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28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两个夹芯板体和填充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芯板体、填充板体、加固连接机构、加固构件、固定条、固定螺栓、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固定腔、支撑承载组件、缓冲板、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支撑柱、定位杆和定位孔相互配合,支撑承载组件提高了夹芯板的强度,增加了夹芯板的承载力,具有缓冲外力冲击的功能,夹芯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避免填充板体发生破损,提高了夹芯板的使用寿命,加固连接机构对夹芯板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方便维护,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对夹芯板的四周处进行加固,提高了夹芯板的使用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夹芯板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板是指完全由PU制成,或是由PU和彩钢板复合形成的聚氨酯夹芯板,主要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已成为PU使用最广泛的产品体系。目前,现有的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在使用时,强度比较低,承载力比较弱,导致夹芯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发生破损,影响夹芯板的使用寿命,并且夹芯板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难以拆卸,不便于维护,导致使用成本比较高,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两个夹芯板体和填充板体,两个所述夹芯板体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填充板体的外侧通过加固连接机构与夹芯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填充板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承载组件;
[0005]所述加固连接机构包括四个加固构件,四个所述加固构件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的四周处,所述加固构件的外表面安装有与夹芯板体相贴合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远离夹芯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夹芯板体靠近固定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加固构件靠近填充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填充板体靠近加固构件的一侧贯穿固定腔且延伸至其内部;
[0006]所述支撑承载组件包括两个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填充板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缓冲板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支撑孔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末端依次贯穿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且延伸至第二支撑孔的外部,所述支撑柱的末端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夹芯板体靠近定位杆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贯穿定位孔且延伸至其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夹芯板体由彩钢板制成,所述填充板体设置为聚氨酯填充板体。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构件的外侧与夹芯板体的表面紧密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加固构件靠近限位杆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贯穿限位孔且延伸至其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定位孔的内壁紧密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夹芯板体、填充板体、加固连接机构、加固构件、固定条、固定螺栓、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固定腔、支撑承载组件、缓冲板、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支撑柱、定位杆和定位孔相互配合,支撑承载组件提高了夹芯板的强度,增加了夹芯板的承载力,具有缓冲外力冲击的功能,夹芯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避免填充板体发生破损,提高了夹芯板的使用寿命,加固连接机构对夹芯板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方便维护,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对夹芯板的四周处进行加固,提高了夹芯板的使用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0014]2、本技术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孔相互配合,起到了对缓冲板进行限位的作用,避免缓冲板在受压下发生移动,提高了夹芯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夹芯板体、2填充板体、3加固连接机构、31加固构件、32固定条、33固定螺栓、34第一固定孔、35第二固定孔、36固定腔、4支撑承载组件、41缓冲板、42第一支撑孔、43第二支撑孔、44支撑柱、45定位杆、46 定位孔、5限位杆、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两个夹芯板体1和填充板体2,夹芯板体1由彩钢板制成,填充板体2设置为聚氨酯填充板体,两个夹芯板体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2的上方和下方,填充板体2的外侧通过加固连接机构3与夹芯板体1固定连接,填充板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承载组件4。
[0022]加固连接机构3包括四个加固构件31,四个加固构件3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2的四周处,加固构件31的外侧与夹芯板体1的表面紧密接触,加固构件31的外表面安装有与夹芯板体1相贴合的固定条32,固定条32远离夹芯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33,固定条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4,夹芯板体1靠近固定条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5,固定螺栓33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34和第二固定孔35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孔35的内部,加固构件31靠近填充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腔36,填充板体2靠近加固构件 31的一侧贯穿固定腔36且延伸至其内部。
[0023]支撑承载组件4包括两个缓冲板41,两个缓冲板4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 2的顶部和底部,缓冲板4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5,加固构件31靠近限位杆5的一侧设置有限
位孔6,限位杆5远离缓冲板41的一端贯穿限位孔 6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限位杆4和限位孔5相互配合,起到了对缓冲板41 进行限位的作用,避免缓冲板41在受压下发生移动,提高了夹芯板的稳定性,填充板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孔42,缓冲板41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支撑孔42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孔43,第一支撑孔4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44,支撑柱44的末端依次贯穿第一支撑孔42和第二支撑孔43且延伸至第二支撑孔43 的外部,支撑柱44的表面分别与第一支撑孔42和第二支撑孔43活动连接,支撑柱44的末端安装有定位杆45,夹芯板体1靠近定位杆45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46,定位杆45远离支撑柱44的一端贯穿定位孔46且延伸至其内部,定位杆45的表面与定位孔46的内壁紧密接触。
[0024]使用时,通过夹芯板体1、填充板体2、加固连接机构3、加固构件31、固定条32、固定螺栓33、第一固定孔34、第二固定孔35、固定腔36、支撑承载组件4、缓冲板41、第一支撑孔42、第二支撑孔43、支撑柱44、定位杆 45和定位孔46相互配合,将两个缓冲板41分别放置在填充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承载力强的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包括两个夹芯板体(1)和填充板体(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芯板体(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2)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填充板体(2)的外侧通过加固连接机构(3)与夹芯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填充板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承载组件(4);所述加固连接机构(3)包括四个加固构件(31),四个所述加固构件(3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2)的四周处,所述加固构件(31)的外表面安装有与夹芯板体(1)相贴合的固定条(32),所述固定条(32)远离夹芯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33),所述固定条(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4),所述夹芯板体(1)靠近固定条(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5),所述固定螺栓(33)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孔(34)和第二固定孔(35)且延伸至第二固定孔(35)的内部,所述加固构件(31)靠近填充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腔(36),所述填充板体(2)靠近加固构件(31)的一侧贯穿固定腔(36)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支撑承载组件(4)包括两个缓冲板(41),两个所述缓冲板(41)分别设置在填充板体(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填充板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孔(42),所述缓冲板(41)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支撑孔(42)相适配的第二支撑孔(43),所述第一支撑孔(42)的内部设置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中吕润武何广林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酷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