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一端通过螺栓安装的第一竖梁以及横梁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的第二竖梁,还包括安装机构、保温板、安装耳和安装孔,所述横梁与第一竖梁及第二竖梁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保温板,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块、第一卡块、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安装块对称设置在保温板的两端,第一卡块设置在保温板一侧的中部,第一卡槽设置在保温板另一侧的中部,横梁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横梁内部位于安装孔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保温板的安装使用,同时便于更换或维修时的拆卸,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简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结构,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会对墙体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通常会在墙体上设置有保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以节约冬季供热能源的效果。
[0003]在现有技术中的墙体保温结构有些不足,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在进行拆卸更换时同样工序较为复杂,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墙体保温结构有些不足,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在进行拆卸更换时同样工序较为复杂,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横梁一端通过螺栓安装的第一竖梁以及横梁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的第二竖梁,还包括安装机构、保温板、安装耳和螺纹孔,所述横梁与第一竖梁及第二竖梁之间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有保温板,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耳;
[0006]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块、第一卡块、第一卡槽、安装孔、定位孔、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安装块对称设置在保温板的两端,第一卡块设置在保温板一侧的中部,第一卡槽设置在保温板另一侧的中部,横梁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横梁内部位于安装孔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定位孔,第二卡槽开设在第一竖梁内侧的中部,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竖梁内侧的中部。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耳和横梁对应螺栓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设置的数量为四个。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的形状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的形状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长度等于第一卡块、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的长度。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两个横梁固定在墙体上,再将第一竖梁通过螺栓安装在横梁的一端,再将保温板上的安装块对应着安装孔,将保温板向着横梁后的墙体推动,使得保温板上的安装块与定位孔连通,再将保温板向左侧推动,使得保温板上的安装块进入到定位孔,同时第一个保温板的第一卡块插接在第一竖梁的第二卡槽内,同理,将下一个保温板上的第一卡块按上述步骤安装,将下一个保温板上的第一卡块插接在安装好的保温板的保温板上的第一卡槽上,依次按上述步骤安装完保温板,安装完成后,将第二竖梁上的第二卡块对应着横梁右端的保温板的第一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对第二竖梁进行安装,即
可完成保温板的安装,拆卸时,旋开螺栓,将第二竖梁拆下,将保温板向右侧移动,使得保温板上的安装块由定位孔进入到安装孔,再将保温板向着外侧拉出,即可将保温板卸下。
[0013]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保温板的安装使用,同时便于更换或维修时的拆卸,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保温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定位孔开设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第二卡槽开设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第二卡块设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横梁;2、螺栓;3、第一竖梁;4、第二竖梁;5、安装机构;501、安装块;502、第一卡块;503、第一卡槽;504、安装孔;505、定位孔;506、第二卡槽;507、第二卡块;6、保温板;7、安装耳;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一,由图1
‑
5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1,横梁1一端通过螺栓2安装的第一竖梁3以及横梁1另一端通过螺栓2安装的第二竖梁4,还包括安装机构5、保温板6、安装耳7和螺纹孔8,横梁1与第一竖梁3及第二竖梁4之间通过安装机构5安装有保温板6,第一竖梁3和第二竖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耳7;
[0023]安装机构5包括安装块501、第一卡块502、第一卡槽503、安装孔504、定位孔505、第二卡槽506和第二卡块507,安装块501对称设置在保温板6的两端,第一卡块502设置在保温板6一侧的中部,第一卡槽503设置在保温板6另一侧的中部,横梁1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04,横梁1内部位于安装孔504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孔504连通的定位孔505,第二卡槽506开设在第一竖梁3内侧的中部,第二卡块507设置在第二竖梁4内侧的中部。
[0024]安装耳7和横梁1对应螺栓2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孔8,便于第一竖梁3和第二竖梁4安装在横梁1上。
[0025]安装块501设置的数量为四个,便于安装块501的安装使用。
[0026]第二卡块507与第一卡槽503的形状相同,便于第二卡块507与第一卡槽503的配合卡接。
[0027]第一卡块502与第二卡槽506的形状相同,便于第一卡块502与第二卡槽506的配合卡接。
[0028]定位孔505的长度等于第一卡块502、第一卡槽503、第二卡槽506和第二卡块507的长度,便于配合安装。
[0029]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两个横梁1固定在墙体上,再将第一竖梁3通过螺
栓2安装在横梁1的一端,再将保温板6上的安装块501对应着安装孔504,将保温板6向着横梁1后的墙体推动,使得保温板6上的安装块501与定位孔505连通,再将保温板6向左侧推动,使得保温板6上的安装块501进入到定位孔505,同时第一个保温板6的第一卡块502插接在第一竖梁3的第二卡槽506内,同理,将下一个保温板6上的第一卡块502按上述步骤安装,将下一个保温板6上的第一卡块502插接在安装好的保温板6的保温板6上的第一卡槽503上,依次按上述步骤安装完保温板6,安装完成后,将第二竖梁4上的第二卡块507对应着横梁1右端的保温板6的第一卡槽503内,并通过螺栓2对第二竖梁4进行安装,即可完成保温板6的安装,拆卸时,旋开螺栓2,将第二竖梁4拆下,将保温板6向右侧移动,使得保温板6上的安装块501由定位孔505进入到安装孔504,再将保温板6向着外侧拉出,即可将保温板6卸下。
[0030]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保温板6的安装使用,同时便于更换或维修时的拆卸,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
[00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1),横梁(1)一端通过螺栓(2)安装的第一竖梁(3)以及横梁(1)另一端通过螺栓(2)安装的第二竖梁(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构(5)、保温板(6)、安装耳(7)和螺纹孔(8),所述横梁(1)与第一竖梁(3)及第二竖梁(4)之间通过安装机构(5)安装有保温板(6),第一竖梁(3)和第二竖梁(4)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耳(7);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安装块(501)、第一卡块(502)、第一卡槽(503)、安装孔(504)、定位孔(505)、第二卡槽(506)和第二卡块(507),安装块(501)对称设置在保温板(6)的两端,第一卡块(502)设置在保温板(6)一侧的中部,第一卡槽(503)设置在保温板(6)另一侧的中部,横梁(1)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04),横梁(1)内部位于安装孔(504)一侧开设有与安装孔(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史二虎,亢小格,王保华,赵硕,张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华机械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