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01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下联板本体、安装立柱、连接机构,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的上端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立柱安装孔,所述安装立柱安装在立柱安装孔的内侧,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立柱安装孔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件、限位板,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上端表面立柱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槽的内侧,所述连接件安装在固定板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安装立柱的同时,安装立柱的下端的卡块进入定位槽的内侧,进而通过第四弹簧带动定位件将卡块卡住进行固定,进而避免安装立柱滑落,进一步稳定安装立柱。进一步稳定安装立柱。进一步稳定安装立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下联板
,具体为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前减震器外筒多是通过下联板与方向柱立管固连以实现方向把手安全、灵敏的方向控制。下联板是用来连接摩托车减震器的重要部件,以前的下联板上的立管都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立管焊接在下联板上,当在骑行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要更换其中一个部件时需要将其整个换掉,无法拆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下联板本体、安装立柱、连接机构,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的上端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立柱安装孔,所述安装立柱安装在立柱安装孔的内侧,所述连接机构安装在立柱安装孔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件、限位板,所述下联板本体的上端表面立柱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槽的内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下联板本体(1)、安装立柱(5)、连接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板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座(2),所述减震器安装座(2)的上端开设有减震器安装孔(3),所述下联板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立柱安装孔(4),所述安装立柱(5)安装在立柱安装孔(4)的内侧,所述连接机构(6)安装在立柱安装孔(4)的外侧,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板(61)、连接件(62)、限位板(63),所述下联板本体(1)的上端表面立柱安装孔(4)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64),所述固定板(61)安装在固定槽(64)的内侧,所述连接件(62)安装在固定板(61)的上端,所述限位板(63)安装在连接件(62)远离固定板(61)的一端,所述安装立柱(5)的外侧下端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在安装立柱(5)的外侧限位槽(7)的下端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板(63)与限位槽(7)、安装槽(8)之间配合连接,所述限位槽(7)与安装槽(8)的连接处均开设有活动槽(9),所述活动槽(9)的内侧通过滑槽活动安装有限位件(10),所述限位件(10)与活动槽(9)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64)的内侧开设有固定腔室(12),所述固定板(61)的下端安装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的下端表面两端开设有锁止孔(14),所述固定腔室(12)的上端开设有装配口(15),所述装配口(15)与固定件(13)配合连接,所述固定腔室(12)的内侧下端开设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元薛莲丁磊董建俊姜同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豪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