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60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包括生物袋、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羊水输入结构和防漏液结构;所述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羊水输入结构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漏液结构包括第一防漏结构和第二防漏结构,所述第一防漏结构与生物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漏结构设置在第一防漏结构上,第二防漏结构与第一防漏结构可拆卸链接;第二防漏结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防漏结构为气囊防漏,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防漏液结构保证了可同时伸入多个手术器械配合使用,生物袋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不会造成生物袋内感染。成生物袋内感染。成生物袋内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又根据胎龄的不同进行分类,极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早期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周到32周的早产儿,晚期早产儿的胎龄在32

37周)。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循环系统容易发生低血压、动脉导管开放。消化系统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神经系统容易出现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等,还可能出现低体温,贫血,感染等情况),所以需要住院治疗。
[0003]为保证早产儿存活率,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救治: 1、保证其温度,放在恒温保育箱中。2、给予足够的液体和热卡摄入。3、呼吸方面的支持。4、注意其黄疸情况。5、评估胎儿的脑损伤情况。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善通气,改善循环,避免出现心肺功能的异常,如果出生的时有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成功之后仍需在保温箱内观察治疗。
[0004]保温箱虽然具有保温、避免感染的优势,但也存在:1、不利于心肺、皮肤发育(呼吸方式、周围环境改变),2、因体位、湿热易出汗等原因导致新生儿皮肤破损,出现湿疹皮炎等症状,3、无法通过羊水吸收母体养分,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且对胎龄小于28周、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存活率无显著提高的缺点;需要将胎儿放置在生物袋中。
[0005]一部分胎儿为胸腹部肿瘤早产儿及骶尾骨神经外露或肛门闭锁;一些胸腔/腔内长有恶性肿瘤的胎儿,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为经皮(母体肚皮)注射药物或等胎儿足月分娩后手术。这种情况下,肿瘤会跟随胎儿一起发育,母体和胎儿同时承受治疗的痛苦,并承担极大风险(肿瘤生长过快,挤压、侵占胎儿其它脏器空间,引起发育不良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手术效果不理想。对于这类胎儿,如果能尽早体外治疗,可以同时降低母体和胎儿风险,提高术后存活率。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和手术器械精细化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款生物袋的手术操作孔设置在生物袋中部(近胎儿肚脐位置),腹腔镜经肚脐进入胎儿体内对肿瘤进行切除,需要在生物袋上设置能置入腹腔镜并且不会漏夜的开口,术后可达到创面小,更有利于恢复的效果。
[0006]目前的生物袋无法置入多个医疗器械,无法对患儿进行手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包括生物袋、氧合器动静脉回路、羊水输入结构和防漏液结构;所述氧合器动静脉回路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羊水输入结
构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漏液结构包括第一防漏结构和第二防漏结构,所述第一防漏结构与生物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漏结构设置在第一防漏结构上,第二防漏结构与第一防漏结构可拆卸链接;第二防漏结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防漏结构为气囊防漏,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防漏液结构保证了可同时伸入多个手术器械配合使用,生物袋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不会造成生物袋内感染。
[0009]进一步,所述生物袋上设置一双轨道自封式开口,可在所述双轨道自封式开口处放入胎儿,然后密封。
[0010]进一步,所述生物袋第一端设置液体入口,生物袋第二端设置液体出口;胎儿置入生物袋中后,头部放置在液体出口,尾部放置在液体入口。
[0011]进一步,在所述生物袋液体中部或尾部任意位置设置手术器械置入孔,所述手术器械置入孔至少设置两个,手术置入孔的直径大于手术器械的最大宽度,保证手术器械能够轻松进入。
[0012]进一步,所述羊水输入结构包括蠕动泵、流量传感器和过滤器;蠕动泵、流量传感器和过滤器通过管路固定连接,过滤器后端管路连接在生物袋第一端的液体入口上。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漏结构包括固定片、第一圆柱块和挡板,所述固定片与第一圆柱块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一圆柱块上,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活动连接,上述设置保证了第一圆柱块可从固定片上拆下。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块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挡板与第一圆柱块配合使用,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数量相同。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为任意形状,固定片中间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直径大于手术器械置入孔,保证了手术器械可以轻松置入生物袋。
[0016]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上设有黏胶,固定片可直接粘附在生物袋上。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侧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形,第一凹槽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孔的直径。
[0018]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凹槽上部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凹槽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深度相同。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圆孔,上述设置保证挡板可设置在第二圆孔内,挡板沿着第二圆孔活动。
[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块中间设置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为通孔,所述第三圆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二侧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直径大于第三圆孔,上述设置保证了手术器械可放在第三凹槽和第二防漏结构之间。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圆柱块外侧设置螺纹。
[0023]进一步,所述挡板主体为圆板,所述圆板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圆板上部设置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厚度与圆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矩形板顶部中心设置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一连接杆。
[0024]进一步,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直径与第二圆孔直径相同,圆柱杆可安装在第二圆孔内部,进而挡片可以绕着第二圆孔转动。
[0025]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第一端压在挡片上,扭转弹簧
第二端压在第一圆柱块上,扭转弹簧将挡板和第一圆柱块压紧,挡板压在第一圆柱块第三圆孔上。
[0026]进一步,所述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接触的一侧设置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直径,所述密封垫为软质材料,可选地密封垫选用橡胶材质。
[0027]或者,所述生物袋上不设置手术器械置入孔,在挡板内侧外圈设置若干个圆锥块,所述圆锥块排列形状为圆形,圆锥块的排列路线设置为优弧,所述矩形板与圆板连接处处不设置圆锥块,使用时,用手术器械推压挡板,挡板内侧的圆锥块就会扎破生物袋,达到建立手术通道的目的。
[0028]进一步,所述第二防漏结构包括第二圆柱块、圆环、气囊和吸水块;所述第二圆柱块固定连接在圆环的底部,所述气囊设置在圆环内部,气囊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块设置在气囊上部,吸水块与气囊可拆卸链接,上述设置可保证液体溢出后吸水块可吸收液体。
[0029]进一步,所述第二圆柱块内径与第一圆柱块外径相同,内侧底部设置与第一圆柱块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包括生物袋、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羊水输入结构和防漏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氧合器动静脉回路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羊水输入结构与生物袋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漏液结构包括第一防漏结构和第二防漏结构,所述第一防漏结构与生物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漏结构设置在第一防漏结构上,第二防漏结构与第一防漏结构可拆卸链接;第二防漏结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防漏结构为气囊防漏,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防漏液结构保证了可同时伸入多个手术器械配合使用,生物袋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不会造成生物袋内感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漏液结构设置在生物袋中部或尾部的区域;防漏液结构为设有实现手术器械引导结构进入的引导通道及防漏液单向阀的器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袋上设置至少两个保证手术器械引导结构进入的手术器械置入孔;所述第一防漏结构与生物袋固定连接,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组合后为密封的组合方式,第一防漏结构与第二防漏结构通过对应的螺纹结构组合或者通过套接胶粘的方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置入孔的直径大于手术器械引导结构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漏结构包括第一圆柱块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一圆柱块上,挡板与第一圆柱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侧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形,第一凹槽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一凹槽上部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凹槽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深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置入多个手术器械的仿生子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圆孔,上述设置保证挡板可设置在第二圆孔内,挡板沿着第二圆孔活动;所述第一圆柱块中间设置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为通孔,所述第三圆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凹槽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块第二侧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柱块外侧设置螺纹;所述挡板主体为圆板,所述圆板直径大于第三圆孔,所述圆板上部设置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厚度与圆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矩形板顶部中心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霜祝刚刘超王莹孟楚怡李景娜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