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37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道闸,包括闸杆和驱动闸杆的道闸本体,闸杆可分为连接杆和阻拦杆,由阻拦杆拦在出入口处,连接杆一端与道闸本体的驱动杆相连,连接杆另一端与阻拦杆的一端铰接,阻拦杆可绕着其与连接杆的铰接处旋转,连接杆与阻拦杆的相邻端各自在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对接板,相邻的对接板的首尾两端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当连接杆与阻拦杆位于同一直线时,复位弹簧位于自然状态且复位弹簧与连接杆、阻拦杆相平行,阻拦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可拆卸的若干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减缓从正面或背面针对闸杆的冲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冲击性强、便于维护的优点。便于维护的优点。便于维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道闸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道闸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闸杆被过往车辆损坏的可能性的智能道闸。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道闸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小区、企事业单位门口,来管理车辆的出入。在现实使用环境下,由于驾驶员疏忽、车辆故障而失控等因素,存在通行车辆冲击闸杆的可能性,当闸杆所受冲击的强度超过闸杆与道闸本体的连接强度或闸杆自身结构强度时,闸杆会因车辆冲击而损坏,需要相关人员耗费一定时间进行维修,在这段时间内损坏的道闸无法投入使用,影响车辆穿行效率,容易造成堵塞问题。为闸杆添加应付车辆冲击的手段,可提高道闸的自保能力,即使闸杆受到一定冲击后无需维修仍可继续投入使用,对通行繁忙的车辆出入口很有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降低闸杆被过往车辆损坏的可能性的智能道闸,当阻拦杆被车辆冲击时,阻拦杆可绕铰接处顺势转动,及时让出给车辆通过的空间,使阻拦杆不需要全部接收车辆的冲击,使阻拦杆得以保全,此外在阻拦杆上装上缓冲机构,增加阻拦杆对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杆和驱动闸杆的道闸本体,所述闸杆可分为连接杆和阻拦杆,由所述阻拦杆拦在出入口处,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道闸本体的驱动杆相连,在所述道闸本体驱动下连接杆可绕着道闸的驱动杆在竖直平面上转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阻拦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阻拦杆可绕着其与连接杆的铰接处旋转,所述阻拦杆绕其铰接处的旋转面垂直于连接杆绕着道闸本体的驱动杆的旋转面,所述连接杆与阻拦杆的相邻端各自在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对接板,相邻的所述对接板的首尾两端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当所述连接杆与阻拦杆位于同一直线时,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自然状态且复位弹簧与连接杆、阻拦杆相平行,所述阻拦杆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可拆卸的若干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用于减缓从正面或背面针对闸杆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需铰接的一端设有上下对称的安装板,所述阻拦杆需铰接的一端设有安装舌,所述安装舌伸入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舌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安装舌的一端与对应的安装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舌远离阻拦杆的一端的中间设有弹性对接块,所述连接杆需铰接的一端上设有对应弹性对接块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包括位于中间的限位槽和位于两侧的过渡槽,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弹性对接块对应,所述过渡槽为连接连接杆端部与限位槽底部的弧形槽,当所述阻拦杆转至与连接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弹性对接块填入限位槽内,当所述弹性对接块要移入限位槽或从限位槽移出时,所述弹性对接块沿过渡槽移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振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