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胆管、血管的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人数正处于急剧上升的趋势,其中冠心病所占比例最大。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给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手术结果带来显著改善,得到了心血管领域专家的广泛青睐,但是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
‑
stent restenosis, ISR)及晚血栓形成仍然成为影响PCI术疗效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深入探索,有相关证据表明: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ISNA)与支架置入术后所形成ISR、晚期支架内血栓(LST)形成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造成的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狭窄,尤其是非常严重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可能会使心脏供血不足导致死亡。一般如果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面积大于75%以后就需要放支架,放支架以后要注意发生复发狭窄。据统计,在进行支架治疗一年之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再狭窄现象,不同的支架再狭窄的几率是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包括弹性导轨,其特征在于:弹性导轨的弹力能使弹性导轨形成螺旋状支架;所述弹性导轨的上表面为支撑面,弹性导轨的下表面设置有齿条(15),齿条(15)通过转接件(3)与一转动架(7)相连,转动架(7)上设置有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15)配合的齿轮(4);驱动机构(10)另一端设置有转轴(8),转轴(8)上设置有清理转条(9);所述弹性导轨、转接件(3)、转动架(7)、驱动机构(10)、转轴(8)和清理转条(9)均设置于一导管(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3)为两个门形体,两个门形体设置于齿条(15)两侧,门形体一侧设置有与齿条(15)上表面配合的行走轮(14);门形体另一侧设置有长圆孔(5);门形体下端设置有与长圆孔(5)对应的卡槽(12);所述转动架(7)设置于门形体内,转动架(7)通过导向轴(6)与门形体的长圆孔(5)配合;转动架(7)上还设置有与卡槽(12)配合的卡柱(11);门形体和转动架(7)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弹力能使转动架(7)的卡柱(11)卡入卡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3)倾斜设置,复位弹簧(13)上端与门形体内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3)下端与转动架(7)连接,复位弹簧(13)为转动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宁,赵相轩,梁宏元,赵俊华,代松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