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17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肢体康复锻炼装置功能简单,在康复锻炼时对身体的活动量较小,训练过程单一枯燥导致锻炼效果不佳,影响患者康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康复架,所述康复架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往复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可固定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上肢训练杆,所述上肢训练杆与所述康复架转动连接,所述康复架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一滑块往复移动而同步摆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下肢按摩架,所述下肢按摩架后侧的康复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运动的垫块,两个所述垫块中间的设有两组相对摆动的按摩轮。所述垫块中间的设有两组相对摆动的按摩轮。所述垫块中间的设有两组相对摆动的按摩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
,尤其是涉及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是重要的学科,很多疾病都属于神经内科的范畴,包括临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头痛、神经痛、癫痫、脑膜炎、痴呆、面神经炎等疾病。目前,临床上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是由护士或家属被动的为病人进行功能锻炼,这样大大增加了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工作难度,此外也有医生和护士会指导病人使用康复器械进行功能锻炼。由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较差,患者在初期锻炼时需要行卧位锻炼,但是现有的卧位肢体功能锻炼器械只能对患者进行肢体的简单放松,或者只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单一的训练,并且其锻炼器械体积大,造价高,在使用时单调枯燥,康复效果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肢体康复锻炼装置功能简单,在康复锻炼时对身体的活动量较小,训练过程单一枯燥导致锻炼效果不佳,影响患者康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康复架,所述康复架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往复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可固定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上肢训练杆,所述上肢训练杆与所述康复架转动连接,所述康复架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一滑块往复移动而同步摆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下肢按摩架,所述下肢按摩架后侧的康复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运动的垫块,两个所述垫块中间的设有两组相对摆动的按摩轮;所述下肢按摩架包括有可转动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偏心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一牵引块,所述第二支杆上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二牵引块,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块中之间设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三牵引块,所述第三牵引块上滑动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上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侧开有与第二支杆滑动连接的键型槽。
[0005]优选的,所述康复架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住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滑动连接有两个与康复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滑块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的螺杆,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贯穿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杆一侧的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所述连接块一侧的第一连杆上套有第一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下侧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偏心连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滑动连接有与按摩架竖直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垫块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螺纹连接有可转动的往复丝杆,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还滑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组所述齿条之间均啮合有传递齿轮,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底部转动连接有与康复架固定连接的圆柱杆,所述第三支杆上侧与按摩轮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板和康复架均转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杆啮合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与所述第一转盘同轴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直角块,所述直角块另一侧位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并且与连接轴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垫块与所述下肢牵引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0012]与现有技术先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从肢体训练方面,装置内设有上肢训练杆和可摆动的支撑板,两者分别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协同的训练,舒缓上下肢肌肉的同时,锻炼上下肢的协调功能,相对单一的训练器械来说提高的训练的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从肌肉舒缓和拉伸方面,康复架上有两个相对运动的垫块,两个垫块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拉伸牵引,在垫块牵引的同时按摩轮对患者的背部进行弧形的按压,帮助患者舒缓背部肌肉和韧带,同时避免产生压疮,支撑板上有第一牵引块、第二牵引块和第三牵引块带动下肢进行牵引拉伸,同时第一牵引块和第二牵引块之间在运动过程中也存有张力,第三牵引块内竖直移动的按摩杆对患者进行按压式的按摩,在患者被牵引的同时可以有不同的按摩体验,刺激患者肌肉;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肢体康复锻炼装置功能简单,在康复锻炼时对身体的活动量较小,训练过程单一枯燥导致锻炼效果不佳,影响患者康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左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康复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肢按摩架全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肢按摩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康复架底端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垫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蜗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按摩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上肢训练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康复架;2、第一滑块;3、连接块;4、第一连杆;5、上肢训练杆;6、支撑板;7、下肢按摩架;8、垫块;9、按摩轮;10、第一转盘;11、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第一牵引块;14、第二牵引块;15、第三牵引块;16、按压杆;17、载板;18、连接杆;19、键型槽;20、第一蜗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一导向杆;24、滑槽;25、调节块;26、螺杆;27、紧固螺钉;28、第一弹簧;29、第一蜗轮;30、第二转盘;31、连接销;32、第四连杆;33、第五连杆;34、第二滑块;35、第三滑块;36、往复丝杆;37、齿条;38、传递齿轮;39、推杆;40、第三支杆;41、圆柱杆;42、第二蜗杆;43、第二蜗轮;44、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6、连接轴;47、第一锥齿轮;48、第二锥齿轮;49、第三蜗杆;50、第三蜗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康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架(1)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往复滑动的第一滑块(2),所述第一滑块(2)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上滑动连接有可固定的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上转动连接有上肢训练杆(5),所述上肢训练杆(5)与所述康复架(1)转动连接,所述康复架(1)前侧转动连接有随第一滑块(2)往复移动而同步摆动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内侧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下肢按摩架(7),所述下肢按摩架(7)后侧的康复架(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运动的垫块(8),两个所述垫块(8)中间的设有两组相对摆动的按摩轮(9);所述下肢按摩架(7)包括有可转动的第一转盘(10),所述第一转盘(10)偏心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12),所述第一支杆(11)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的第一牵引块(13),所述第二支杆(12)上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的第二牵引块(14),所述第一牵引块(13)和所述第二牵引块(14)中之间设有与支撑板(6)滑动连接的第三牵引块(15),所述第三牵引块(15)上滑动连接有可竖直滑动的按压杆(16),所述按压杆(16)上固定连接有载板(17),所述载板(17)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杆(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8)另一侧开有与第二支杆(12)滑动连接的键型槽(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架(1)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蜗杆(20),所述第一蜗杆(2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1),所述第二连杆(21)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2),所述第三连杆(22)与所述第一滑块(2)住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上滑动连接有两个与康复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杆(23);所述第一滑块(2)上开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内滑动连接有调节块(25),所述调节块(25)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一滑块(2)转动连接的螺杆(26),所述调节块(25)与所述连接块(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贯穿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杆(4)一侧的连接块(3)上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瑞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