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68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线装置,具有在打开时提供改进的天线条件和方便性改进的折叠式结构。通过铰链耦合的第一和第二外壳绕着铰链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分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使该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后部并且绕着铰链相对于第二外壳自由地打开和关闭。一个弹力加到天线部分使其在打开方向旋转。由一个天线闩锁部件来闩锁天线部分使其保持在关闭状态。当第一和第二外壳打开到预定角度时,释放闩锁以打开天线部分而离开第二外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终端,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无线终端,其被设计用来通过一个铰链机构将其部件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打开和关闭。在诸如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之类的移动电话机为代表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中,其中致力于便携性的那些终端被设计来实现小型化,例如去掉手持机并将它的接收和发射部分(扬声器和麦克风)直接安装在终端的主体上。同时,还存在许多要求,以易于阅读的尺寸显示诸如文本信息或可视图像之类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顺利地输入各种数据。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许多无线终端使用具有两个外壳的便携式结构,该两个外壳构成其主体,当使用时就打开。在使用这样一个便携式结构的无线电话机的情况中,在其中具有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的主体很靠近地与用户的头部接触。这个时候,由于天线的位置极端接近用户的头部,所以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在人体中对从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吸收而使天线的效率降低。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的No.平11-136015中披露的无线终端中,通过一个铰链机构允许自由地打开和关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并且天线安装在两外壳的之一中。当用户用手按照将其贴靠在用户的头部上的这样一种方式来拿这个无线终端时,由于天线位于极度靠近人体的位置,所以效率降低并且白白地消耗它的功率。因此,已经建议了一些无线终端,将其设计来允许在使用时安排天线尽可能远地远离人体。附图说明图1表示在日本专利No.2689881中披露的一种传统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在这个便携式无线终端100中,通过铰链机构103来自由地打开和关闭构成其主体的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在图1中,通过虚线来表示外壳101和外壳102的关闭状态,而通过一给实线来表示打开状态。在外壳102一侧,提供与外壳102平行的天线104。天线104可被独立且可旋转地加在铰链机构103上。因此,如箭头105所示,当在电话通话时旋转天线104形成相对于第一外壳101更钝的角度时,则改善了从天线104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效率。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100中,在外壳102一侧,提供与外壳102平行的天线104。因此,在天线104设计为当第二外壳102闭合到第一外壳101时不从主体突出,包括第二外壳102和天线104在内的总宽(铰链机构103的轴向长度)要求与第一外壳101的宽度大约相同。因此,第二外壳102的宽度只比第一外壳101窄天线104的宽度。在第二外壳102上,通常安排液晶显示屏或类似物。因此,这有相对减小了显示屏尺寸的缺点。图2表示另一个传统的无线终端,设计用于解决上述的缺点。在日本专利No.2658906中披露的无线终端中,通过铰链机构113自由地打开和关闭构成其主体的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在这个传统的无线终端中,与图1所示的无线终端100不同,第一外壳111的长度比第二外壳112的要长。在加在铰链机构113上的突起114的端部处,通过天线铰链部分115把天线116安装为旋转90度。当该终端不使用时该天线116被容纳为与铰链机构113的轴118平行。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时,以箭头119的方向进行旋转以便相对轴118形成正确角度,然后拔出端部116A。在这个传统的无线终端110中,由于第二外壳112的宽度等与第一外壳111的宽度,所以它能够确保一个比图1的第一实例有更大的显示尺寸。在如图2所示的传统无线终端110中,使用弹簧机构(未示出)使得在使用终端110时可以打开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来形成预定角度。当不使用时,通过第一磁铁(未示出)来关闭并保持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类似地,通过一个弹簧(未示出)来实现天线116的打开机构。当不使用该终端时,通过第二磁铁(未示出)来把天线116容纳并保持与轴118平行。图2的无线终端110进一步提供一个滑动按键,用来释放第一和第二磁铁的吸持力,以便打开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来形成预定角度并将天线116相对轴118旋转到最正确的角度。在这种状态中,用户拉出天线116的端部116A用于无线通信。在图2所示的无线终端110中,将天线116设计为被容纳横跨第一外壳111和第二外壳112的宽度。因此,当该天线容纳时天线116长度比使用时的要短。因此,当使用终端110时,需要很不便地伸出天线116。所以,虽然大体描述了移动电话机,但是在诸如在其主体上安装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小型计算机之类的其他无线终端中仍存在同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当打开该终端时具有提供了改进的天线条件的便携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具有允许天线自动地以改进的天线条件自动打开的一个自动打开结构。按照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第一外壳;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绕着铰链在具有第一角度最大值的第一预定范围内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分,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以便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后部,其中天线部分绕着该铰链在具有第二角度最大值的第二预定范围内相对第二外壳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在打开方向将一个力加到天线部分的天线激励部件;用于将天线部分闩锁到第二外壳以使天线部分保持在一个关闭状态的天线闩锁部件;以及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的角度达到第一预定范围内的第三角度时用于释放天线闩锁部件闩锁的天线闩锁释放部件。由于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背部,所以天线部分的长度至少可以设置为第一和第二外壳的纵向长度,确保了通信所需的最小长度。另外,由于当释放闩锁时天线部分可以绕着铰链旋转,所以可以进一步将天线部分旋转到相对第二外壳相关的第二角度,允许将天线安排与主体分离并导致天线的改进效率。此外,当以第一角度打开第一和第二外壳时,自动地打开天线部分,得到改进的方便。当不进行通信时,可以关闭第一和第二外壳以及天线部分以便使该装置小型化。最好是,该便携式无线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打开方向把一个力施加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的一个外壳激励部件;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外壳相互闩锁以便将第一和第二外壳保持在关闭状态的一个外壳闩锁部件;以及用于手动地释放外壳闩锁部件的外壳闩锁释放部件。由于通过释放外壳闩锁部件的闩锁可以打开第一和第二外壳,所以外壳闩锁释放部件的仅仅一个操作就引起第一和第二外壳以及天线部分的自动打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第一外壳;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具有第一角度最大值的第一预定范围内绕着该铰链自由地打开和关闭;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分,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上以便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外面,其中,天线部分在具有第二角度最大值的第二预定范围内绕着该铰链相对于第二外壳自由地打开和关闭;用于在打开方向旋转该天线部分的一个天线驱动器;以及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的角度达到第一预定范围内的第三角度时用于启动该天线驱动器在打开方向旋转该天线部分的一个天线驱动器控制器。最好是,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外壳驱动器,用于在打开方向旋转第一和第二外壳;一个释放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和第二外壳从关闭状态打开的情况以便产生检测信号;以及一个外壳驱动器控制器,其响应该检测信号用于启动外壳驱动器在打开方向旋转第一和第二外壳。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 第一外壳; 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其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具有第一角度最大值的第一预定范围内绕着该铰链自由地打开和关闭; 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分,通过铰链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外壳以使天线部分位于第二外壳的后部,其中天线部分在具有第二角度最大值的第二预定范围内绕着该铰链相对于第二外壳自由地打开和关闭; 在打开方向将一个力作用到天线部分的一个天线激励部件; 用于将天线部分闩锁到第二外壳以便保持天线部分在一个关闭状态的一个天线闩锁部件;以及 当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形成的角度达到第一预定范围内的第三角度时用于释放天线闩锁部件的闩锁的一个天线闩锁释放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秀一黑田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