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44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包括底框、短侧框、长侧框、圆钢、支撑座、立柱、固定板、安装孔、附件、限位方管卡板、压档、横拉杆,所述短侧框、长侧框设置在底框的四周,所述底框中间设置有支撑前滑柱带制动盘的支撑座,所述附件与所述立柱相连接,所述压档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横拉杆与所述长侧框相连接,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采用多层交叉式摆放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间利用率较低、操作不方便、装载量小,易磕碰和移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装载量大,能够减少磕碰、移位风险,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种运输条件下的质量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


[0001]本技术涉及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的包装一般采用木箱或纸箱。由于前滑柱带制动盘零件不规则,采用木箱包装时,一般采用阵列式码放,单层包装,空间利用率低;在承载方面,木箱相对铁箱较弱,操作不方便,零件限位困难,存在晃动和变形的风险。具体问题如下:(1)空间利用率影响:虽然实现单件依次码放,但前滑柱带制动盘造型特殊,空隙部分仍然无法利用,主要原因是木箱的箱体跨度过大,易造成塌箱,从而造成包装空间浪费;(2)操作方面影响:操作时不方便。前滑柱带制动盘装入木箱后,零件限位困难,存在磕碰和移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旨在解决现有对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进行包装时存在的空间利用率低、操作不方便、零件限位困难,存在磕碰和移位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包括底框10、短侧框11、长侧框12、第一圆钢14、第二圆钢21、第一支撑座13、第二支撑座15、第三支撑座31、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固定板18、安装孔19、第一附件20、第二附件30、限位方管卡板22、压档40、横拉杆50,所述短侧框11、长侧框12设置在底框10的四周,所述底框10中间设置有支撑前滑柱带制动盘A的支撑座,所述第一附件20与所述第一立柱16相连接,所述第二附件30与所述第二立柱17相连接,所述压档40与所述固定板18相连接,所述横拉杆50与所述长侧框12相连接,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A采用多层交叉式摆放方式。
[0006]进一步地,所述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为铁器具材质;所述支撑座为EVA材质。
[0007]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A的长度确定所述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外框宽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框10两端分别焊接10组圆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圆钢的外圈有支撑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A采用双层交叉依次摆放。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附件20上方设置有对第二层前滑柱带制动盘A进行限位及支撑的第二圆钢21。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附件20与所述第一立柱16用螺栓螺母方式进行紧固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17上方有支撑第二层前滑柱带制动盘A的第三支撑座31。
[0014]进一步地,所述横拉杆50与所述长侧框12用螺栓螺母方式进行连接紧固。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采用双层交叉依次摆放方式,能够防止取件、放件时与铁器具的磕碰;
[0017]2、本技术采用铁器具方案装载量大,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0018]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螺栓与EVA压档的组合进行限位固定,前滑柱带制动盘A不易发生移动,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种运输条件下的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等轴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前滑柱带制动盘装载在包装框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前滑柱带制动盘安放在底框及底层支撑架上示意图;
[0022]图4为在图3基础上安装第一附件20和第二附件30后示意图;
[0023]图5为在图4基础上安放上层前滑柱带制动盘后示意图;
[0024]图6为在图5基础上安装长、短侧框后示意图;
[0025]图7为在图6基础上安装压挡和横拉杆后示意图;
[0026]图8本技术底框及底层支撑架等轴视图;
[0027]图9本技术长侧框等轴视图;
[0028]图10本技术短侧框等轴视图;
[0029]图11本技术第一附件20等轴视图;
[0030]图12本技术第二附件30等轴视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压挡等轴视图。
[0032]图中: 10

底框;11

短侧框;12

长侧框;13

第一支撑座;14

第一圆钢;15

第二支撑座;16

第一立柱;17

第二立柱;18

固定板;19

安装孔;20

第一附件;21

第二圆钢;22

限位方管卡板;30

第二附件;31

第三支撑座;40

压档;50

横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图1

13,对本技术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4]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包括底框10、短侧框11、长侧框12、第一圆钢14、第二圆钢21、第一支撑座13、第二支撑座15、第三支撑座31、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固定板18、安装孔19、第一附件20、第二附件30、限位方管卡板22、压档40、横拉杆50,所述短侧框11、长侧框12设置在底框10的四周,所述底框10中间设置有支撑前滑柱带制动盘A的支撑座,所述第一附件20与所述第一立柱16相连接,所述第二附件30与所述第二立柱17相连接,所述压档40与所述固定板18相连接,所述横拉杆50与所述长侧框12相连接,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A采用多层交叉式摆放方式,使得空间互补利用。
[0035]优选地,所述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为铁器具材质,在承载方面木箱、纸箱相对铁箱较弱,操作不方便,零件限位困难,存在晃动和变形的风险,铁器具方案装载量大,不易变形,能够提高运输质量,并能够降低前滑柱带制动盘A远距离物流运输成本。
[0036] 优选地,根据前滑柱带制动盘的长度确定铁器具的外框宽度,为了能实现零件的交叉摆放,铁器具的宽度一般选取零件的最大宽度,宽度最终选取为1180 mm。
[0037]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为EVA材质,EVA材质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防滑性,抗压性和抗震性等,且材料本身环保,无毒,无味,无污染。
[0038]优选地,第一圆钢14、第二圆钢21的外圈设计有EVA支撑座,对前滑柱带制动盘A放置后进行支撑防护,避免磕碰。
[0039]优选地,前滑柱带制动盘采用双层交叉依次摆放,件与件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在10mm,根据前滑柱带制动盘独特造型,再在上方摆放第二层,采用交叉依次摆放前滑柱带制动盘,从而将前滑柱带制动盘的滑柱两边空间完全利用,节约了包装空间。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其特征在于,该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包括底框(10)、短侧框(11)、长侧框(12)、第一圆钢(14)、第二圆钢(21)、第一支撑座(13)、第二支撑座(15)、第三支撑座(31)、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固定板(18)、安装孔(19)、第一附件(20)、第二附件(30)、限位方管卡板(22)、压档(40)、横拉杆(50),所述短侧框(11)、长侧框(12)设置在底框(10)的四周,所述底框(10)中间设置有支撑前滑柱带制动盘A的支撑座,所述第一附件(20)与所述第一立柱(16)相连接,所述第二附件(30)与所述第二立柱(17)相连接,所述压档(40)与所述固定板(18)相连接,所述横拉杆(50)与所述长侧框(12)相连接,所述前滑柱带制动盘A采用多层交叉式摆放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A包装框为铁器具材质;所述支撑座为EVA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前滑柱带制动盘包装框,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郑孝强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