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81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包括内燃液压泵站以及用于应力分散的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长钢轨条上的两个锁轨装置以及滑动安装于长钢轨条上的撞轨滑车,所述撞轨滑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轨拉簧,且撞轨拉簧远离撞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于锁轨装置一侧的液压冲击装置,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路,且输送管路远离液压冲击装置的一端连接于内燃液压泵站,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抵接于锁轨装置一侧的气液储能缸,所述气液储能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该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员参与,从而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作业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路长钢轨无缝线路推广至今,其中无缝线路的特点是轨条长,当轨温变化时,钢轨要发生伸缩,但由于有约束作用,不能自由伸缩,在钢轨内部要产生很大的轴向温度力。为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需要了解长轨条内温度力及其变化规律。本文将帮助浅显地理解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基本原理。
[0003]可目前长钢轨的应力放散作业,仍采用多人拉动撞轨滑车撞击锁轨器进行应力放散的人工作业方式,参与拉动的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并且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包括内燃液压泵站以及用于应力分散的分散机构;
[0006]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长钢轨条上的两个锁轨装置以及滑动安装于长钢轨条上的撞轨滑车,所述撞轨滑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轨拉簧,且撞轨拉簧远离撞轨滑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于锁轨装置一侧的液压冲击装置,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路,且输送管路远离液压冲击装置的一端连接于内燃液压泵站;
[0007]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抵接于锁轨装置一侧的气液储能缸,所述气液储能缸远离锁轨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且推杆式换向阀远离气液储能缸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液压冲击油缸,所述液压冲击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推顶头,且推顶头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的换向阀推杆,所述推杆式换向阀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顶头的冲击油缸复位拉簧,所述撞轨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撞轨滑车包括滑车一和滑车二,所述滑车一和滑车二相向面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的外缘面上螺纹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母。
[0009]优选的,所述锁轨装置包括夹具体,所述夹具体内顶部过盈配合安装有夹轨楔铁,且夹具体内两侧均过盈配合安装有塞铁。
[0010]优选的,所述输送管路包括两根高压胶管,两根所述高压胶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快换接头二。
[0011]优选的,所述推杆式换向阀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快换接头一,且两个快换接头一分别连接于两个快换接头二。
[0012]优选的,所述内燃液压泵站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一侧的内燃机发动机,所述框架内另一侧固定设置有高压齿轮泵,且高压齿轮泵连接有阀式液压控制系统,所述阀式液压控制系统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快换接头三,且两个快换接头三分别连接于两个快换接头
二。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得益于长钢轨条上液压冲击装置的设置,通过连接有输送管路的内燃液压泵站驱动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的气液储能缸工作,从而通过撞轨拉簧拉动撞轨滑车轻撞换向阀推杆,从而通过该推杆式换向阀释放液能,由液压冲击油缸推动撞轨滑车移动,以撞击锁轨装置,撞击完成后,通过撞轨拉簧带动撞轨滑车复位,并再次撞击换向阀推杆,从而通过液压冲击油缸进行反复撞击,实现往复自动撞击,从而完成对于长钢轨条的应力放散,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员参与,从而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作业效率较高;
[0014]得益于锁轨装置的设置,通过将夹具体安装于长钢轨条上,并通过夹轨楔铁和两个塞铁完成对于夹具体位置的锁定,以防止其因撞击而出现滑动的情况,大幅提高了应力放散的效果,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撞轨滑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液压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锁轨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输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内燃液压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内燃液压泵站;101、内燃机发动机;102、高压齿轮泵;103、阀式液压控制系统;104、快换接头三;2、撞轨滑车;201、滑车一;202、滑车二;203、连接螺栓;204、紧固螺母;3、撞轨拉簧;4、液压冲击装置;401、气液储能缸;402、推杆式换向阀;403、液压冲击油缸;404、换向阀推杆;405、冲击油缸复位拉簧;406、快换接头一;5、锁轨装置;501、夹具体;502、夹轨楔铁;503、塞铁;6、输送管路;601、高压胶管;602、快换接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图3所示,该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包括内燃液压泵站1以及用于应力分散的分散机构,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长钢轨条上的两个锁轨装置5以及滑动安装于长钢轨条上的撞轨滑车2,所述撞轨滑车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轨拉簧3,且撞轨拉簧3远离撞轨滑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于锁轨装置5一侧的液压冲击装置4,所述液压冲击装置4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路6,且输送管路6远离液压冲击装置4的一端连接于内燃液压泵站1。所述液压冲击装置4包括抵接于锁轨装置5一侧的气液储能缸401,所述气液储能缸401远离锁轨装置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402,且推杆式换向阀402远离气液储能缸401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液压冲击油缸403,所述液压冲击油缸403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推顶头407,且推顶头407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402的换向阀推杆404,
所述推杆式换向阀4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顶头407的冲击油缸复位拉簧405,所述撞轨拉簧3的一端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402,通过连接有输送管路6的内燃液压泵站1驱动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402的气液储能缸401工作,从而通过撞轨拉簧3拉动撞轨滑车2轻撞换向阀推杆404,从而通过该推杆式换向阀402释放液能,由液压冲击油缸403推动撞轨滑车2移动,以撞击锁轨装置5,撞击完成后,通过撞轨拉簧3带动撞轨滑车2复位,并再次撞击换向阀推杆404,从而通过液压冲击油缸403进行反复撞击,实现往复自动撞击,从而完成对于长钢轨条的应力放散,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员参与,从而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作业效率较高。
[0024]如图1、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撞轨滑车2包括滑车一201和滑车二202,所述滑车一201和滑车二202相向面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连接螺栓203,且连接螺栓203的外缘面上螺纹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母204,通过采用分体式设计的撞轨滑车2,可在单侧损坏时,通过拧下两个安装有紧固螺母204的连接螺栓203,来对滑车一201和滑车二202中损坏的部分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包括内燃液压泵站(1)以及用于应力分散的分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长钢轨条上的两个锁轨装置(5)以及滑动安装于长钢轨条上的撞轨滑车(2),所述撞轨滑车(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撞轨拉簧(3),且撞轨拉簧(3)远离撞轨滑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于锁轨装置(5)一侧的液压冲击装置(4),所述液压冲击装置(4)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路(6),且输送管路(6)远离液压冲击装置(4)的一端连接于内燃液压泵站(1);所述液压冲击装置(4)包括抵接于锁轨装置(5)一侧的气液储能缸(401),所述气液储能缸(401)远离锁轨装置(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式换向阀(402),且推杆式换向阀(402)远离气液储能缸(401)的一侧居中设置有液压冲击油缸(403),所述液压冲击油缸(403)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推顶头(407),且推顶头(407)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402)的换向阀推杆(404),所述推杆式换向阀(40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于推顶头(407)的冲击油缸复位拉簧(405),所述撞轨拉簧(3)的一端连接于推杆式换向阀(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撞式长钢轨应力放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轨滑车(2)包括滑车一(201)和滑车二(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桂昌江军乔成周广太孙启新朱久红周敏陈玉佩韩枫李响刘俊海项斌姚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工务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