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大容量电池和串联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17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大容量和串联电池组,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筒体,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为电池的正极、负极,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电池壳体,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绝缘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可变形连接部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具有导电性;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保持原形状,不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同时接触;在第二状态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发生形变,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同时接触,以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电连接。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变形连接部件发生变形使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电连接,进一步使电池壳体成为导体,将热失控电池排除在串联电池外,避免整个串联电池组无法使用。避免整个串联电池组无法使用。避免整个串联电池组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大容量电池和串联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大容量电池和串联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锂电池最大容量的方形电池为300Ah,而最大容量的圆柱电池不大于100Ah,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有望得到长足发展,但受电池容量的影响,锂电池在储能应用时需进行多个电池的串并联,使得联接零配件繁多,联接步骤复杂、繁琐,电池管理系统和线材、电池箱的用量非常大,储能成本因此居高不下。
[0003]将电池容量做大,可省去储能系统中的BMS、联接线等很多零配件,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但大容量电池质量大,一旦某一个单体电池热失控断路后,整个系统将被断电,电池更换麻烦且难以及时处理,对应用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大容量串联电池组某一电池损坏后更换不便,整体电池组面临无法使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大容量电池和串联电池组,包括:
[0005]盖板、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筒体,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分别为电池的正极、负极,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围合形成电池壳体,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绝缘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可变形连接部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具有导电性;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保持原形状,不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同时接触;在第二状态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发生形变,进而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同时接触,以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体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可变形块;所述第二导电体远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套接的凹槽;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凹槽重叠部分设置有间隙,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凹槽重叠处部分绝缘密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可变形块保持原始形状,不与所述第二导电体接触;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可变形连接部件发生形变,部分填充所述间隙,以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腾飞雷政军张三学韩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