方路况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视线不佳难以及时发现前方路况变化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基杆、提示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基杆对称安装通过螺栓固定于道路宽度方向两侧并预埋入地下,所述第一基杆用于承载提示单元和检测单元;两侧第一基杆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显示前方路况并提示后方来车,从而使后方来车对前方路况提前做出应对;两侧第一基杆上方端部并位于所述提示单元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前方路况并将电信号通过控制中心传递至所述提示单元,从而使提示单元根据检测单元所检测的不同路况显示不同路标,进而能够使后方来车提前针对前方路况做出不同应对;所述提示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0009]所述提示单元包括提示信号板、转动电机和丝杠,所述提示信号板周围固定安装有反光条(图中未画出),所述反光条用于在夜间车辆行驶时,通过反射车辆光线从而对驾驶人员进行警示,进而能够使所述提示信号板更加醒目,使得驾驶人员能够更容易注意到所述提示信号板;所述提示信号板采用LED可变情报板,从而使所述提示信号板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所检测的路况显示不同的交通标识;两侧第一基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提示信号板,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提示信号板能够根据车道安装有多块,并且每块针对于不同的车道,从而能够使得各车道的驾驶人员均能够通过车道相对应的提示信号板提前对前方的路况做出反应。
[0010]两侧第一基杆表面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其中一侧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下方通过螺栓将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表面;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侧壁,从而使转动电机能够带动丝杠进行转动,所述丝杠表面转动安装有所
述提示信号板。
[0011]所述提示信号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固定轴表面,所述固定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侧壁并位于所述丝杠上方;所述提示信号板位于所述丝杠表面,在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所述丝杠同步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提示信号板能够于所述丝杠表面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提示信号板能够通过丝杠的转动于不同车道间进行移动,进而能够根据所述监控摄像头检测的不同车道的前方路况,对相应车道的后方来车进行提示。
[0012]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监控摄像头和结冰检测器,所述第一基杆上方端部固定安装有基板,基板用于承载所述监控摄像头,所述基板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杆(1)、提示单元(2)和检测单元(3),所述第一基杆(1)对称固定安装于道路两侧,两侧第一基杆(1)之间转动安装有提示单元(2),所述提示单元(2)用于对不同车道的后方来车提示前方路况;所述提示单元(2)包括提示信号板(21)、转动电机(22)和丝杠(23),两侧第一基杆(1)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4),其中一侧的第一安装板(2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22),所述转动电机(22)输出轴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丝杠(23),所述丝杠(2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4),所述丝杠(23)表面转动安装有所述提示信号板(21),所述提示信号板(21)周围固定安装有反光条,两侧第一基杆(1)上方端部且位于所述提示单元(2)上方固定安装有检测单元(3);所述检测单元(3)包括监控摄像头(31)和结冰检测器(32),监控摄像头(31)和结冰检测器(32)用于检测前方路况,所述提示单元(2)与所述检测单元(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号板(21)固定安装在第一基杆(1)两侧之间,所述提示信号板(21)采用LED可变情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杆(1)上方端部固定安装有基板(11),所述基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监控摄像头(31),所述基板(11)上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监控摄像头(31)任一侧方固定设置有结冰检测器(32),所述结冰检测器(32)采用非接触式的结冰检测器(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路情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4)为封闭结构,所述基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4),所述第一安装板(24)为封闭结构。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清吕良福邵芝伟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张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