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50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涉及吸塑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PET片材在加热成型后冷却不全面,影响脱模效果的问题;该系统包括支撑机架、成型平台、循环储水箱、液压伸缩杆、成型模具,所述循环储水箱设置于支撑机架底部,所述液压伸缩杆设置于循环储水箱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循环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水泵经由导入水管进入承载方框内部,并将橡胶水囊充满使其膨胀到成型模具的内表面,可以对成型模具的内表面进行吸热冷却,吸热后的水通过导出水管进入散热机构,在散热机构中将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得到冷却水后将其输送至循环储水箱中,使得冷却水循环使用,降低冷却系统运行成本。降低冷却系统运行成本。降低冷却系统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塑机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ET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脂,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用PET制作吸塑泡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PET型材加热后变形,然后在冷却定型,但是在冷却定型时,由于对PET型材的冷却覆盖率较小,导致PET型材粘附在模具上,在脱模时扯烂型材,因此,亟需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529689.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吸塑成型机快速冷却系统,所述吸塑成型机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冷却内仓,且冷却内仓与模具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吸塑成型机的一侧设置有冷气箱,所述冷气箱的内部设置有干冰层,所述冷气箱的上端设置有注气泵。
[0004]上述专利中的真空吸塑成型机快速冷却系统通过干冰吸热来对模具进行降温,但是干冰不易储存,且使用干冰降温提高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包括支撑机架、成型平台、循环储水箱、液压伸缩杆、成型模具,所述循环储水箱设置于支撑机架底部,所述液压伸缩杆设置于循环储水箱顶部,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于成型平台底部,所述成型模具安置于成型平台顶部;所述成型平台内部加工有两个圆形通孔,所述成型平台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方框,所述承载方框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水囊,所述承载方框、橡胶水囊均位于成型模具内部,所述循环储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入水管,所述导入水管与成型平台上的一个圆形通孔连接,所述成型平台上的另一个圆形通孔连接有导出水管,所述导出水管底部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通过管道连接于循环储水箱一侧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为多个螺旋散热管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螺旋散热管包括螺旋水管、上位控制阀、下位控制阀,所述上位控制阀顶部连接于导出水管底部,所述上位控制阀底部连接于螺旋水管顶端,所述螺旋水管底端连接于下位控制阀顶端,所述下位控制阀底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循环储水箱一侧内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导入水管、导出水管均由铜制水管、橡胶水管和阀门组成。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靠近所述散热机构一侧的支撑机架顶部设置有可摇头风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靠近所述散热机构一侧的支撑机架内部加工有管道,所述循环储水箱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支撑机架内部的管道互相连接,靠近所述散热机构一侧的支撑机架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支撑机架内部的管道互相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底部加工有均匀分布的雾化喷枪。
[0014]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在PET片材成型时,启动水泵,将冷却水从循环储水箱中抽出,经由导入水管进入承载方框内部,挤压膨胀橡胶水囊至橡胶水囊紧贴成型模具内表面进行冷却降温;
[0016]S2:吸热后的水通过导出水管进入散热机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直至水的温度恢复常温;
[0017]S3:在散热机构中恢复常温的水通过管道回流到循环储水箱中形成一次冷却水循环。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循环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水泵经由导入水管进入承载方框内部,并将橡胶水囊充满使其膨胀到成型模具的内表面,可以对成型模具的内表面进行吸热冷却,吸热后的水通过导出水管进入散热机构,在散热机构中将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得到冷却水后将其输送至循环储水箱中,使得冷却水循环使用,降低冷却系统运行成本。
[0020]2.循环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可以通过出水管和支撑机架内部的管道进入连接管道中,经由雾化喷枪喷出雾状水,从而对PET型材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对PET型材进行全覆盖的冷却降温,避免PET型材粘附在模具上,可摇头风扇可以对PET型材进行风冷,也可以对散热机构进行风冷,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冷却效率。
[0021]3.多个螺旋散热管可以分批次对水进行散热,确保从散热机构中进入循环储水箱的水的温度为常温,螺旋水管可以增大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水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侧面形态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支撑机架形态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循环储水箱形态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螺旋散热管形态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的成型平台剖面形态示意图。
[0028]图中:1

支撑机架、2

成型平台、3

循环储水箱、4

出水管、5

液压伸缩杆、6

成型模具、7

连接管道、8

雾化喷枪、9

可摇头风扇、10

导入水管、11

导出水管、12

螺旋散热管、1201

螺旋水管、1202

上位控制阀、1203

下位控制阀、13

橡胶水囊、14

承载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包括支撑机架(1)、成型平台(2)、循环储水箱(3)、液压伸缩杆(5)、成型模具(6),所述循环储水箱(3)设置于支撑机架(1)底部,所述液压伸缩杆(5)设置于循环储水箱(3)顶部,所述液压伸缩杆(5)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于成型平台(2)底部,所述成型模具(6)安置于成型平台(2)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平台(2)内部加工有两个圆形通孔,所述成型平台(2)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方框(14),所述承载方框(14)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水囊(13),所述承载方框(14)、橡胶水囊(13)均位于成型模具(6)内部,所述循环储水箱(3)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入水管(10),所述导入水管(10)与成型平台(2)上的一个圆形通孔连接,所述成型平台(2)上的另一个圆形通孔连接有导出水管(11),所述导出水管(11)底部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通过管道连接于循环储水箱(3)一侧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为多个螺旋散热管(1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T片材成型的多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管(12)包括螺旋水管(1201)、上位控制阀(1202)、下位控制阀(1203),所述上位控制阀(1202)顶部连接于导出水管(11)底部,所述上位控制阀(1202)底部连接于螺旋水管(1201)顶端,所述螺旋水管(1201)底端连接于下位控制阀(1203)顶端,所述下位控制阀(1203)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国强孟凡鹏魏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润通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