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体位更换应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纤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通常需要人为的对病人的下肢进行体位更换作业。
[0003]现有的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现有的体位更换装置需要人为使用吊具对病人下肢进行体位更换,费时费力,影响病人体位更换的效率,进而不利于对病人下肢病变区域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现有的体位更换装置对患者下肢进行体位更换时运动区域小,不能对病人下肢病变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更换作业,不利于医生的观察治疗以及日常护理,且不利于病人下肢进行适当的锻炼作业,不利于患者下肢病变区域的康复,现有的体位更换装置对患者下肢进行体位更换时不能对病人下肢进行按摩作业,患者病变的下肢容易发生血栓,且患者下肢病变区域容易发生坏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体位更换装置需要人为使用吊具对病人下肢进行体位更换,费时费力,影响病人体位更换的效率,进而不利于对病人下肢病变区域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现有的体位更换装置对患者下肢进行体位更换时运动区域小,不能对病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模块(1)、调高模块(2)、拉动模块(3)、旋转模块(4)、位移模块(5)、调节模块(6)和滚动模块(7),所述行走模块(1)上设置有底座(101),所述调高模块(2)底部设置在底座(101)的顶部,所述调高模块(2)顶部设置有顶板(209),所述拉动模块(3)的底部设置在调高模块(2)的顶部,所述拉动模块(3)一侧设置有推板(304),所述旋转模块(4)设置在推板(304)的顶部,所述旋转模块(4)顶部设置有顶盘(405),所述位移模块(5)底部设置在顶盘(405)的顶部,所述位移模块(5)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板(505),两个所述滑动板(505)顶部均设置有调节模块(6),所述调节模块(6)顶部设置有侧翻板(604),两个侧翻板(604)顶部均设置有滚动模块(7),所述滚动模块(7)上设置有垫片(7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01)呈框体结构,底座(101)中部一侧设置有配重块,底座(101)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2),底座(10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驱动轮(103),第一电机(102)两端通过转轴与底座(101)两侧的其中两个驱动轮(103)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调高模块(2)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201)通过螺栓与底座(101)顶部连接,第一支撑板(201)顶端的一侧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02),第二电机(202)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3),第一丝杆(203)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滑道(205),且两个第一滑道(205)均与第一支撑板(201)顶部焊接,两个第一滑道(205)一端均铰接有第一铰板(206),两个第一铰板(206)中部均铰接有第二铰板(207),两个第二铰板(207)之间通过挡杆连接,两个挡杆两端均通过滚轴连接有第一滚轮(208),且两个第一滚轮(208)分别与两个第一滑道(205)连接,且挡杆中部设置有第一滑块(204),第一滑块(204)中部设置有与第一丝杆(203)相适配的第一螺孔,顶板(209)底部两侧同样相对设置有第一滑道(205),两个第一铰板(206)顶部通过挡杆连接连接,且两个第一铰板(206)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滚轮(208),顶板(209)底部的两个第一铰板(206)上的第一滚轮(208)与顶板(209)底部的两个第一滑道(205)连接,两个第二铰板(207)一端与顶板(209)底部的两个第一滑道(205)一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动模块(3)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01),第二支撑板(301)顶端的一侧中部安装有第三电机(302),第三电机(302)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丝杆(305),第二丝杆(305)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滑道(303),两个第二滑道(303)余第二支撑板(301)顶部焊接,第二丝杆(305)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07),第二滑块(307)中部开设有与第二丝杆(305)相适配的第二螺孔,且第二滑块(307)两侧均焊接有滑杆(306),第二滑块(307)两侧均通过滚轴连接有第二滚轮(308),两个第二滚轮(308)分别与两个第二滑道(303)连接,推板(304)一侧与两个滑杆(306)一端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模块(4)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板(401),第三支撑板(401)底部一侧安装有第四电机(402),第四电机(402)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03),第一齿轮(403)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04),第二齿轮(404)顶部与顶盘(405)底部焊接,且第一齿轮(403)与第二齿轮(404)均设置在顶盘(405)的顶部,第二齿轮(404)底端中部通过滚轴与第三支撑板
(40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体位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模块(5)底部设置与挡槽(501),挡槽(501)通过螺栓与顶盘(405)顶部连接,挡槽(501)一端中部安装有第五电机(502),第五电机(502)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丝杠(503),丝杠(503)中部连接有挡块(504),挡块(504)通过螺栓与挡槽(501)中部连接,挡槽(501)顶部两侧均焊接有滑轨(506),两个滑轨(506)顶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三滑块(507),滑轨(506)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南南,贾艳青,刘玉峰,吴言歌,关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