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及电池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温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及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锂电池能够将绿色电力储存,在用电高峰时进行放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并且通过锂电池能够解决绿色发电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因此锂电池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密度储能要求的提升,锂电池的蓄能密度增大,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导致锂电池升温,若锂电池温度过高,会引起锂电池鼓包、自燃等现象,甚至会导致整个储能集装箱的自燃,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因此,对锂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在锂电池的使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现有的电池温控系统大多数是通过温度探头检测并反馈电池的温度,再加大制冷系统的功率对电池进行降温,这样存在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迅速散热需求的问题,容易引起热量瞬间堆积,从而造成因电池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电池鼓包、自燃等现象。可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温度调节方法以提高电池温控效率进而提高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温控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模组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判断所述目标电池模组是否存在温度调控需求;当判断出所述目标电池模组存在所述温度调控需求时,生成与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散热控制参数;基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以调节所述目标电池模组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热管系统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且所述目标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蒸发端;所述基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蒸发端的第一温度值以及所述冷凝端的第二温度值,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以及所述第二温度值确定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冷凝端之间的温度关系;判断所述温度关系是否满足预设的电池模组温控条件;当判断出所述温度关系满足预设的所述电池模组温控条件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基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判断出所述温度关系不满足预设的所述电池模组温度条件时,分析所述温度关系不满足预设的所述电池模组温度条件的影响因子,并根据所述影响因子生成温度关系调整参数;基于所述温度关系调整参数,对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所述温度关系调整参数相匹配的操作,以使所述温度关系满足预设的所述电池模组温控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端内放置有制冷剂,所述冷凝端处设置有翅片及冷凝风扇;所述基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环路热管系统执行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包括:基于所述散热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环路热管系统中所包括的目标元件的子控制参数;其中,所有所述目标元件包括所述蒸发端和所述冷凝端;所述子控制参数包括所述制冷剂的用量、所述翅片的散热面积、所述冷凝风扇的运行风量中的一种或多种;针对每个所述目标元件,控制该目标元件执行与该目标元件的子控制参数相匹配的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自控温的电池温度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生成与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相匹配的散热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确定所述当前运行状态的运行信息,并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初始散热控制参数;将所述当前运行状态、所述运行信息以及所述初始散热控制参数输入至预先设定的温度控制模型中,得到温度控制输出结果;
根据所述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军,张学伟,许秀端,覃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