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本体、平板、螺钉、限位柱以及螺母;螺母与平板螺纹连接;螺钉贯穿平板后沿本体的轴向伸入本体并与本体相连;限位柱设置在本体中,限位柱所在轴向与本体的轴向平行;平板套装在限位柱外部;螺钉通过平板带动螺母沿本体的轴向移动;待夹持衬套置于螺母和限位柱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径向变形以及可有效防止端面划伤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衬套加工内孔时,通常以外圆定位并施力夹紧,比如使用三爪卡盘、弹性衬套等,这些装夹工件的方法对于薄壁且外圆尺寸较大的衬套(如图1所示的薄壁衬套)来说都容易引起衬套径向变形,不能很好保证其形状度要求。若按照常规思路,依据图1工件的装夹要求设计的车床夹具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旋拧螺母2,产生轴向力,有效防止薄壁衬套在装夹时径向变形。同时,该结构的装夹也有缺点:1)螺母2尺寸偏大,操作不方便;2)工件压紧面容易被螺母旋转接触时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径向变形以及可有效防止端面划伤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本体、平板、螺钉、限位柱以及螺母;所述螺母与平板螺纹连接;所述螺钉贯穿平板后沿本体的轴向伸入本体并与本体相连;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本体中,所述限位柱所在轴向与本体的轴向平行;所述平板套装在限位柱外部;所述螺钉通过平板带动螺母沿本体的轴向移动;待夹持衬套的置于螺母和限位柱之间。
[0006]上述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还包括与限位柱并行设置的固定卡件;待夹持衬套的置于螺母和固定卡件之间;所述平板套装在固定卡件外部。
[0007]上述固定卡件是两组,两组固定卡件沿本体的轴向对称设置在本体上。
[0008]上述固定卡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待夹持衬套的端面置于第一卡槽中。
[0009]上述螺母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与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所述待夹持衬套置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
[0010]上述本体上开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沿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螺钉伸入台阶孔中并与本体相连。
[0011]上述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台阶孔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置于台阶孔内,另一端止靠在平板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本体、平板、螺钉、限位柱以及螺母;螺母与平板螺纹连接;螺钉贯穿平板后沿本体的轴向伸入本体并与本体相连;限位柱设置在本体中,限位柱所在轴向与本体的轴向平行;平板套装在限位柱外部;螺钉通过平板带动螺母沿本体的轴向移动;待夹持衬套的置于螺母和限位柱之间。本专利技术能
够有效防止薄壁衬套在装夹时径向变形且不会使工件压紧面造成划伤的固定装置,通过各部件之间的联动,巧妙地给薄壁衬套仅施加轴向力进行压紧,避免了衬套装夹加工时的径向变形和工件压紧面的划伤。其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便捷可靠,生产效率也相对较高,能够较好地满足生产现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某薄壁衬套类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现有技术中薄壁衬套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1‑
本体;2
‑
螺母;3
‑
待夹持衬套;4
‑
平板;5
‑
螺钉;6
‑
弹簧;7
‑
固定卡件;8
‑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本体1、平板4、螺钉5、限位柱8以及螺母2;螺母2与平板4螺纹连接;螺钉5贯穿平板4后沿本体1的轴向伸入本体1并与本体1相连;限位柱8设置在本体1中,限位柱8所在轴向与本体1的轴向平行;平板4套装在限位柱8外部;螺钉5通过平板4带动螺母2沿本体1的轴向移动;待夹持衬套3的置于螺母2和限位柱8之间。
[0020]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还包括与限位柱8并行设置的固定卡件7;待夹持衬套3置于螺母2和固定卡件7之间;平板4套装在固定卡件7外部。固定卡件7是两组,两组固定卡件7沿本体1的轴向对称设置在本体1上。固定卡件7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待夹持衬套3的端面置于第一卡槽中。螺母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位置与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待夹持衬套3置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
[0021]本体1上开设有台阶孔;台阶孔沿本体1的轴向设置;螺钉5伸入台阶孔中并与本体1相连。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台阶孔内的弹簧6;弹簧6的一端置于台阶孔内,另一端止靠在平板4上,弹簧6起到缓冲的作用。
[00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旋开螺母2,将待夹持衬套3置于螺母2和平板4之间,尤其是将待夹持衬套3置于螺母2和固定卡件7之间,同时将螺母2与平板4螺纹相连,将平板4套装在限位柱8外部,此时,通过螺钉5沿本体1的轴向贯穿平板4后伸入本体1并与本体1相连,即,将本体1安装于车床主轴上,使本体1位于装置的旋转中心。随后,拧紧螺钉5,螺钉5通过平板4带动螺母2对待加工衬套3进行轴向移动,随着螺钉5的不断深入,螺母2和固定卡件7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直至完全将待加工衬套3压紧,最后开动车床即可对待加工衬套3的内孔进行加工。由于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螺母旋拧(与待加工衬套3径向及轴向都有摩擦,促使待加工衬套3的径向变形的同时,还会导致待加工衬套3端面的划伤)更替为螺母的轴向移动,与待加工衬套3的端面接触后,通过力的传递,最终将待加工衬套两端夹紧,减少了待加工衬套3的径向变形的同时,避免了待加工衬套3端面的划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包括本体(1)、平板(4)、螺钉(5)、限位柱(8)以及螺母(2);所述螺母(2)与平板(4)螺纹连接;所述螺钉(5)贯穿平板(4)后沿本体(1)的轴向伸入本体(1)并与本体(1)相连;所述限位柱(8)设置在本体(1)中,所述限位柱(8)所在轴向与本体(1)的轴向平行;所述平板(4)套装在限位柱(8)外部;所述螺钉(5)通过平板(4)带动螺母(2)沿本体(1)的轴向移动;待夹持衬套(3)置于螺母(2)和限位柱(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还包括与限位柱(8)并行设置的固定卡件(7);待夹持衬套(3)置于螺母(2)和固定卡件(7)之间;所述平板(4)套装在固定卡件(7)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薄壁衬套内孔加工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凯,韩鑫,赵晨红,杨晨,陈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