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12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包括支撑箱和移动通孔,所述支撑箱的顶板上开设有两个移动通孔,两个所述移动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且两个夹持机构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夹持机构之间形成一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在夹持的过程中,通过夹持区的设置可以使该夹具夹持不同形状规格的产品,并且在夹持的过程中,可以夹持的更加牢固。的更加牢固。的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0003]现有的数控机床夹具使用局限性较高,不同形状规格的产品无法有效的进行夹紧,促使夹具的使用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包括支撑箱和移动通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包括支撑箱(1)和移动通孔(2),所述支撑箱(1)的顶板上开设有两个移动通孔(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通孔(2)内均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3),且两个夹持机构(3)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夹持机构(3)之间形成一用于夹持产品的夹持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爪(31)和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夹持爪(31)的下端面上,且连接板(32)活动插接在移动通孔(2)内,所述连接板(32)的下端延伸到支撑箱(1)内,且连接板(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臂(33)的一端,所述气缸臂(33)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气缸(34)的驱动端,且驱动气缸(34)固定连接在支撑箱(1)的内底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31)包括竖向板(311)、一号侧板(312)和二号侧板(313),所述竖向板(3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一号侧板(312)和二号侧板(31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侧上和第二侧上,所述竖向板(311)设置在一号侧板(312)和二号侧板(313)之间,且竖向板(311)、一号侧板(312)和二号侧板(313)形成一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夹持区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板(311)上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板(41)、缓冲槽(42)和缓冲弹簧(43),所述缓冲板(41)设置在竖向板(311)靠近所述夹持区的一侧,且缓冲板(4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弹簧(43)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缓冲槽(42)的侧壁上,且缓冲槽(42)开设在竖向板(311)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31)上设置有夹持机构(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数控机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一号螺旋杆(51)和内螺旋管(52),所述一号螺旋杆(51)固定连接在缓冲板(41)的侧壁上,且一号螺旋杆(51)活动插接在竖向板(311)上,所述一号螺旋杆(51)螺纹插接在内螺旋管(5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琦冯国铜耿哲丁云鹏薛迎春崔勇王佳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